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远离咽部异物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爱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宝宝,经常会把自己喜欢的小东西放进嘴里。一次一颗瓜子仁卡在了咽喉内,掏不出,咽不下,小脸憋得通红,妈妈束手无策,急得团团转。
  
  宝宝由于食用不恰当食物、不正确饮食或食物咀嚼不完全等很容易造成咽部异物,咽部异物会对宝宝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妈妈如何才能让异物远离宝宝?宝宝吞进异物时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呢?
  
  典型症状
  
  小异物
  如果是较小的异物进入宝宝支气管,宝宝初始有咳嗽、憋气等症状,其后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继而出现咳痰、发热、肺部感染等呼吸道症状。
  
  大异物
  如果宝宝吸进的异物较大,不能顺利被吸入体内,多数会卡在咽喉部,这时候宝宝会出现咳嗽剧烈、鼻翼抽动、呼吸困难,如果贴近宝宝的胸部可以听见喉鸣音,宝宝在哭闹的时候偶尔会听见异物撞击声门所发出来的拍击声。
  
  诱发原因
  宝宝咽部异物诱发原因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育不全
  宝宝在5~6个月的时候,已经学会吃东西了,但牙齿发育不齐全,不能够将食物充分咀嚼就咽进体内;又因为宝宝吞咽功能与喉部保护机制发育不完全,很容易造成咽部异物。
  部分宝宝的神经系统很脆弱,条件反射不健全,在进食过程中很容易大喘气,这样就增加了食物掉进气管里的几率,出现咽部异物症状。
  食物不当
  不恰当食物也是造成宝宝咽部异物的重要原因。部分食物细小、光滑、质轻,如瓜子仁、果冻、花生米、葡萄等,很容易造成宝宝咽部异物。
  细小物品
  宝宝在学会吃东西后,由于好奇,喜欢将散放在周围的东西,如动物的毛发、硬币、小玩具等顺手放进嘴里。
  不良习惯
  宝宝活泼好动,在进食的过程中不能安静的进食,会跑来跑去,有些妈妈喜欢追着喂;部分妈妈喜欢在饭桌上训斥宝宝,这很容易使宝宝受惊吓而啼哭,食物卡在咽喉部,造成咽部异物。
  


  
  家庭急救法
  
  咽部异物在短时间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新妈妈需要掌握一定的急救措施。1岁以内的宝宝的背部叩击法、适合1岁以上宝宝的立位腹部冲击法是比较简便、实用的家庭急救方法。
  
  “三明治”叩击法
  顺序1 首先要将宝宝翻转为俯卧位,并且要骑跨于妈妈一侧的手臂上,再将宝宝的头部放低于躯干,同时用手稳固握住宝宝的下颌以便于托住头,并要将此前臂放在自己大腿上。
  顺序2 用另外一只手掌叩击宝宝背部两肩胛间部位4~6下。
  顺序3 将叩击的手掌放在宝宝背上,手指握住宝宝头后枕部,把宝宝夹在两手臂中间,将宝宝上下一致翻成仰卧位。(两臂夹宝宝,如同三明治)
  顺序4 使宝宝头低于身体躯干,施救者前臂放在大腿上,再用另外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在宝宝胸部(把3根手指放在宝宝胸部中线上,食指需要对准乳头连线,抬起食指,用中指、无名指向下压2~3厘米)连续冲击4~5次。
  顺序5 如果宝宝能哭出来,说明咽喉异物已经吐出来,这时候要立即将宝宝放成侧卧位,迅速用小手指沿着宝宝口腔低的一侧将异物取出来,防止异物被宝宝二次吸入。
  顺序6 如果宝宝咽部异物取出后仍然没有呼吸,妈妈要立即给宝宝做人工呼吸。使宝宝平躺,抬高下巴,施救者用嘴唇封住宝宝鼻子和嘴巴,每3秒钟吹气一次,并且需要密切观察宝宝并用食指中指按压宝宝上臂内侧检查脉搏。如果宝宝没有脉搏,还需要按压宝宝胸部30次,以至少100次/每分钟速率进行,每进行一组压胸动作后,再进行两次吹气。
  
