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夜·大钱小报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记账的好习惯,20年来一笔一笔从未漏记。月底小结,年终总结,所以20年来在收藏上花了多少钱?每年花了多少?我是有根有据的。2013年花了一笔大钱买了一堆小报。“大钱不大”,因为如今是“亿元时代”,你的所谓大钱能大到哪去呢?“小报不小”,民国小报最能体现民国的万种风情,好玩得很呢。
  说实话,这笔买小报的钱对于我的财政实力来讲的确要算“大钱”,当时很是“纠结”——心疼钱花猛了。不久,我看到了香港收藏家许礼平先生的一段话,心中立刻舒展多了。许礼平道出了一条收藏的真理:“买古董,定真假是一难。真假已定,则价值位置又是一难,这两者肯定下来,便该是‘心痛’和‘后悔’的选择。其分别是:花钱会‘心痛’,但‘心痛’会随时间慢慢淡忘。但买不到的‘后悔’,则是会与日俱增的。”以往我们“后悔”的教训还少么?
  民国报纸以前也买过一些,没大用心也没有列为专题,碰到价钱合适就随手买一点儿,不成规模也不成系统。比较大手笔的有几回,这里的“大手笔”不是指钱,而是报纸的数量。其他收藏多为一件一件地买,一般而言,买旧报纸少则几十张多则成百上千,上万张的“一枪打”也不是没有。前几年在琉璃厂旧书市。一下子买了十几个合订本(报纸一般是一个月一合订),其中年代最老的是《益世报》。所费不多,200多元而已。如今这样的旧书市已成绝响。另有一回是在北京报国寺地摊,一沓子从“八道湾十一号”流散出来的民国小报,书贩要了我900元,我没还价。“八道湾十一号”是鲁迅买下的北京第一所住宅,后来归周作人长期使用。见到这个门牌号里散出来的货色,你还犹豫什么?
  地摊慢慢褪去光华,网络取而代之。那次的机会来自某旧书网。一沓搅拌在一起的旧报,真正的“断烂朝报”,卖家称之为“民国清末混杂破报纸一堆(还有点资料价值,宝者自鉴)”。对于这捆“面目不清”的报纸,我抱着撞运气的念头买下了它。它不但烂,还散发着霉气,我趁着夜寂人静才敢一张一张剥离,一张一张揭开,不能让家人看到,更不能让她闻到。当天的日记:“晚整理断烂朝报,不敢让她看见,太脏太味,碎屑撒了一桌一地。很有些早年间的报纸,清代的《新闻报》即好几十张。旧报纸亦趣味无限。人生如蚁,真是可怜;所见未广,真是可怜。”
  再回到2013年的这次“说大话拾小钱”的买报记。那是一个初秋的丽日,心身才从溽暑的煎熬下解脱出来。此时读到一个拍卖目录,满眼都是买不起的货色。也有些“无底价”,但久经拍场的人都明白“无底价”往往就是“无底洞”,无底价往往窜得比有底价还猛。此外,我还有个“个人经验”,我的收藏经历中极少有捡“漏”的福气,多是使了强的,超预算的,努着劲儿买的。
  “不幸而言中”,这句话好像为我量身定做。好不容易在这期拍卖目录上看到这摞“颇合吾意”的民国小报;好不容易凑齐了现款;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位“过心”的朋友委托他代拍(并约定了出价的上限);好不容易查找资料备妥了课;好不容易等到了开拍的日子;好不容易等到了拍卖小报的那个号码。朋友在手机里给我“现场直播”,乖乖!我俩的手机都未在这个当口掉链子。“一千!三千!五千!八千!一万二!一万五!还加不加?二万一!二万五!二万九!还加么?三万二!……”具体多少钱成交,恕我不透露了,万一传到她耳朵里,我以后还想不想买书了?所谓不幸言中,即指成交价远超我的“约价”。
  虽然花掉了巨款,但是这批小报还算对得起我(约60个品种,5000余份)。我向著名藏书家姜德明先生请教,他听我报了几个报名,马上说很罕见很有价值某某图书馆都没有收藏。
  这堆小报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它几乎是从第一个收藏者手里原封不动地传递到我手里。其间七十年的风尘土灰,七十年的烟熏火燎(彼时家家都是生煤球炉子),皆深深地留有痕迹。惟独缺少纸制品特有的霉腐味,我想这是北方气候所赐吧,如果是南方货,——前述“断烂朝报”即来自南方,恐怕也登不上拍卖会之大雅之堂。
  钱花出去了,货到手了,登记造册了,2013年也结束了。后面还有一个工作,好好读读来之不易的小报,把它背后的故事写出来。
其他文献
人活着,就需要消费,无论是农耕社会还是现代商业经济。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开始,我们每天都在消费,这种习惯根本不足为奇。  然而,相比之下,当消费与艺术挂上钩,不少人会认为这其实跟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大交集。我们常常堂而皇之地说“生活中处处都是艺术”,按照这种逻辑,消费艺术应该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为什么一提到它,相当一部分人的距离感是如此强烈?原因很简单:一是能不能买得起,二是有没有必要去买。  鉴于此,
期刊
这几年我一头扎进老酒里很少旁顾。从2010年5月的中国名酒专场拍卖开始,将一个小众赏玩做成了一个“有文化”的新兴行业,亲自经历亲自见证讲来还是蛮有趣的。  不说眼下风光的老茅台和“八大名酒”,就说咱北京老二锅头。三年前我花一瓶200元的价格偶然淘到4瓶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红星二锅头,当年组织秋拍上拍2瓶,以2500元一瓶的价格拍出,当时很多人以为是朋友间的捧场。2012年我手里剩下的2瓶中的一瓶被
