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无斗不欢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feideyuo0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神农尝百草”以来,茶在各时各代文人雅士及百姓——特别是茶圣陆羽——的推动下逐渐盛行,品饮的方式不断演变,饮茶也成为了一种文化形式。
  斗茶之源
  我国虽为茶叶的发源地,但起初茶是作为药物出现的,自西汉后才开始作为饮品,至唐代逐渐盛行。在阎立本所作的《萧翼赚兰亭图》、张萱的《烹茶仕女图》、周昉的《调琴啜茗图》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茶的友情出演。而在此时,也出现了茶文化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形式——斗茶。
  唐人冯贽所撰的《云仙杂记·卷十》中有“建人谓斗茶为‘茗战’”的记载。起初斗茶仅是茶农之间的比赛,只不过民间的“茗战”被冯贽书为“斗茶”却又多了一丝文人的内涵、娱乐的趣味。而到了宋代,封建经济的繁荣更是促进了饮茶之风的盛行,茶文化也由文人雅士、隐士僧人所代表的中间阶层向上下两头扩展,上至王侯将相,下到贩夫走卒,几乎无人不饮、无人不品。伴随着饮茶的普及,斗茶之风也吹遍了大宋江山。
  斗茶是如何“斗”的?陆羽在《茶经》中讲到,茶的鉴别方法不是“干看”,而是“湿看”,在泡茶的过程中“嚼味嗅香”,进而定评高低。当然,斗茶可不仅仅只是“嚼一嚼”、“嗅一嗅”这么简单,斗茶的内容包括产地、品种、加工、茶器、烹煮、典故、见解等等。具体的斗茶过程也极其复杂讲究:先将茶末置于茶盏中,倾倒少量沸水湿润浸提,接着分次冲入沸水,并立即用特制的茶筅击打茶汤,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待汤花满至茶盏口缘时停止击打。斗茶胜负的标准便取决于茶汤经茶筅击打后产生不消破气泡的时间、数量,以及产生泡沫的大小和粘稠度等。如此看来,斗茶不仅考究好看,而且还有了体系、成了规范,难怪举国上下都痴爱斗茶,乐在其中。
  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斗茶歌》,向后人展现了宋时斗茶的盛况:“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问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可寥寥数十字的诗歌又怎能穷尽斗茶的盛况呢?好在历代画家们别具匠心地用画笔为斗茶“写真”。
  斗茶之盛
  你瞧,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五个人聚在一起干什么呢?他们每个人都身带茶具,有的正举杯品茶,有的忙于充点茶汤,有的念念有词地评点茶叶,也有人刚好喝完茶,正用袖子擦拭着嘴角。而站在一旁的小贩伸着脖子急切地想知道比赛结果,一个妇人拎壶携子却边走边看,这斗茶的情景真是热闹无比。
  这幅名为《茗园赌市图》的名画绘自“南宋四大家”之首的刘松年。作为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他画的《耕织图》曾受宋宁宗赐金带嘉奖,可见其名望之高。而这位名气颇大的画家却遗憾地未留下太多画作,在其“生平不满十幅”的作品中,以茶为主题的画作就占了三幅。除了上述的《茗园赌市图》外,《斗茶图》、《撵茶图》同样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出茶与古人的密切关系。可见在宋代,斗茶是件多么重大的事情。
  刘松年《斗茶图》共描绘四人,二个已捧茶在手,一个正在提壶倒茶,另一个则在扇炉烹茶。在参天的古松下、嶙峋的山石间,斗茶评茶,好不自在。而《撵茶图》中,左边的两位茶仆正在撵茶准备点茶,而右边的几位文人雅士则在聚会趣谈,等待着香茗的奉上。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点茶”。古代烹茶有“唐煮宋点”之说,即唐代以煮茶为主、宋代以点茶为主。北宋蔡襄在《茶录》中这样描绘点茶:“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作为一种技艺性很强的沏茶方式,点茶增加了斗茶的可观赏性和艺术性,促成了其从实用技艺向艺术活动的转变,可以说是宋代品茶集大成的表现。
  斗茶之思
  斗茶在宋时变以成为一种“全民共斗共赏”的习俗,反映着我国茶文化中最积极、最有生命力的一面,蕴含着和乐与奋进,展现着积极与乐观,改良了茶叶的品种,培植了优质的名茶,也孕育了我们这个以茶闻名的民族。
  但这一切却在悄然逝去。
  相比前代,宋后的茶画越来越少,斗茶图更是寥寥无几,明人顾炳的《斗茶图》变成了托古之作,清代后裔溥儒的《斗茶图》则与赵孟頫的《斗茶图》惊人的相似,似乎只有一幅汪承霈的《群仙集祝图》可以留下稍许安慰。是茶和画“分了家”,还是世人逐渐忘记了茶文化?
