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想学、愿学,最终达到通过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本文在分析英语自主学习的含义以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搭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平台,营造自主学习的文化氛围等方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高中英语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的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世界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主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新课标中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有利于优化学生英语学习方式,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坚持“learner-centered”、“learning-centered”、“self-directed teaching”的原则,发挥自身的优势,构建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本身,同时通过语言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表达情感、认识社会的能力,给予学生文化熏陶。《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要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要转变过于强调接受的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把握英语学习,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以此来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英语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协调统一的结果。外部环境由教师、教学设施和语料构成,对内部环境有促进作用,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内部环境则蕴藏着学习者的态度和能力。态度是学习者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看法的一部分。态度是学习者自己情感动力,积极的态度可以增强学習者学习的动机。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对自己扮演角色所持的态度和对自己能力所持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能力关系到学习者是否能够分析自身语言需求,利用认知策略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为达到目标而制定学习计划,选择语料及活动方式,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运用学习策略独立学习,并能对自己的进步做出评估。也就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其核心在于“自主”,强调独立、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开展自主学习的策略
1.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是促进学生主动学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为教”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以“学”为中心,从而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为中心,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使得学生明白如何开展学习,如何开拓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发展潜力。
2.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寻求各种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实际生活中发掘教学素材,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高中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因此,选择贴近日常生活的教学素材,形象生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指导学生探索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
所谓学习策略,主要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并掌握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在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它是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英语课程标准》把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作为重要的原则和重要目标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比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教会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尤其是要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主动性形成后,再适时给学习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自学方法、记忆方法、联想思维方法等,促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进一步由单一的“语言点”向“语言网”发展、在记忆方法上由机械记忆继续向理解记忆过渡、在思维方式上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4. 搭建现代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已成为当今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考察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对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首先,可以多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CAI课件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其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互联网是一个拥有信息最丰富、交流信息最为便捷的媒介。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增强英语表达能力。
5. 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文化氛围
新课改下对英语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是认识事物的主体,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有参与多边的信息交流和多项思维碰撞,才能在共同参与,大胆交往,不断沟通中获得和谐发展,从而有效提高英语水平,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是一条有效途径。比如,校园的标语可以用中英文同时展现出来,这样醒目的各种标语,让学会很容易就学会了不少英语;再者我们可以举办多种有意义的英语活动,比如英语演讲大赛、英语阅读比赛、英语写作比赛等等,这样学生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参加这一系列的英语学习活动,很快地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还可以专门创办一个校园英语角,让学生定期到这里集中练习英语口语,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英语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结交到不少的朋友,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还可以在平时的交谈中也用一些简单的英语口语,轻松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主体全身心投入的多边信息交流和多项思维撞击,既增大了学习的信息量,又最大限度的提高信息的转化率,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王坤.高中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初探[J].2010.
3.陶本一.学科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新课标高中英语指导书.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的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世界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主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新课标中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有利于优化学生英语学习方式,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坚持“learner-centered”、“learning-centered”、“self-directed teaching”的原则,发挥自身的优势,构建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本身,同时通过语言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表达情感、认识社会的能力,给予学生文化熏陶。《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要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要转变过于强调接受的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把握英语学习,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以此来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英语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协调统一的结果。外部环境由教师、教学设施和语料构成,对内部环境有促进作用,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内部环境则蕴藏着学习者的态度和能力。态度是学习者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看法的一部分。态度是学习者自己情感动力,积极的态度可以增强学習者学习的动机。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对自己扮演角色所持的态度和对自己能力所持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能力关系到学习者是否能够分析自身语言需求,利用认知策略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为达到目标而制定学习计划,选择语料及活动方式,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运用学习策略独立学习,并能对自己的进步做出评估。也就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其核心在于“自主”,强调独立、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开展自主学习的策略
1.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是促进学生主动学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为教”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以“学”为中心,从而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为中心,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使得学生明白如何开展学习,如何开拓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发展潜力。
2.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寻求各种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实际生活中发掘教学素材,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高中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因此,选择贴近日常生活的教学素材,形象生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指导学生探索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
所谓学习策略,主要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并掌握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在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它是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英语课程标准》把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作为重要的原则和重要目标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比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教会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尤其是要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主动性形成后,再适时给学习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自学方法、记忆方法、联想思维方法等,促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进一步由单一的“语言点”向“语言网”发展、在记忆方法上由机械记忆继续向理解记忆过渡、在思维方式上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4. 搭建现代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已成为当今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考察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对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首先,可以多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CAI课件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其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互联网是一个拥有信息最丰富、交流信息最为便捷的媒介。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增强英语表达能力。
5. 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文化氛围
新课改下对英语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是认识事物的主体,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有参与多边的信息交流和多项思维碰撞,才能在共同参与,大胆交往,不断沟通中获得和谐发展,从而有效提高英语水平,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是一条有效途径。比如,校园的标语可以用中英文同时展现出来,这样醒目的各种标语,让学会很容易就学会了不少英语;再者我们可以举办多种有意义的英语活动,比如英语演讲大赛、英语阅读比赛、英语写作比赛等等,这样学生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参加这一系列的英语学习活动,很快地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还可以专门创办一个校园英语角,让学生定期到这里集中练习英语口语,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英语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结交到不少的朋友,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还可以在平时的交谈中也用一些简单的英语口语,轻松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主体全身心投入的多边信息交流和多项思维撞击,既增大了学习的信息量,又最大限度的提高信息的转化率,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王坤.高中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初探[J].2010.
3.陶本一.学科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新课标高中英语指导书.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