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选”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一直都是初中教育的重点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语文阅读作为考查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语文阅读教学具体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提升其教学效果,真正实现高效群文阅读教学,将“五选”教学策略与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希望能够给其他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思考。
   关键词:初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五选”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定义及现状分析
   我国步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传统、单一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教育发展要求,新课程对初中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应着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科学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方面的能力。群文阅读教学是针对单篇阅读教学而言的,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一般会围绕一个议题进行三篇文章以上的课内外阅读篇目的组合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发展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在教学理念以及实际语文阅读教学成效方面,较传统的阅读教学都有着突破性的进步。但是据调查研究发现,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包括阅读篇目选择问题、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理念的认知不到位、语文教师的议题设置随意、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模板化等等。针对此,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时代目标。
   二、群文阅读中实施“五选”教学策略具体分析
   “五选”阅读教学策略,顾名思义,就是要重点把握语文阅读中的五个“选择”,以下将结合群文阅读作具体的论述。“五选”包括:(1)宏观上阅读篇目的选择;(2)选择的课外阅读与初中语文教材的有机统一;(3)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4)科学地评价群文阅读教学;(5)初中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反馈。
   首先,关于群文阅读篇目的整体选择,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整个学期的阅读教学课程及具体的教学目标科学地设定,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例如,对于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主要是关于人物传记的阅读理解,课文中对邓稼先、闻一多等名人进行了描述,对应具体的群文阅读教学课程上,应紧紧结合这一单元的主题搜集多种阅读材料。准确设定宏观阅读教学目标是落实“五选”群文阅读教学方案的首要前提,更是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其次,关于课外阅读材料选择的有效性,就是指课外阅读能够与语文教材紧密结合,对教材进行补充,以增强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例如,对于上文所提的《邓稼先》这一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为了增强学生对人物多方面的理解,语文教师可以选择《邓稼先先生陨落北京》中的一些经典段落。文章从侧面、他人眼里的“邓稼先”描述出邓稼先先生的生平,与教材内容既有联系又有不同,让学生对人物精神以及人物描写的多种描写手法有着更深的理解,增强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扩展阅读。
   再次,不断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一直都是各科教学追求的目标,群文阅读教学也应真正落实,这样才能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部分群文阅读课上出现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欠缺、体验感不强等问题,与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对学生的个人体验关注不足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群文阅读教学的实际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初中语文教师应发挥指导作用,更加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这也是让学生爱上群文阅读课的关键所在。
   还有,群文阅读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对于整体阅读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包括阅读教学的课堂效果、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多方面,这都是衡量群文阅读课教学效果的指标,也是教师不断修正语文阅读教学的依据。
   最后,学生对于群文阅读教学的反馈,是尊重学生主体性、语文教师制定具体的群文阅读教学课程计划的关键。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能力、对于阅读文章的题材喜好以及接受程度都不同,关注学生的反馈不仅是教师对自身制定的课程方案的评价标准之一,也是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效果的保障,能够保证语文教师在阅读课上做到因材施教。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提出将“五选”教学策略应用于群文阅读教学中,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进行了论述,以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韩炳艳,王家伦.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1):37-39.
   [2]苗盼盼.語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探索,2019(6):39-41.
其他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理性认识所进行的科学归纳与总结以及对数学知识点长期的探讨分析,会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完善的数学思想体系,这种完善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决定着老师和学生是否对数学的本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数学活动是指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内容应用至实践的过程,注重的是数学教学的实践性。总之,数学思想与数学活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决定着数学教学的成果,因此,新课程改革明确
摘 要:学习品质是儿童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核心经验,也是幼儿阶段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能力,如何培养这一品质,这是值得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美术活动;大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   一、建立以幼儿为中心的儿童观   杜威指出:“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把学科作为教育的中心。无论孩子的本能和经验以及社会的需要如何,只要成年人有良好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就会被磨成一块,放进孩子的心中。”儿童作为知识
摘 要: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让生本教育融入课堂,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文本,创新教学手段。着重从激趣导入、情感渗透、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浅谈如何让农村孩子爱上英语课堂。  关键词:生本教育;激趣导入;情感渗透;教学评价  由于语言的固有特点及文化差异影响,农村孩子学习英语面临的困难更大。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为教学背景,探究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在课堂上借
摘 要:正宁县电教馆组织了全县农村小学电子白板应用比赛活动,在为期半月的听、评课过程中,看到了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优越性及部分应用比较理想的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体现,同时看到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次活动就谈点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电子白板;优越性;问题;策略建议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到底能否改变农村教育质量。农村学校信息教育技术到底有没有作用。农村现代
摘 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高中数学有效学习是可追溯的,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善于构建错题集,并利用错题集优化自己的数学学习。探讨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为高中生建立错题集的价值和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错题集;学习数学   高中数学高效学习是可追溯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总结,依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逐步克服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提高数学成绩。那么我们应该用什
摘 要:基于建构主义,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信息交流,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沟通中完成建构,在建构中不断得到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交互式教学;教学情境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在传统意义上,教师乃司“教”之职。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统一地、单向地向学生灌输教材上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构建。建构主义
摘 要:实验是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是实验的能动参加者,只有学生积极能动地参加,才能保证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这是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要且必要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实验教学;课堂效率;核心素养;化学味   【案例背景】   1.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化学老师都疲于应付提高均分,弱化了实验教学,而提
摘 要:通过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制作模型为例,从提出问题、操作流程和实践思考三个方面,谈高中生模型制作的实践和思考。同时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现,还可以提升高中生探究思维能力。   关键词:模型制作过程;探究思维;“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一、提出问题   建构模型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模型制作是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抽象处理的学习方法,利用模型可以揭示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所以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分析,而是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享受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部编版语文教材强调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每一年级的《快乐读书吧》都推荐了相应的阅读书目,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有效地衔接起来。有效的阅读活动既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贯彻全面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深受人们的关注。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并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促使学生素质能力得到培养,最终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