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标准GB14715《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是由原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等单位起草,根据国家标准编制计划(计划代号GB6001)编制而成的,并于1993年正式发布。该标准属产品标准,国际上尚无相关标准与之对照,标准的技术水平属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
标准发布后,对我国不间断电源(UPS)的生产、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迄今为止,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UPS产品进行专项监督抽查、中央政府采购UPS技术条件的设定及司法部门的量裁依据,都是引用该项标准。
但是,十几年过去了,UPS的性能指标、制造技术、使用方式及信息技术设备的环境要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些新式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在原标准中也尚未规定。原标准编写时,在信息系统应用中,小功率的UPS产量多、数量大,处于市场的主体地位,如今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发展,大功率、多机并机的使用方式已成流行趋势。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更准确地评价UPS的技术水平,更好地为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服务,急需对原标准进行修订。
2008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提出了修订申请,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下达了修订计划,技术归口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此次修订标准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个满足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的UPS通用技术条件,主要适用于信息技术设备用UPS,其他场合使用的UPS可参照本标准,是制定型号产品标准的依据。此次修订标准中将规范UPS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对促进我国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次修订标准主要规定在信息领域中所使用UPS所应具备的技术条件,并为评价这些技术条件提供一个标准的性能指标要求、试验方法和检测规则。这个技术条件将用客观的参数与指标用于评价与规定。该技术条件不依赖、也不规定任何特定的UPS技术,实际上是完全通用的,能够适应于任何特定UPS技术,如工频机、高频机、塔式机、模块化机等。
此次修订标准将从广泛通用的角度,给出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的UPS的适用要求,主要包括;不间断电源的分类;不间断电源的主要性能要求;不间断电源的试验方法;不间断电源的检验规则;不间断电源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该项标准的制定已于近日启动,编写组由有实际使用经验的用户、有实力的生产企业、科学研究单位等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并开始技术分析和调研工作。
标准发布后,对我国不间断电源(UPS)的生产、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迄今为止,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UPS产品进行专项监督抽查、中央政府采购UPS技术条件的设定及司法部门的量裁依据,都是引用该项标准。
但是,十几年过去了,UPS的性能指标、制造技术、使用方式及信息技术设备的环境要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些新式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在原标准中也尚未规定。原标准编写时,在信息系统应用中,小功率的UPS产量多、数量大,处于市场的主体地位,如今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发展,大功率、多机并机的使用方式已成流行趋势。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更准确地评价UPS的技术水平,更好地为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服务,急需对原标准进行修订。
2008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提出了修订申请,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下达了修订计划,技术归口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此次修订标准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个满足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的UPS通用技术条件,主要适用于信息技术设备用UPS,其他场合使用的UPS可参照本标准,是制定型号产品标准的依据。此次修订标准中将规范UPS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对促进我国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次修订标准主要规定在信息领域中所使用UPS所应具备的技术条件,并为评价这些技术条件提供一个标准的性能指标要求、试验方法和检测规则。这个技术条件将用客观的参数与指标用于评价与规定。该技术条件不依赖、也不规定任何特定的UPS技术,实际上是完全通用的,能够适应于任何特定UPS技术,如工频机、高频机、塔式机、模块化机等。
此次修订标准将从广泛通用的角度,给出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的UPS的适用要求,主要包括;不间断电源的分类;不间断电源的主要性能要求;不间断电源的试验方法;不间断电源的检验规则;不间断电源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该项标准的制定已于近日启动,编写组由有实际使用经验的用户、有实力的生产企业、科学研究单位等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并开始技术分析和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