  宋以降,斗茶走上了下坡路。或许是亡国之后的人们逐渐淡化了对斗茶的兴趣,或许是煎茶逐渐占据了主流,无论怎么样,斗茶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尽管最具斗茶精神的点茶技艺依然存在,但冲泡散茶的方式却一直延续至明清。而到了清末,国力衰退,民不聊生,就更谈不上斗茶了。
  我们无法改变碾末而饮的点茶法被冲泡散茶的煎茶法所取代的历史,也无力辩驳晚清时“斗茶虽无伤大雅,何忍以有工夫而弃之于无益之茶也”的诘问,甚至于日本文学家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会有这样的论述:“对晚近的中国人来说,喝茶不过喝个味道,与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并无关联。国家长久以来的苦难,已经夺走了他们探索生命意义的盛情。”
  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茶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饮品,一个“装点门面”的装饰,斗茶这项风靡一朝的活动也在历史的尘埃中暗淡了光芒。
  时至今日,只有在翻阅那些引人入胜的斗茶图时,才能看到热闹市井中的人生百态、山间古松下文人们的风情志趣,感受到讲究“和为贵”的古人偏偏在斗茶上的巨大热情,领略到斗茶自身所带给人们的快乐与和谐。那些带着微笑、无比忙绿的画中斗茶人或许可以让我们寻找到一些曾经失去的东西。
其他文献
阳燧,又称“燧”、“阳遂”、“火镜”,这是一种古代的取火用具,亦有人认为,这是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一类特殊的“凹面铜镜”。  2000余年来,历朝历代的文献著作,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关于阳燧的文字记录。  《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汉郑玄注:“夫遂,阳遂也。”贾公彦疏:“以其日者,太阳之精,取火於日,故名阳遂。”孙诒让正义:“古阳遂蓋用窐镜,故《鳧氏》注云:‘隧在鼓中,
期刊
进入消费时代了?  自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步入调整期后,市场已难见亿元拍品,这是市场自发调整的结果。欣喜的是,购藏者却没有明显锐减。难道我们已经进入消费时代了?  寇勤:对于中国这么庞大的一个新兴市场,很难用“亿元”或者是“消费”这样一个词来概括。现在应该说是历史上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好的时代之一,而且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以前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投资行为、收藏行为,但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个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期刊
去年夏秋时节,上海市松江区程十发艺术馆举办了一次关于程十发艺术创作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之所以做这样一次活动,缘由很有意思:目前全国已有几十家书画名家艺术馆、美术馆,他们除了在各自的家乡弘扬大师艺术外,还成立了“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而且商定每年举办一次年会,进行艺术主题研讨和举办专题展览,各家轮流做东。算起来,今年是第十八届年会,轮到松江的程十发艺术馆“唱主角”。相关专家、艺术家济济一堂地坐在一起
期刊
烟标上亮相次数最多的莫过于著名京剧艺术表演大师、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2013年,笔者有幸收藏到数枚。  1917年,梅兰芳在上海先后演出了黛玉葬花、木兰从军、游园惊梦、天女散花等十出以旦角青衣花衫兼唱的本戏,一时轰动上海滩,商人们均以“梅郎”称之。由于梅兰芳的表演艺术既叫好又叫座,艺术写真形象较早登上烟标图案。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抓住机遇,及时推出了印有梅兰芳艺术形象的烟
期刊
经过多年的筹备,“水墨艺术:当代中国艺术的今夕与共”(Ink Art: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展览,于美国时间2013年12月11日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大都会博物馆首次推出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  近两年“水墨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有人说,连美国大都会都要办中国水墨展了,似乎这股“水墨风”就要在纽约登陆了。这让一些热爱中国水墨的
期刊
我有记账的好习惯,20年来一笔一笔从未漏记。月底小结,年终总结,所以20年来在收藏上花了多少钱?每年花了多少?我是有根有据的。2013年花了一笔大钱买了一堆小报。“大钱不大”,因为如今是“亿元时代”,你的所谓大钱能大到哪去呢?“小报不小”,民国小报最能体现民国的万种风情,好玩得很呢。  说实话,这笔买小报的钱对于我的财政实力来讲的确要算“大钱”,当时很是“纠结”——心疼钱花猛了。不久,我看到了香港
期刊
历史究竟是偶然或必然,这个问题留给学者去论证,在我看来,则是一连串的偶然与必然。比如人们常说:收藏是有钱有闲者附庸风雅之事,但我在幼年无经济能力时,偶见邮票及洋火、烟盒制作精、美图形新奇,于是在课余由信封裁取与路边捡拾,自娱之外并未花费或影响学习,却从中获得许多知识,拓宽了另一种视野。  及长,收藏成癖,开始玩钱。近年因缘际会,得以在许多奇珍异品拍卖信息公开前先行鉴赏,深刻体会马未都先生的经典名言
期刊
我从1997年开始收藏内蒙古戈壁石,到2012年年底,终于画上了购买的句号。无论从市场还是在藏家手里,已经得不到好石头了。其实,这种危机感早在五六年前就意识到,于是,将收藏的目光转向人物画面水石。很快又发现,收藏精品人物画面石犹如大海里捞针,在市场上能相中的凤毛麟角。  收藏爱好由奇石转向陶器,冥冥中是一种自然的选择。  遇见古陶  陶和瓷,我选择了陶。触发我收藏陶器的缘由,是2013年年初,在北
期刊
拍卖,无疑是近几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一个最为活跃的环节。也可以说,一直以来,它都是艺术消费的一个“重要战场”。  相比前几年,拍卖留给人们的印象通常是“高端、大气、上档次”,2013年的中国内地拍卖市场发展则显得更加丰富多姿,是一介平民也好,“白富美”抑或“高帅富”也罢,只要愿意,都有可能在当中觅得自己心仪的“一杯羹”,而这种发展态势,恰恰也有力地为艺术消费再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具体而言,这种作
期刊
盛世兴收藏,收藏群体的迅猛发展使得民间历代积存的古董珍玩在十多年间被消化殆尽,如今的收藏市场中已经很难看到一件像样的玩意儿,就连存世众多的近代民俗物品都鲜有发现。  2013年国庆,我照例在本地古玩市场中寻寻觅觅,见一摊贩面前堆放了许多“老货”,驻足细看,多为普通农家使用的粗笨碗盘,难登大雅之堂。正欲离去,见摊主身旁纸箱中有一摞老绣片,色泽鲜艳夺目,想必品相一定不差。我向摊主要来这箱绣片翻看,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