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夜·画里戏外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夏秋时节,上海市松江区程十发艺术馆举办了一次关于程十发艺术创作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之所以做这样一次活动,缘由很有意思:目前全国已有几十家书画名家艺术馆、美术馆,他们除了在各自的家乡弘扬大师艺术外,还成立了“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而且商定每年举办一次年会,进行艺术主题研讨和举办专题展览,各家轮流做东。算起来,今年是第十八届年会,轮到松江的程十发艺术馆“唱主角”。相关专家、艺术家济济一堂地坐在一起探讨程家样(程十发艺术)之奥妙。我作为程十发的后代,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了许多与艺术实践相关的人与事,所以也想借此机会介绍一些旁人不太了解的事——比如父亲和戏曲。
  父亲一生喜欢听戏,我童年时最好的娱乐生活就是随父亲去听戏。当时,一些大牌演员演出的昆曲或京戏,只要有可能,父亲基本上都会带我去听。那时我年纪小,还根本不懂如何欣赏,也听不出什么味道。然而,我见周围会听戏的却是每到大牌唱到最有韵味时,都沉浸在那种氛围之中,半是听戏,半是品味,这种入迷的状态,没有几十年的修养熏陶,是无法体会的。所以,那时候的老先生们到戏院不光是看戏的,更是来品尝戏中韵味的,也可以说是在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
  父亲还喜欢在看戏的同时画速写。现在再来看他的戏曲速写,不仅速度快,而且造型准确。待到我父亲开始逐渐形成他自己的绘画风格时,他的那么些熟练的速写功夫就极为重要了。他曾经亲身上舞台演过戏,所以对戏中人物的架式是非常熟悉的,而这又能让他对人物的动态线条把握得准确无误。他也会常在家里邀上名角朋友合作一段,以便向他们讨教。社会公众对我父亲画少数民族的画很认可,其实,他的戏剧人物画同样也能令戏曲爱好者们品出其中的韵味来。
  票友们看我父亲画的戏剧人物,会认为他对戏剧人物刻画得特别好。为什么有这样的评价?因为那些票友懂戏,戏的味道被我父亲画出来了。比如,父亲画得最多的戏剧人物是昆曲。昆曲的曲调十分精彩,这种绘画创作不能单纯靠水墨,因为纯水墨是北方特点。父亲画的昆曲戏剧人物画一派明媚,善于用水墨技巧来托其韵味,笔下的苏昆的丰满韵味和着舞姿十分有现代特色,技法之功又是古的,却将味道画出来了,而动作正是画在最出彩处,人物不求形似,出神处只见水墨映采、春风如拂,这就充分展现了他对戏剧研究的功力。真是“画上一姿态,画下一生功”!在这个时候,你是说传统好,还是创新好?已然没有界限了。
  我认为,“画上一姿态,画下一生功”这句话很有道理。其实正如一件好的艺术作品,能够承载得了如此厚重的哲理,对艺术家来说就是朝朝夜夜、点点滴滴的积累。作为父亲的身边人,现在我们回忆起来,艺术的创作确实需要深厚的功力,但他的这些功力我们往往看似很平常,比如他讲的好些笑话,我们认为很平常,没有记录下来,也没有细细品味,错过了;又譬如我常随父亲去听戏,在看戏的过程中或者回来时的路上,父亲总会回味,讲某段子唱得好,某演员表演得好,起初时,因为我年纪小,所以不得要领。然而后来,当我按照他的说法再去欣赏时,就得到完全不同的艺术享受了,真是“老师引进门,得道在自身”。我父亲就是全靠自学的能力来培养和充实常人所讲的修养。他认为“海派无派”,就是不管俗的、西洋的,都有可学习之处。父亲既喜欢高雅的艺术,同时也很喜欢民间艺术。
  我父亲还喜欢说笑话,一生讲了无数幽默的话。但他又不喜欢“幽默”这个词。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两个字?他笑答:幽是幽灵的幽,默是沉默的默,这两个字让人有点吓丝丝。他认为幽默是洋人的东西。所以还是喜欢用滑稽二字,这是“中国的”。他说笑话总是能让别人高兴起来,记得他病的时候,别人问他:“程先生我是谁?”他回答:“我隔了眼镜看得清你”,还要用手在鼻梁上摇摇镜架,来人听了都笑了。其实他生病很痛苦,却仍然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安慰他人。我想,父亲的笑话都是在让人开心中体现其中的智慧,而不是幽默的冷段子。
  由此联想到绘画上,时代在开放,中国画要画得有新意,特别是上海的中国画,是南方的画派,有着无限灿烂的形式。如何能传承放光彩,实在要画的新画太多太多。正如父亲曾对我讲的:活到老,画到老……
其他文献
去博物馆、美术馆度过一段充实的时光,如今正在成为不少人平日里休闲娱乐的选择项目之一。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种引进展览频繁,人们感受艺术熏陶的眼界也在逐渐扩宽。看过一场精彩的展览,这种行为其实也是在消费艺术。  艺术消费就是花一定价钱买进艺术品,钱在其中不可或缺。这样的想法仍有一定局限性。它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全民艺术审美素养、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础之上,而博物馆、美术馆恰恰在当
期刊
