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方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j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一种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深知语言能力培养对儿童发展重要性,倘若能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在认识周围环境中发展幼儿语言,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
  幼儿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发展。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实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我们既重视为幼儿创设室内外的语言环境,又重视为幼儿创设多听、多看、多说的语言环境。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占据幼儿一日生活近三分之一时间的教室,幼儿是再熟悉不过了。因此对于教室环境的变化,幼儿能很敏锐的感觉到。我们在教室里设置了“语言角”。给他们创设了一个安静的、自由的语言空间,而我并没有强求幼儿去“语言角”玩,刚开始有几个小朋友去看图书,每次看完图书后,小家伙们便会把图书里的内容讲给小伙伴们听。过了几天去“语言角”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就连内向、腼腆的孩子也爱去看书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一些语言表达良好的幼儿成为这片小天地的主人,还有一些比较腼腆的小朋友在“语言角”也能大胆演讲,语言表达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时的教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作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到幼儿中去了解幼儿的说话内容,了解幼儿掌握语汇的程度,为下一步方法实施打下伏笔。
  二、为幼儿提供可阅读的材料,发展幼儿语言表达
  经过前段时间有目的的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其建立自信心,以及对他们说话内容的的了解,现在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幼儿仔仔细细地、完整正确地阅读故事内容,这是整个语言能力培养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教师精心设计提问。
  三、教师善于抓住教育机会,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
  幼儿园教育有别于小学教育,它不仅仅是依赖于课堂教育,相反大多数教育的契机来源于随机教育。一件突发事件、一个有趣的发现……都可能是教育幼儿获得相关知识的机会。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组织活动,这时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那雨来得很突然,以致于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窗外。这时候我突然想起“倾盆大雨”这个词在前几天语言课中出现,但幼儿没有很好理解,我很有心地问了一句:这雨下得怎么样?有的小朋友说很大,有的说是暴雨。从幼儿的回答证明了我的猜想,幼儿对于“倾盆大雨”没有概念,我又进一步提示:前天我们学过一个故事,里面也有一个词是形容下很大的雨的,有谁知道吗?沉默了一会,有一个稚嫩的声音从我耳边划过:倾盆大雨!接下来就是一片附和声:对,“倾盆大雨”。哦,原来这就是倾盆大雨啊,小朋友说。一次突发的天气变化,帮助幼儿理解了词义,也帮助我达到了教育目的。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让幼儿多说。
  以上几种语言教学方法,推动了我班的语言教学,使幼儿兴趣浓厚,语言发展快。但幼儿的个别差异性较大,如何让内向的幼儿敢说、想说、会说呢?
  不爱说的幼儿多为胆子小、性格内向的孩子,性格内向的孩子表现在缺乏自信,在困难面前容易灰心、气馁。因此在课堂上怕回答错了,所以也就不说了。此外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幼儿不举手回答问题是因为老师的问题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没有多大联系,这些幼儿往往受自己的知识储备量的限制不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
  找到了症结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一是家园携手,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作为父母、老师要给孩子正确、适度的爱。而作为与幼儿一日生活亲密接触的教师更要给予每一位幼儿公平的爱,让每个孩子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我班有个叫君君的小女孩,性格非常内向,我还清晰的记得她刚进幼儿园的第一天,她怯怯地跟在外公后面,在外公的叮嘱下,她低着头轻轻地叫了声“老师早。”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课堂上的她喜欢做一个无声的旁听者;游戏中的她不与同伴交往,象一个局外人。我有意识的开始关注她、接近她。早晨,我会给她一个拥抱。游戏时我会牵着她的手一起玩,和她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有了这些良好的铺垫,她对我明显热情了,脸上有了微笑……。三年的精心培养,君君不仅性格有了改善,更成为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小八哥。
  二是不要让赞美姗姗来迟。我班的浩浩小朋友年龄较小,因此在学习习惯和知识的掌握情況要比其他幼儿差一些,有时候上课对他提问而他解答不出时,我总是让他先坐下,请他在想想。时间长了,使他养成了消极的学习情绪。这种情形令我很着急,我逐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有一次,他又答不出,可我没让他坐下,而是说:“你再想一想,一定会找到答案的,老师相信你。”刚开始他很惊讶我说的话,只是站在那儿,我又说:“别着急,你一定能行。”这下他低下了头,我知道他开始思考了,这时候,我没有催他,当他抬起头,用眼睛看着我时,我知道他有答案了,果然,他怯怯地说出了答案。对于他的回答我不仅用赞赏的眼光表扬他,同时说:“你真棒。”浩浩脸上露出了笑容。对于这样的一群幼儿,我会及时送上我的赞美,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体会到“我能行”、“我可以”,享受到被老师、同伴认同的快乐。
