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与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探析

来源 :信息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分析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存在着的诸多缺陷的基础上,本着社会公平的原则,从建立利益均衡制度,控制贫富差距的扩大,扩大中间阶层,建立开放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等方面探讨构建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的问题。
  【关键词】 社会分层;和谐社会;社会公平;社会流动
  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可谓是一个炙手可热的研究和探讨课题,和谐社会要求社会内各个阶层和谐共存。当前,要保持整个社会稳定,协调的发展,就必须要建立起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通过社会流动,使得各阶层群体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形成开放,公平的社会分层结构。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
  所有社会中,人们一生下来就面对着不平等——即缺乏平等的途径以得到社会所提供的满足欲望的物品。而社会分层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在社会地位上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二、影响社会分层的原因
  影响社会分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资源。人们希望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但又很难得到满足。这就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和制度。影响社会分层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社会制度。社会分工是社会分层的最初的历史动因,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发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自此,人类社会的分裂就在所难免了。商业与手工业的分离造就了商人阶层,公共职能与生产劳动的分离促成了官吏阶层的产生,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文化人群,从而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阶层。这样,社会最基本的分层过程就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而社会制度的私有制又使得社会分工不同的人群获得了不同的占有社会资源的能力,使他们所占据的社会地位获得了不同的社会评价。这样,社会分工与私有制的结合最终演变成一种社会分层,即一种社会结构性的不平等。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客观现象。
  三、中国社会分层的现状
  1.现今“金字塔”形分层结构不利于我国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呈现“金字塔”形,这是一种底层人口基数较大,中间和上层人口基数较小的结构模式,由于我国总人口数众多,所以造成了社会下层人士占总人口多数这种状况,由此可见,“金字塔”这种模式不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
  2.我国中间阶层现状及特点
  要想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稳定环境,就要努力改变这种“金字塔”形的社会分层结构,我们应该仔细进行研究,对照我国实际情况,采取一定行动,改变我国“金字塔”形的分层结构,走向“橄榄”形或“纺锤”形这种当前最理想的社会分层结构。
  现如今,我国“中间阶层”已经开始发展壮大,一些模糊的“中间阶层”已出现在我们身边。不难看出,中间阶层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参照西方发展经验,中间阶层能够缓和社会利益调整中的社会矛盾,稳定社会。它具有“贫富分化及社会利益冲突的缓冲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现代性社会价值观的行为示范功能”等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扩大中间阶层,形成合理、和谐的社会分层结构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间阶层的力量还很薄弱,但是可以看出,我国的中间阶层非常具有潜力,这一点,从我国中间阶层正在逐渐崛起这一现状中就可以观察出来。针对我国中间阶层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顺畅、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社会分层结构是一种冲突性社会结构,但是冲突性社会结构并非必然导致显示的社会冲突。在不可能完全消灭社会分层现象的情况下,实行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缓解社会分层的主要方法之一。
  2.通过发展教育和科技来壮大中间阶层。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他所接受过的教育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我们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动员全社会力量,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发展高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政府财政对科研的投入力度,走科、教、研相结合的道路。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從我国目前的人口分层现状来看,农村人口占大部分比例。根据研究,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中间阶层才可能成为社会力量中的“大多数”,从而发挥“缓冲屋”、“稳定器”的社会中坚功能。所以,要扩大中间阶层的人口数目,就要加速城市的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另外,还要努力突破城乡二元体制,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应是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镇人口,转变生产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合理的社会分层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是社会阶层的和谐,每个阶层都有其相对独立的群体利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快速而剧烈的社会变化过程中,各阶层之间必然会产生各种利益的摩擦,矛盾和冲突。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这些摩擦,矛盾和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应当对此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是各社会阶层的和谐。统筹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合理地调整社会分层结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打破世袭制、先赋条件对个人成就的决定作用,强化自获条件与个人知识、能力、成就相联系的地位相关性关系,有助于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第二,合理的社会流动有助于构建团结诚信、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第三,社会各阶层的良好交往是保障和谐社会的繁荣稳定的重要条件。
  六、结语
  阶层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各阶层之间的稳定、和谐对于这个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社会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只是初具雏形,且相当脆弱。这就要求党和政府正确引导,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中间阶层,建立健全社会流通机制,大力兴办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快又好地发展,使得社会阶层得以和谐共生,整个社会稳定、繁荣、和谐地前进。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2002年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23—251
  [2]孟永,刘群.简析当代中国社会中间阶层[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8月,第15卷第3期
  [3]张亚娟.合理调整社会分层结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17卷第34期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离不开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民族的共同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也是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它在促进全社会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普通话学不学都无所谓,要是这样认为那就错了。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种普遍通用的语言,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变成一盘散沙。现在,普通话为我们
期刊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掘进巷道支护的免维护理念,总结了免维护理念在开滦集团各矿井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免维护实例的标准化模板,在巷道掘进工程中应用效果明显。  【关键词】 免维护;矿区地质;涉及与方法  前言:  巷道支护免维护理念,就是根据煤层赋存特征、围岩条件和矿压状况,设计合理的巷道位置和层位,以高强度,大断面支护技术为主要支护手段,采用让抗结合、联合支护、动态加固等方法,达到长期稳定的目的,从
期刊
【摘 要】 对于一项工程來说,造价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建设单位除了要注重建设质量外,还需要控制好建设造价,特别是对于一些投入大、周期长的建设工程来说,造价控制尤为重要的。因此,本文就对火力发电厂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做出以下的分析和研究,希望从中探索出控制好工程造价的措施。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建设项目;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成本就是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所包含的范围是非常广泛,包括了建设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企业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给予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但仅是重视是绝对不够的。如今,在我国石油企业中,企业文化的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此文就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问题的改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油田企业;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一、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一)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准确的主题思想定位。目前我国许多油田企业存在着
期刊
【摘 要】 由于石化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于安全管理必须十分重视,任何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都会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难度,所以,本文针对目前由于员工安全意识的不足而带来的安全管理隐患进行科学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对企业管理起到推动。  【关键词】 石化企业;安全意识;安全管理;隐患;方案  引言:  石化企业主要以生产、存储、运输危险化学品为主营业务,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大多为易燃、易爆、易腐蚀和有
期刊
【摘 要】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a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托尔斯泰有关习惯的名言说得更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因此可见一名小学教师不能只局限在教学生语文知识上,对于学生的习惯,尤其是小学生从小养成的习惯会受用一生。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
期刊
【摘 要】 在21世纪的今天,创新理念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成为各个行业共同的追求目标,教育因为其育人成才的重要地位成为社会普遍认为的一切创新的前提和原点。面对当下高职学校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如何在创新理念的引导下,创新高职英语教学理念,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方式,培养优秀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是高职英语教师的最终目标。  【关鍵词】 创新;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一、树立高职英语教师的创新理念  在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多,近些年,世界范围内的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节能”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是全世界各国所极力呼吁的。本文旨在针对我国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探究,希望可以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减少能量的消耗。  【关键词】 制冷;空调;节能  近些年,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水平不断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平面设计的范围在我国已经比较普遍,深入到生活生产中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平面设计在国家教育中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平面设计自身也在不断的完善当中。另外,平面设计教育的程度不断的提升,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整体的教育体系中,仍然存在着各各种各样的问题,平面设计的自身创造力不强,其教育要提高创新能力,应在平面设计教育体系中增加创新思维。  【关键词】 创
期刊
【摘 要】 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曾倡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作为教师,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呢?  【关键词】 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能力  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