  立位腹部冲击法
  
  顺序1 妈妈要站在宝宝背后,双臂环绕于宝宝腰部。宝宝需要弯腰、头部前倾为头低臀高位。
  顺序2 妈妈将一只手握拳,大拇指朝向内部,使拇指侧顶住宝宝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2厘米,注意要远离剑突尖。
  顺序3 妈妈另一只手要按压在拳头上,有节奏的快速向内、向上方冲击,连续5~6次。腹部冲击可使宝宝肺受压迫产生气流冲出,很可能将异物冲到口腔里。需要注意每次冲击都应是独立、有力的动作。
  顺序4 应随时注意异物是否被冲到口腔里,如果有要及时让宝宝侧头,用手取出,没有可再冲击腹部5~6次。
  顺序5 如果不起作用,可以让宝宝张嘴寻找异物。能够看到异物时,可以尝试用小指将它取出。看不到异物,不要用手指探索,这样可能将异物推的更深。
  顺序6 如果宝宝在取出异物后还没有呼吸,妈妈需要立即作人工呼吸,可以2/30的比例进行吹气/按压胸部。
  
  温馨提示
  
  如果发现宝宝咽部异物很难取出,需要立即打急救电话。在打电话时要重复急救动作,直到宝宝呼吸正常或医护人员到达。
  
  预防措施
  
  1、纠正不良习惯:妈妈发现宝宝有将小玩具、物品等含入口中玩耍的习惯时要立即纠正,同时不要给宝宝容易吸入气道的小东西。
  2、良好饮食习惯:妈妈要时刻培养宝宝良好习惯进食习惯。在进食时,要禁止宝宝跑跳、吵闹,同时不要训斥,避免宝宝受到惊吓,出现咽部异物状况。
  3、恰当优质食物:在宝宝还小的时候,不给宝宝吃表面光滑或带核的食物,如花生、豆类、梅子、枣子等。
  4、限制宠物活动:如果家里面有猫、狗等容易脱毛的宠物,为了防止宝宝吸入毛发,需要限制宠物活动空间,不要让宠物经常进入宝宝常活动的房间。妈妈也要定期清洁房间,将宠物的脱毛及时清理。
  5、固定室内物品:妈妈要定期检查室内物品,及时加固那些已经松动的物品,尤其是铁钉、小架子等,防止宝宝把它们放进口中,引起咽部异物状况。
  6、活动加强看护:宝宝自己活动时,需要选择那些小物品较少的地点。同时妈妈也不能放松警惕,只顾自己做家务、看书,这很容易忽视宝宝抓够一些小物品,如衣服上的纽扣、夹子等,从而发生咽部异物状况。
其他文献
Q 宝宝不爱吃蔬菜,可以让他多吃水果吗?  A 不可用水果来代替宝宝不爱吃的蔬菜。有些妈妈经常让不爱吃蔬菜的宝宝多吃点水果,认为这样可以弥补不吃蔬菜而对身体造成的损失。然而,如果经常让宝宝以水果代替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势必就会增大,因而导致身体摄入过量的果糖。而体内果糖太多时,不仅会使宝宝的身体缺乏铜元素,影响骨骼的发育造成身材矮小,而且还会使宝宝经常有饱腹感。而且,水果中的无机盐、粗纤维的含量要比
期刊
晕车晕船的难受,相信很多妈妈都深有体会,而对于表达能力还不完全的婴幼儿,妈妈该如何发现并加以改善?如何才能带着宝宝轻松出行?    1、Lala妈:不用服药的神奇“点穴”法    宝宝刚刚1岁,所以即使晕车我们也不敢给他药吃,而我的父亲是位老中医,他告诉我一个方法,就是在发现孩子有晕车症状的时候,给他做穴位按摩。适度用力按压宝宝的“合谷穴”,位置是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或是用大拇指掐压“内关
期刊
对于产后2~6个月的新妈妈来说,此时正是塑身的黄金时段,专业塑身教练制定的简单易行的垫上运动,可以帮助新妈妈随时随地恢复紧致身材……
期刊
Q 准妈妈站、立、坐、行走时应注意什么?  我刚刚怀孕,但之前有过N次流产经历,所以想知道孕期站、立、行、走都应注意些什么?  A 准妈妈所坐椅子高度应以40cm为宜。坐时先稍靠前边,然后移臀部于椅背,深坐椅中,后背笔直靠椅背,股和膝关节成直角,大腿成水平状,这样不易发生腰背痛。孕妇应避免长时间站立,站立时将两腿平行,两脚稍微分开,略小于肩宽、双脚平直,不要向内或向外拔地而立使身体的重心落在两脚之