  三是不同幼儿、区别对待。对于一些确实不会回答的幼儿我不会按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因为我知道,幼儿的思维应变能力有强有弱、接受能力也有极大差异,应该容许孩子自我调节,慢慢消化,有较多思索时间。针对这样的幼儿我往往会提最简单的问题给他们,或是让他们重复别人的答案,让他们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我也寻求家长的帮助,引导家长重视幼儿经验的积累。使其不会因为没有必要的准备而对幼儿的活动产生抵触。
  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研究,使我看到孩子们的可喜变化:他们变了,变得活泼、自信、敢于展示自己。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做语言天地里的主人,展开微笑的人生画卷。
  【作者单位:常州市花园新村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兴化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里下河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水乡。水的灵动、文的浸润,孕育出施耐庵、郑板桥、刘熙载等文化名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化文学创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作家、评论家,如马春阳、毕飞宇、费振钟、王干、顾保孜、庞余亮、刘仁前、顾坚、刘春龙、钱国怀、张学诗、王锐、顾维萍、周飞等四十余位。兴化这一文学现象引起了我国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里下河
著名的德国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他认为在音乐的构成中,其第一要素就是节奏,而并非是旋律,由此可见,音乐中节奏的重要性。然而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还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才是最佳的培养时期。下面本篇就来具体介绍如何培样小学生的音乐节奏,以及如何对小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音乐节奏训练的意义  在小学实施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促
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一活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数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义分调节器动学生态地理学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创设情培激发兴趣    数学同其它学科不一样,它是一个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一般记忆力较好,有较强的形钟爱思维能力,逻辑思维相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发现虽然幼儿熟悉各种表情也会加以模仿和表现,但是要让幼儿将自己的感性认识和体验直接在蟹壳上用泥塑加以表现却并不简单。因为这次活动
针对现代网络销售过程中配送路线规划的实际问题,充分考虑客户收货点的随机性、分布散的特点,将配送区域划分为合理的投递网点,转化为对投递点的路径优化问题,以最小化行驶里程目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道出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自己对学习的需求。要知道学习知识的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而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一定的意志力,也需要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即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下面我来简单谈一下我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首先,导语的设计要独具匠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正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其有效性也越来越明显,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对教育教学的发展改革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信息技术是指包含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储存和信息伦理的总称;而学科指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门课,或者是一组相关的课程组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整合更多的表示使两者成为整体,使之一体化。   在目前的大多数
CAI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教学模式,悄悄地走进了课堂,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办学效益、改善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有益尝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习惯作为指导。意识决定行动,想要小学生将语文学好,必须培养他们的一种习惯意识。语文的学习与其它学科的学习有直接性联系。语文学好了对于其它课程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良好的习惯意识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基础,小学生在学习语文前应该意识到习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习惯分为好习惯与坏习惯。养成一种
观众厅既是影剧院的核心,又是人们视觉的焦点,它的装饰效果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形态感、色彩感与光影感是装饰设计中的三大要素,本文阐述了上述三大要素在观众厅装饰设计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