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英雄史光柱:在生命的制高点上不断超越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you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个令我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天黄昏,在首都的一条人行道上,我牵引着著名战斗英雄——双目失明的史光柱,静静地穿过京城的大街小巷,与我们迎面而来的那些在夕阳中匆匆赶路的车流,那些在市场里采购着蔬菜的主妇们,那些在绿阴下絮絮私语的情侣们,没有谁能认识我们,没有谁能认识这位伟大而平凡的英雄。当我拽住三个学生模样的少年,悄声问他们:“你知道这位军人吗?你知道史光柱吗?”他们摇摇头,从我们的身边擦身而过,那一刻,我的灵魂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是的,22年过去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的那场战争和硝烟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和平的鸽哨在季节的变幻中愈来愈加响亮。股票、房地产、网络经济、PK超女……当一系列关于经济关于市场的新名词新概念占据了人们的头脑,军人与钢枪,似乎只存在于社会的边缘。在许多人的眼中,英雄的概念已不再只是包括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而赴身踏雷、身堵枪眼、坚守边防的军人,似乎更应该是在市场经济中叱咤风云的弄潮儿。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时期,时代要求与时代潮流发生了错位,物质至上和信仰空虚的颓废之风正在入侵一代人的灵魂,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价值追求发生了裂变。史光柱,这个曾经名扬中华,曾经一度占据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心灵的英雄,他在想什么?在干什么?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史光柱,走进他那博大的内心世界。
  
  战争夺去了史光柱的双眼,在极端的痛苦中,他却顽强地站了起来
  
  说起史光柱,也许有的读者并不陌生。
  在1984年4月收复老山的正义之战中,史光柱是老山主攻团某排代理排长。他在左眼球被打出来、右眼球被打进两块弹片、身体先后四次八处负伤的情况下,实现了“宁可前进一步死,不可后退半步生”的誓言,一直坚持指挥战斗,带领全排攻占了高地,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杰青年”称号。
  1984年4月28日,对于史光柱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也是他20年人生的一个猝然转折。当史光柱从昏迷中醒来时,张口就问:“高地拿下没有?”在他身旁的连长带着哭声对他说:“史光柱,高地拿下来了,你的任务完成得十分出色。”这时,史光柱才知道,是战友们把他从阵地上抢救下来,送到了医院。医生从他浑身是血的身上,检查出六处重伤,双眼、脸部、喉部、右耳、左臂、左膝上有大大小小的弹片好几十片。当医生告诉他的双眼已保不住的消息时,史光柱顿时惊呆了,他放声大哭了起来,他才20岁,生活对于他来说,才仅仅是开始,今后陪伴他的将是茫茫的黑暗。史光柱多么想再看看五光十色的世界啊!在童年,在学生时代,即使在收复老山战斗的前夕,他仍然在编织着自己未来的梦。他曾经想当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在伟大的祖国边疆战斗一辈子。他曾想找一个温柔、漂亮的妻子,组成一个美满家庭。可是现在,双目失明了,将如何生活下去?
  当史光柱陷入痛苦的沉思,在人生的道路上徘徊的时候,部队首长、医护人员、战友们都来安慰他,开导他。他们给史光柱讲保尔·柯察金,解放军总部专门从北京打来电话,询问他的病情,鼓励他战胜伤残;一个年仅5岁的小女孩给史光柱写了一封既天真又感人的信,她说:“小史叔叔,你不要哭,我长大了去当兵,用枪把敌人的眼睛打瞎,然后我去学医,当医生,把你的眼睛治好。”一位70多岁的老妈妈来信说:“你为保卫我们的国家失去了双眼,我已是个70多岁的人了,你还年轻,我愿意把我的双眼献给你。”
  首长们的关怀,战友们的鼓舞,人民群众的爱抚,强烈地震撼着史光柱的心。
  在新的生命制高点上,史光柱选择了文学。他要用自己的笔,讴歌血染的风采。
  