期刊
在筹办过程中施展小智慧的乐趣    因为都住在别墅区,最大的优势就是每家都有花园,所以小朋友们的活动都是户内和户外相结合的。  受天气的影响,活动大多集中在春、夏、秋三季。每次的活动都是由不同的妈妈想出来的,谁想出了好的点子就会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然后所有的妈妈都会配合,找一个机会来实现这个想法。比如,一个妈妈在自家的花园里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小昆虫,然后就举办了一个寻找小动物的活动,把小孩子们带到
期刊
抗生素被很多妈妈认为是对抗疾病的“灵丹妙药”,抗生素真的能够包治百病吗?用抗生素来预防宝宝疾病真的没有任何危害吗……    经常碰到一些妈妈问医生:“宝宝咳嗽2天了,流鼻涕,我在家已经给他吃了2天×××消炎药,一点也不管用,您给宝宝开点输液,换一种更好的消炎药!让他的病快点好!”  “幼儿园有的宝宝得了痢疾,我给宝宝吃了点消炎药预防,您说行吗?”  “医生,这是我们大人吃剩的庆大霉素,可不可以给宝
期刊
小朋友们挑了自己喜欢的花,兔子罗比却挑了一盆难看的仙人球。罗比有自己的打算从没见老师照管这盆花,种它一定很容易。作业当然是越简单越好……
期刊
“万事开头难”,刚当上新妈妈难免会在第一次哺乳的时候有些笨手笨脚,毕竟,喂养如此娇嫩的宝宝是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究竟怎样才能顺利通过初始阶段的各种困难,成功晋级宝宝的“奶水师”呢?    恼人的哺乳障碍    以下问题是影响宝宝进食的几个要素,妈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以下情况而导致宝宝不能正常进食。    1 喂养不当  新生宝宝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每24小时哺乳的次数及
期刊
Q 宝宝得了痱毒怎么办?  我家宝宝长了痱子,最近皮肤红、肿,是痱毒吗?用上医院吗?  A 得了痱毒宝宝皮肤通常会红、肿、热、痛及流水。痱毒是由痱子引发的病症,而痱子是夏天幼儿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好发于脖子、前胸及后背,形成大片搔痒的红疹子。痱毒又称热疖,该症发生多由宝宝营养不良、抗病力差和痱子被抓破感染所致。痱毒若治疗不及时,常可继发肾炎,严重的还会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应引起高度重视,最好马上就
期刊
良好、有序的归置整理物品是对孩子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的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所以储物用品的选择、摆放在考虑实用、安全的同时,更要照顾到孩子的天性,将良好的储物生活习惯贯穿于孩子生活的每个细节。    储物用品年龄化    在选择储物用品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当孩子较小时,安全性是选择的首要条件,柔软的纸盒或无纺布质地的储物产品能很好地保证孩子在使用中的安全性。等孩子稍大,能自己奔跑、玩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