本刊自创立之初,宗旨即是“引导收藏投资 倡导艺术消费”。身在编辑部,艺术消费的理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成员,并为此付诸实践。今天,小藏君晒出了账单,我们也跟个风,晒一晒2013年的艺术消费。  Jenny 34岁  这个小瓷壶是去年在一次展览上觅得的。它的精致小巧和高远宁静的画意深深地打动了我。后来得知此壶出自汪平荪之手,汪平荪是珠山八友之一的汪野亭之孙。以6000元的价格将这把小壶收入囊中让
期刊
我虽然出了二十几本单行本,但感觉只有写老电影的《梦影集》和写民国漫画的《漫画漫话》乃专门之书,好像有些价值。两书销售均不够理想,正在失望之际,最近突然有中央一级的电视台与豪华时尚杂志好像商量好似的一起向我约稿约访谈,内容即“民国漫画”。我想,现在的“民国热”是不是带动了“民国漫画热”?  30年代的民国是个什么样子?最能还原30年代世间相的不是鲁迅的杂文,不是周璇的电影,不是齐白石的绘画,不是曹禺
期刊
人活着,就需要消费,无论是农耕社会还是现代商业经济。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开始,我们每天都在消费,这种习惯根本不足为奇。  然而,相比之下,当消费与艺术挂上钩,不少人会认为这其实跟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大交集。我们常常堂而皇之地说“生活中处处都是艺术”,按照这种逻辑,消费艺术应该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为什么一提到它,相当一部分人的距离感是如此强烈?原因很简单:一是能不能买得起,二是有没有必要去买。  鉴于此,
期刊
这几年我一头扎进老酒里很少旁顾。从2010年5月的中国名酒专场拍卖开始,将一个小众赏玩做成了一个“有文化”的新兴行业,亲自经历亲自见证讲来还是蛮有趣的。  不说眼下风光的老茅台和“八大名酒”,就说咱北京老二锅头。三年前我花一瓶200元的价格偶然淘到4瓶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红星二锅头,当年组织秋拍上拍2瓶,以2500元一瓶的价格拍出,当时很多人以为是朋友间的捧场。2012年我手里剩下的2瓶中的一瓶被
期刊
喜洲在大理北,著名的蝴蝶泉边。《五朵金花》和《天龙八部》是在这里拍摄的。  喜洲有明文人杨士云的“七尺书楼”,算是跟收藏最靠近的故实。杨士云有地理著作被后人收入云南府志。  喜洲巨商董澄农曾得徐悲鸿作《滇马》,时徐氏在喜洲教美术。这幅画七八十年后被拍得167万元,算是喜洲与收藏的第二个故实。董家是茶商,著名的沱茶是董家发明制作的。沱茶跟七子饼一样是好茶的人收藏的对象。董家的洋楼是当地的一景,很得风
期刊
陆俨少 画风:天然去雕饰  陆俨少是近现代中国画坛不可多得的山水画艺术大师,以其深厚的功力、博学的才识、非凡的创造力,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  出生于1907年的陆俨少,早年随冯超然学画,从王同愈习诗文,后又师从吴湖帆。从他的山水画作品来看,应该是随“四王”正统派入手,后上溯宋元诸家。他20岁的临摹作品即被冯超然认为可以乱真。他还临过王石谷、王原祁等明清真迹。这些临本功力殊深,格调高
期刊
2013年秋天在北京报国寺收藏市场,我得了三本西文老《圣经》。  一本是1804年版威尔士文《圣经》。大32开,2寸厚,皮面精装。我买的时候以为是意第绪文呢,回来查资料才发现原来是威尔士文。敢情威尔士文跟英文差别忒大。看不懂为什么要买?这是一类藏书人的“怪癖”:求冷求僻,最好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书。比如,我读史料得知传教士曾经出过一本宁波话《圣经》。假如这本书出现在旧书市,那就是很有“淘”头的一本书了
期刊
阳燧,又称“燧”、“阳遂”、“火镜”,这是一种古代的取火用具,亦有人认为,这是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一类特殊的“凹面铜镜”。  2000余年来,历朝历代的文献著作,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关于阳燧的文字记录。  《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汉郑玄注:“夫遂,阳遂也。”贾公彦疏:“以其日者,太阳之精,取火於日,故名阳遂。”孙诒让正义:“古阳遂蓋用窐镜,故《鳧氏》注云:‘隧在鼓中,
期刊
进入消费时代了?  自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步入调整期后,市场已难见亿元拍品,这是市场自发调整的结果。欣喜的是,购藏者却没有明显锐减。难道我们已经进入消费时代了?  寇勤:对于中国这么庞大的一个新兴市场,很难用“亿元”或者是“消费”这样一个词来概括。现在应该说是历史上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好的时代之一,而且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以前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投资行为、收藏行为,但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个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