  双目失明后,史光柱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后干点什么,什么是新的奋斗目标?每当他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些难忘的往事强烈地撞击着他的灵魂,他想通过某种方式把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于是,史光柱选择了写诗、写散文。他利用收音机、录音机开始自学,请医生、护士、卫生员帮他读书代笔。尽管他的文学基础非常差,学得很吃力,尽管他的眼前依旧是漆黑一片,尽管他没有眼睛的路有许多的坎坷,但史光柱坚信,生活的道路总有一些花是香的,总有一片情是真的,总有一滴血是热的,也总有阳光能把他的心头照亮。通过一年多的自学,史光柱创作了100多首反映老山战士生活的诗歌,有60多首诗先后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诗刊》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1986年9月,深圳大学破格录取史光柱为国际文化系的本科学生。这对于渴望读书的史光柱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新的挑战。据说,在当时全国的所有大专院校里,史光柱是惟一一个在校的盲人本科大学生,他既为此感到骄傲,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大学四年中,史光柱攻读完了大学本科的全部课程,毕业考试平均分为83.9分。成为深圳大学的优秀学生之一,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此间,史光柱在全国报刊上发表诗作400多首,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出版了6本诗集,许多作品被俄、法、英等国翻译并广为传播,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由他作词并演唱的《小草》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走进千家万户,史光柱这个神圣的名字铸造了新一代不朽的军魂,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精神偶像。1990年他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1991年被国家机关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1993年底,中国作家协会专门召开了史光柱作品研讨会,首次提出“史光柱诗歌现象”。20多年来,史光柱一面搞创作,一面到全国各地演讲,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成为我国第一个演讲超过2300多场的当代英雄,多次受到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和平年代,史光柱仍坚守英雄本色
  
  1990年的一天,一辆豪华轿车开到史光柱的住处。从车上走下两位不速之客,他们是香港一家生产衬衫新产品的公司代表,他们打算用史光柱的名字作为商标,生产所谓的“光柱”牌系列产品,专门销往大陆,特来请史光柱出山当名誉董事长,月薪两万元(其中一万元人民币,一万元港币)。在此之前,还有一家香港驻深圳生产电子产品的公司,特来邀请史光柱作推销总代理,并准备派两名公关小姐陪伴在史光柱左右,供他使唤。在金钱和美女面前,史光柱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战士,他深刻地认识到:英雄的称号,不仅仅属于自己,这里面包含着烈士们的青春和生命,包含着他们的良知,包含着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我岂能用烈士尸骨换来的荣誉为我个人赚取利益,坐洋车、喝洋酒、住洋房?史光柱果断地拒绝了港商的邀请。
  20多年来,史光柱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全国各地青少年朋友写给他的信,信中除了对史光柱表达了崇敬之情外,更多的是要求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妻子张晓君几乎成了史光柱的私人秘书,整理文稿、回复来信成了张晓君生活中的主要内容。22年的时间,史光柱光给读者复信用的邮票就花了上万元,复这么多信,花了史光柱的许多时间和精力,但他却没有把它当作负担,而是看成是为党工作,为社会尽责。
  


