动态监测早期休克新生儿左心排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ie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动态监测早期休克新生儿左心排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入院治疗的35例早期休克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新生儿35例为对照组。临床应用超声心排出量监测仪(USCOM)技术无创监测两组新生儿的左心输出量及每搏输出量。观察组患儿应用扩容及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左心排量变化及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左心排量变化。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左心排量为(0.38±0.23)L/min vs(0.48±0.16)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左心排量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前后分别为(0.38±0.23)L/min vs(0.53±0.27)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态监测新生儿左心排量变化,可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新生儿休克。
  [关键词]动态监测;早期休克;新生儿;左心排量;USCOM技术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6-62-03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dynamic monitoring of left cardiac output changes of newborns with early shock
  PENG Lizhu LI Junli YE Meiyi RUAN Wanfe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unde,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528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ynamic monitoring of cardiac output changes of newborn with early neonatal shock. Methods 35 newborns with early neonatal shock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s an observation group, another 35 cases of newborns born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a control group. The left cardiac output and stroke volume of newbor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technologically noninvasive monitored using 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 (USCOM) by clinic.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reatment of expansion and dopamine. Changes in left ventricular displacement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left cardiac output chang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eft cardiac output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0.38±0.23)L / min and (0.48±0.16) L/min,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left cardiac outpu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at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were (0.38±0.23) L/min and (0.53±0.27)L/min,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Neonatal dynamic monitoring changes in left ventricular displacement, is early detection and timely treatment of neonatal shock.
  [Key words] Dynamic monitoring; Early shock; Newborns; Left cardiac output; USCOM technology
  新生儿休克是急性微循环功能紊乱导致的新生儿重症疾病,其致病因素较多,发病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病情进展快,若早期未发现并给予治疗,患儿常出现重要脏器衰竭,是临床常见的致死原因[1-2]。我院从2013年1月开始研究动态监测新生儿左心排量的变化对早期休克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入院治疗的35例早期休克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新生儿35例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符合早期休克的临床诊断标准[2]。观察组患儿男18例,女17例,日龄为0~20d,平均(12.5±6.5)d;体重1100~3250g,平均(2450.25±815.25)g;分布性休克13例,心源性休克11例,低血容量性休克11例。对照组新生儿男17例,女18例,日龄为0~21d,平均(13.5±7.5)d;体重1150~3280g,平均(2380.25±835.25)g。上述新生儿排除合并脑肾肝功能不全者,无法配合治疗者,监测前未实施扩容、利尿与活化血管等治疗。两组新生儿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动态监测方法
  应用澳大利亚生产的无创心排量监测系统USC0M对所有新生儿实施动态监测,探头频率为3.3MHz,探头以胸骨上窝位置为原点,沿着上切迹,缓慢扫查其周边,对升主动脉血流信号分析计算左心排量变化情况。动态监测时要由专业医师操作。观察组患儿给予扩容及多巴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观察组患儿的左心排量变化情况[3]。
  1.3 临床观察指标
  应用USCOM技术动态监测所有新生儿的左心输出量与每搏输出量,尿量变化情况[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左心排量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左心排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左心排量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左心排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出现休克症状初期其交感神经活跃度高,可控制一段时间的血管收缩,初期血压较平稳,无显著变化,当血压显著降低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故对于患儿血压有无变化无法对新生儿休克给予早期确诊。虽然可以对新生儿四肢温度水平、肤色变化、皮肤循环、股动脉搏动和血压5项指标综合评价患儿休克程度[5],但未能早期发现新生儿休克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休克的治疗方法首选扩容与纠正体液平衡,扩容显著改善心前负荷,增高中心静脉压,扩容时患儿如出现静脉压增高心排量降低现象,需终止扩容,避免患儿心室增大与心衰现象发生,改用利尿剂与舒张血管治疗[6]。休克发病后,血容量与酸中毒改善后,应用低剂量的多巴胺[1~3μg/(kg·min)]可以对肾血管起舒张效果,增加肾脏供血,改善肾脏血液循环[7],因此,休克患儿的治疗监测也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寻找早期发现新生儿休克并监测其治疗效果的检查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心排量变化情况是心脏血流动力学水平的重要监测指标,故对于心排量(cardiac output,CO)与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实时监测可以对重症休克患儿抢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报道显示[8],临床监测C0手段较多,分为有创性与无创性两大类。有创性监测常用方法为热稀释法与Fick定律法,上述方法需要将Swan-Ganz漂浮导管插入动静脉血管,专业度高,操作不当易导致感染、血栓等严重并发症,不宜用于新生儿的CO临床监测。无创性监测方法常用的有:(1)经食管超声多普勒法,该方法需从口腔置入监测设备,无法长时间监测,监测效果易受探头摆动影响。(2)经气管导管多普勒法,该方法需使用专业的气管导管,监测费用较高,患者负担重,操作过程要求专业度较高,无法广泛普及应用;(3)改良Fick定律法,应用二氧化碳反复呼吸,但适用范围较窄,仅可监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监测数据影响因素较多,如死腔潮气量指标与肺内分流水平[9]。
  随着医疗仪器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无创超声心排量监测仪USC0M作为无创心输出量监测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运用多普勒连续波方法,动态监测心脏单次搏动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变化[10]。应用探头经皮测定主动脉血流与肺动脉血流指标,对左右心排量变化情况给予实时监测。Knobloch K等[11]应用USCOM法与热稀释法监测冠脉重建患者围术期心排量,两种监测相关系数较高,为0.87。虽然临床上使用USCOM技术能否准确监测心排量学者意见还未统一,但对于特殊情况下危重患者心排量的动态监测还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USCOM技术动态监测新生儿左心排量优势为:(1)无损伤安全可靠;(2)数据准确度较好;(3)便于重复测量;(4)持续及时监测;(5)可床旁持续测量;(6)费用较低。故对于新生儿心排量的监测应用USCOM技术,可以作为指导临床急救与治疗方案选择的依据[12]。
  我院通过应用动态监测新生儿左心排量变化情况,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左心排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45,P=0.0318)。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左心排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14,P=0.0331)。
  综上所述,动态监测新生儿左心排量变化,可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新生儿休克,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黄晓群.动态监测早期休克新生儿左心排量变化及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1,10(34):41-42.