期刊
喜洲在大理北,著名的蝴蝶泉边。《五朵金花》和《天龙八部》是在这里拍摄的。  喜洲有明文人杨士云的“七尺书楼”,算是跟收藏最靠近的故实。杨士云有地理著作被后人收入云南府志。  喜洲巨商董澄农曾得徐悲鸿作《滇马》,时徐氏在喜洲教美术。这幅画七八十年后被拍得167万元,算是喜洲与收藏的第二个故实。董家是茶商,著名的沱茶是董家发明制作的。沱茶跟七子饼一样是好茶的人收藏的对象。董家的洋楼是当地的一景,很得风
期刊
陆俨少 画风:天然去雕饰  陆俨少是近现代中国画坛不可多得的山水画艺术大师,以其深厚的功力、博学的才识、非凡的创造力,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  出生于1907年的陆俨少,早年随冯超然学画,从王同愈习诗文,后又师从吴湖帆。从他的山水画作品来看,应该是随“四王”正统派入手,后上溯宋元诸家。他20岁的临摹作品即被冯超然认为可以乱真。他还临过王石谷、王原祁等明清真迹。这些临本功力殊深,格调高
期刊
2013年秋天在北京报国寺收藏市场,我得了三本西文老《圣经》。  一本是1804年版威尔士文《圣经》。大32开,2寸厚,皮面精装。我买的时候以为是意第绪文呢,回来查资料才发现原来是威尔士文。敢情威尔士文跟英文差别忒大。看不懂为什么要买?这是一类藏书人的“怪癖”:求冷求僻,最好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书。比如,我读史料得知传教士曾经出过一本宁波话《圣经》。假如这本书出现在旧书市,那就是很有“淘”头的一本书了
期刊
阳燧,又称“燧”、“阳遂”、“火镜”,这是一种古代的取火用具,亦有人认为,这是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一类特殊的“凹面铜镜”。  2000余年来,历朝历代的文献著作,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关于阳燧的文字记录。  《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汉郑玄注:“夫遂,阳遂也。”贾公彦疏:“以其日者,太阳之精,取火於日,故名阳遂。”孙诒让正义:“古阳遂蓋用窐镜,故《鳧氏》注云:‘隧在鼓中,
期刊
进入消费时代了?  自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步入调整期后,市场已难见亿元拍品,这是市场自发调整的结果。欣喜的是,购藏者却没有明显锐减。难道我们已经进入消费时代了?  寇勤:对于中国这么庞大的一个新兴市场,很难用“亿元”或者是“消费”这样一个词来概括。现在应该说是历史上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好的时代之一,而且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以前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投资行为、收藏行为,但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个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期刊
去年夏秋时节,上海市松江区程十发艺术馆举办了一次关于程十发艺术创作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之所以做这样一次活动,缘由很有意思:目前全国已有几十家书画名家艺术馆、美术馆,他们除了在各自的家乡弘扬大师艺术外,还成立了“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而且商定每年举办一次年会,进行艺术主题研讨和举办专题展览,各家轮流做东。算起来,今年是第十八届年会,轮到松江的程十发艺术馆“唱主角”。相关专家、艺术家济济一堂地坐在一起
期刊
烟标上亮相次数最多的莫过于著名京剧艺术表演大师、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2013年,笔者有幸收藏到数枚。  1917年,梅兰芳在上海先后演出了黛玉葬花、木兰从军、游园惊梦、天女散花等十出以旦角青衣花衫兼唱的本戏,一时轰动上海滩,商人们均以“梅郎”称之。由于梅兰芳的表演艺术既叫好又叫座,艺术写真形象较早登上烟标图案。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抓住机遇,及时推出了印有梅兰芳艺术形象的烟
期刊
经过多年的筹备,“水墨艺术:当代中国艺术的今夕与共”(Ink Art: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展览,于美国时间2013年12月11日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大都会博物馆首次推出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  近两年“水墨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有人说,连美国大都会都要办中国水墨展了,似乎这股“水墨风”就要在纽约登陆了。这让一些热爱中国水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