  在绿色军营,在商潮涌动的年代,军人的价值是什么
  
  影响力人物: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许多人忙着捞钱,你为祖国的安宁失去了自己的双眼,家境又那么清贫,有过别的想法吗?
  史光柱:我不是商人,我不能用金钱在我的眼睛上打上价格。
  影响力人物:据我所知,你是可以休养的,你为什么还要去攀登,求索和工作?
  史光柱:你有那么多钱,可以够生活一辈子了,但你为什么还要去挣?或许有两点吧,一是为了生活更好;二是为了将来和后代。我和你一样,也想生活得更好,当然还有其他的追求。说来你也许不相信,现在我一天不工作,心里就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因为我总想,荣誉毕竟属于过去,生命的过程始终要有一点特色才行。每个人降临世间,总是先把前人创造的财富作为自己生存的条件。同样,他成人后也应给下一辈人创造财富。我过去的贡献不能代表我的现在和将来。我的眼睛不行了,但我还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党和人民给了我那么多,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英雄也有一个再塑造的问题。
  影响力人物:在你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如今成了边贸口岸,通商口岸,你怎么看待你留在那里的一双眼睛?
  史光柱:我的那双眼睛和长眠在前线的战友都看到了日益活跃的边贸市场和通商口岸。当年,我们作战的目的就是为了今日的和平、繁荣。今天搞经济建设,正如同过去打仗,都是国家的需要。我很高兴地看到我们流汗流血换来今天的和平繁荣。
  影响力人物:你认为新形势下军人的价值应该是什么?
  史光柱: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人下海,捕鱼捞虾,可是,也要有人甘愿吃亏,守住这个堤坎。如果说今天工人有责任制,农民承包责任田,那么,我们军人的价值就是承包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领土领空领海的和平和安宁。
  这就是史光柱。20多年来,他没有以功臣自居,没有以英雄的称号贪图享乐。而是用他那伤残而又壮实的身躯,在生命的制高点上,不断地超越着自己。
其他文献
余未人,1942年出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文联副主席。余未人先后出版和发表了《滴血青春》、《梦幻少女》、《成功女性》等一百多部小说。还担任了七集儿童电视连续剧《金丝猴王国历险记》的编剧。编写了两部近30万字的贵州本土文化研究作品《走进鼓楼》和《亲历沧海桑田》,组织策划并推出了《贵州民间文学选粹》、《贵州民间文化研究》、《贵州本土文化研究2001》、《贵州本土文化研究2002》四套丛书
期刊
一座城市,因迅速屹立被谓之年轻,又因为年轻而被说成“文化沙漠”,其中误读是什么?某些人也许有话要说。但,这位文化人基本不屑讨论。他只在这“沙漠”里,如鱼得水地滋润活着,便是最好的证明。  冬日的下午茶时间,我们见到了刘元举先生。朗朗的阳光下,黑色外套里的红色格子衬衣将“活力”二字展现无遗。不知刘元举过往的衣饰打扮如何?至少,时至耳顺之年的今天依然有此“张扬”外表,正是生命的激情给予现实世界永不言弃
期刊
1929年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一个书香门第,从小跟随祖父熟读古书。1946年离开家乡定居贵阳。1949年考取贵州大学外语系,第二年被抽调到贵阳团市委工作6年,1956年作为贵阳市业务骨干成为《贵州日报》最早的一批记者站站长,以后从事新闻工作达40余年,发表大量新闻、通讯、评论及理论文章,尤以政论写作见长,是新闻界有影响的记者及政论作家。历任《贵州日报》记者、编辑、总编辑、社长、中共贵州省委委员、省政
期刊
春捂怎么“捂”?  “春捂”的原则是过犹不及,不捂不行,捂过头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  把握“春捂”信号  研究表明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当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乍暖还寒捂“首足”  对于春捂,医生的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
期刊
张汉林:1964年出生在贵州省正安县,经济学博士,著名世界经济贸易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除教学外,主要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和政策、世贸组织的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世贸组织知识读本》、《世贸组织与未来中国》、《经济全球化、世贸组织与中国》、《张汉林解读中国入世》、《WTO经典案例丛书》、《复兴之路:WTO与中国经济未来丛书》等近20部专著与教材。2001年1
期刊
他有一张像外星人的脸,头部瘦小而额头和眼距较宽,几乎所有见过他的人都这样形容,但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甚至有点丑的人,却开垦了中国电子商务的荒原,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商务网站。他的不合乎中国传统习俗的行为和思维,引领着契合中国国情的商务模式。英国首相布莱尔称“他正在改变全球商人做生意的方式。”人的智慧和外貌很多时候是成反比的,见过一面很快就会没有印象的面孔,却用自己的另类思维和行动悄然改变着一个国家的商
期刊
主持人 固小懒 (特约编辑)  人如其名:又固执,又小,又懒。固执于行事皆以兴趣爱好为原动力,小于来来往往故事中的敏锐观察,懒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妇德修炼。  小缇(专栏作家)  文字是其表象,思想为其内核。深阅之,表象精当,内核饱满。将生活舞出滋味的质感女人,坚信荤素搭配的人生才是滚滚红尘中最有趣儿的实践。  深圳大学医学院学联会  一个独立且代表深大医学院学生权益的机构,一个以炼就学生“自立
期刊
说起来可能有许多人不相信,在整个十九世纪以至比这还要早的一两百年时间里,中国最富裕、或者说有钱人最多的地方,既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东、南部沿海地区,也不是首善之区的京城,而是位于北方太行山麓与黄河中游之间的一片黄土地——山西。  种种事实和资料表明,那时候的山西,“海内最富”;“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太谷县孙姓,富约两千余万,曹姓、贾姓富各四五百万”;“平遥县之侯姓,介休县之张姓,富各三
期刊
“2006超级女声”6月2日长沙赛区总决赛,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比赛之后,和很多人预测的一样,人气旺盛的厉娜以短信支持率15万票的绝对优势,获得了长沙赛区的冠军。在短短的时间内,这个刚刚23岁的小女生,依靠靓丽的外表和舞台上出色的表现,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粉丝,在2006年超女中,她旺盛的人气一时无人能及,才短短的两三个月,就迅速蹿红网络,她的歌被人四处传唱,成千上万的粉丝更是遍布大江南北。  厉娜是
期刊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先贤管子一语道破了为政之要。如何执政,才能让人民共同富裕?日前,我国著名作家王宏甲,满怀对当今贫富问题的关注,选择昔日贫穷的“盐碱地之乡”浙江慈溪,深入踏访调研,历时年余,推出《贫穷致富与执政》一书。记者就此对其进行了专访。    同贫穷进行壮烈的搏斗,勇气毅力智慧就是宝贵资源    影响力人物:王老师,您的新作《贫穷致富与执政》终于在读者的盼望中出版了。这是怎样的一本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