  [2] 余珍珠,刘晓红.动态监测新生儿早期休克患儿左心排量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10,10(1):21-23.
  [3] 李月迎,李春亮,劳晓玲.52例新生儿早期休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10(21):95-96.
  [4] Knirsch W,Tomaske M,Nagdyman Y,et al.Cardiac output measurement in children:comparison of the ultrasound cardiac output monitor with thermodilution cardiac output measurement[J].Intensive Care Med,2008,34(6):1060-1064.
  [5] 刘靖媛,刘红,齐宇洁,等.新生儿休克病因及临床分析[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3,10(4):429-431.
  [6] 李林,梁武华,周海燕,等.新生儿休克的早期诊治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0(2):400.
  [7] 刘新晖,高喜容,张榕,等.新生儿休克的预后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10(5):612-614.
  [8] Van den Over HL,Murphy EJ,Christie-Taylor GA.USCOM (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s) lacks agreement with thermodilution cardiac output and transo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value measurements[J].Anaesh Intensive Care,2007,35(6):903-910.
  [9] 徐保干,石文静,陈超.血管活性药物在新生儿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09,10(9):530-534.
  [10] 刘琮,余珍珠,刘晓红,等.应用USCOM及超声多普勒监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左心输出量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增刊):34-35.
  [11] Knobloch K,Hubrich V,Rohmann,et al.Non-invasive determination of cardiac output by continuous wave Doppler in air rescue service[J].Anasthesiol Intensivmed Notfallmed Schmerzther,2005,40(12):750-755.
  [12] 余珍珠,刘晓红.应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监测窒息新生儿心排血量的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2):173-174.
  (收稿日期:2014-11-1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为BMI用于COPD患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将15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低BMI组、正常BMI组和高BMI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和采用6MWT评估呼吸困难程度,分析BMI与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1)高低BMI两组FVC、FEV1%和FEV1/FVC均低
期刊
[摘要] 目的 调查公安干警工作压力及性格特征对公安干警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3年1~6月惠州市一县一区管辖内的公安分局、派出所的公安干警进行调查研究。公安干警压力源、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Campbell幸福感量表对公安干警进行工作压力及幸福感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公安干警工作压力及性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共发放550份问卷,可利用问卷为525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46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以是否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将患者分为SCVS组(16例)和非SCVS组(30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分析。 结果 SCVS组患者与非SCVS组经多因素COX分析,年龄(RR=1.056,95%CI:1.002~1.113,P=0.042)、糖尿病(RR=5.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索建立适用于旅店业“五常法”的卫生管理模式。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40个旅店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制定旅店业的卫生管理“五常法”实施细则,通过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评分、卫生监测项目合格率的不同评价实施效果,使用x2检验、SPSS17.0卫生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五常法”管理后的各项卫生管理指标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 结论 五常法卫生管理模式能有效提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在深圳街道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4年7月开始对泌尿科输尿管结石的住院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分别采用传统路径和临床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疗效、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 结果 实施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满意度及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5.5±0.
期刊
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群众对医疗服务均等化愿望十分迫切。大城市的一些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人满为患,要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  如何实现均等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抓手,是国家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出的刚性要求。  合格临床医师如何“出炉”?国际通行的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来打造。  目前我国临床医师的技术水平差距悬殊,造成大小医院“冰火两重天”。全面铺开住院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负压引流在关节镜治疗弹响髋术后应用的效果。 方法 筛选2013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臀肌挛缩症(弹响髋)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均在关节镜下行髂胫束松解术,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引流,对照组患者不采取引流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换药、更换敷料次数,并统计治疗的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计算机随机检索2010年4月~2013年4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确诊的小儿腹泻病患儿3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患者。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补液、保护肠黏膜、补充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口服,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预防烧伤患者早期心肌损害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13年4月~ 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烧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检查两组患者第2、4、6天时的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TnI)含量及血浆CKMB活性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血浆cTnI含量在伤后逐渐升高在第4天时达到峰值,第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两种左氧氟沙星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组8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治疗结束后,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变、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