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阐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研究探讨情境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从情境教学的内涵、意义、方法策略三个方面来分析说明情景教学,务求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提高思想品德课的上课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指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所以教师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学习的成果,更应该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来。这时教师要通过设计相关的学习情境,教学环节的细化,还有学习途径的多样化来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期达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能力的养成以及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内化的三者有机统一。笔者认为情景教学正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和学生认知特点的有效教学模式。笔者将从什么是情景教学?为什么要进行情境教学?怎样进行情境教学三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什么是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顾名思义需要师生双向互动,结合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内化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方法。它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社会热点与多媒体教学工具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呈现。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为什么要进行情境教学
  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是情境教学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与现阶段的初中生心理、生理特征相契合。因为这阶段的初中生形象思维已趋成熟,抽象思维逐渐发展,正处于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情境教学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由于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通常可以把热点新闻和学生身边事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拉近了本课程与学生的距离,有效的增强了本课程的亲切感与真实感,便于学生认知。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设计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又符合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也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实施实施情境教学
  1.要遵循以下原则
  新课程教改中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构建知识体系的主要参加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不是填鸭式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不是教者与被教者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设置教学情境要注意贯彻以下三个共性原则:
  (1)情境的设计要创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很难在整整45分钟的一节课中都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而情境教学可以克服这个难题。因为情境教学手段多样、语言生动形象,课堂是活跃的,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所以设计情境要让学生感兴趣,能集中注意力抓住学生的五官,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2)情境的设计要有感而发
  情境的设置不能牵强附会,无病呻吟,要确实与教学内容有关系所以情境设计不要过于直白,但也不可过于隐晦,要以学生受到启发为准则。过于直白学生会感到无趣,过于隐晦学生会茫然不知所措。这两个极端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3)情境的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是情境教学的目的。因为情境的设计只是一种辅助,不应喧宾夺主,所以在情境教学中怎样设计,采取什么形式都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符合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万万不可只重形式或者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
  2.实施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1)用主动参与设计情境
  新课程教改中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它的本意就是要让学生亲身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所以要让本堂课活跃起来。设计情境时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由于受传统教学行为习惯的影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是很强,这就更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精心设计安排。要合理有效的设计出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的情境,是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有很多形式:比如戏剧表演(小品、情景剧等)、竞赛、辩论、小组讨论等,都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也有兴趣。
  比如在涉及到八年级的相关法律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有关的法律问题通过“模拟小法庭”的形式来开展,教师先给学生一个能突出说明教材知识内容的案例,然后再挑选或学生自行推选代表,分别来扮演案例中的审判长、原告、被告、辩护律师等不同的角色,运用相关的法律依据或知识,按照法定的程序来进行。自然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和运用到了教材的知识。比如九年级第七课《维护合法权益》中了解继承法这一框中有一交流题刘某的遗嘱,笔者创设了如下的情景,请一位同学扮演法官、一位同学扮演律师、一位扮演刘某、一位扮演儿子,围绕谁来继承刘某的财产展开辩论。从而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愤中掌握财产继承的原则、顺序、方式等知识。
  (2)用艺术形式创设情境
  比如说音乐、舞蹈、绘画、电影、录像、戏剧等,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多种艺术形式,可以烘托气氛、突出主题、激活思维,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比如:在讲授“伟大的基本路线”这一内容时,重点难点都是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笔者播放了《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这些歌曲主题明确,时代性强、蓬勃大气,学生可以从歌词中深刻体会到“两个基本点”的含义,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从而内化为价值观上的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的拥护。   (3)用新闻热点设计情境
  新课程改革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事实证明教学内容与现实越接近,教学效果就越好。
  比如:在讲授九年级第九课《发展人民民主》时,笔者根据社会生活新闻举了如下一则案例:一笑误前程——“表哥”杨达才:2012年8月26日,陕西发生货车追尾事件。陕西省安监局长杨达才因在事故现场微笑了一下激起民愤。网民很快发现他至少拥有5块名表。杨达才被央视白岩松在《新闻1+1》进行了深度解读,杨达才想要不火也难。开始杨达才在微博上作了5块表的问题的坦白。但后来人们发现杨达才还有各种“眼镜”、“腰带”,可谓“浑身是宝”。如今,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被撤职,正在接受进一步调查,且有报道称,其存款涉20多家银行,金额高达1600万元之巨。
  这样的情境是社会的热点新闻,可以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掌握和理解教材的知识点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用“问题探究”设计情境
  培根曾说:“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并且要言之有物,结合时代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教学过程变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用问题来设计情境在本学科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讲授九年级《发展人民民主》这一内容时,笔者先展示了一个案例:小明家住本市的某小区,他发现他有个邻居是某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经常有人上门去拜访他,小明猜想那些人肯定在行贿他;有几户居民将门前的绿化带清除,铺上了马路砖和水泥,小明觉得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绿化和美观。小明想将这两件事情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下,但是又怕遭到报复,所以他想写一封匿名信,张贴在公共场所。
  根据这个案例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①小明有没有正确行使监督权?②小明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监督权?③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接着让学生们分析。带着问题在书本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即掌握了知识,又能掌握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应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结合社会生活、学生实际、教学目标等因素创设富有成效的教学情境,在探索中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在一种有张有弛的环境中主动探究学习,提高知识的再生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道德认识和情感得到升华,使认识不断内化成行为,再由行为养成习惯,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大义中学)
其他文献
“虚室生白”这个词来自庄子。“虚室”指一间空空的房子,比喻富有余裕的内心。“白”喻指“智慧”。“虚室生白”,指的是内心的空间产生真正的智慧。  智慧来自内心的空间。内心的空间越大,智慧则越多。但现代人内心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这已经是一个颇让人踌躇的问题,或者说,不知我们的内心还有空间否?  对比一下古人,很能说明问题。譬如李白。他的那首《独坐敬亭山》中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内心的空间有
2012年7月我在人大附中分校参加暑期联盟校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活动时,人大附中沈献章副校长谈到:新课程实施后,解决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高考关系时出现了三种现象,即衡水现象——大学生加工厂(偏重应试教育);南京现象——农村保卫城市(城市学校注重了综合素质教育,忽视了应试教育);人大附中现象——综合素质教育与高考有机结合。其他地区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会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快乐,能力得到锻
你知道吗?各国航天局局长曾讨论过先探索月球还是火星,大多数航天局局长从可行性的角度出发,认为先探索月球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要实现大规模移居,太阳系内只能选择与地球最为相似的火星了。预计在2030年左右,人类将首次登陆火星。未来100年,在火星上的人口规模有可能达到一百万人,从而使人类实现在地球之外的跨星球生存。  如何大规模移居火星,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况且我们还没有登上过火星。但科学家们已经有
尽管帕斯卡与莱布尼茨的发明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但它们毕竟昭示着人类计算机史上的第一抹曙光。在这之后,体积庞大的机械计算机和现代电子计算机等更加先进的计算机陆续登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庞大的机械计算机  1823年,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设计了第一台可编程的机械计算机,在这台计算机上工作的还有诗人拜伦的女儿爱达,她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  后来微软公司的前首席
【内容摘要】学生如果对音乐的理解有错误的认知,他们就会片面的吸收音乐知识。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要渗透多种音乐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初中音乐 音乐教学 多元文化  部分初中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对音乐文化的理解非常片面,这表现在这些学生对音乐的错误认知上。比如有些学生觉得中国古典的音乐就是很优美,西方的音乐非常肤浅;而有些学生觉得西方的音乐宏观丰富,中国的古典音乐就是小曲小调,不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