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发展创新能力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p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中学数学改革的方向。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新兴趣;展开联想,激发创新欲望;提供探索机会,发展创新能力;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创新素质。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结合《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这节课,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就必须先有创新性的教师
  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所谓创新性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因此,要培养教师有较高的职业理想、丰实的知识结构、创新性的教育观、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较强的管理艺术。只有具备以上特征才能在更高程度上树立学生的创造志向,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创造性,进而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创造性的人才。教师在复杂的教育场景中不断进行自我知识管理,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所存在的局限性,从而产生组织更新知识结构的愿望和行动。一方面,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充实新的知识;另一方面,激活不同类型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创造,充分发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教育场景中应对复杂问题的作用。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发挥知识的智慧价值。零散的、杂乱无章的知识构不成智慧,陈旧的、残缺不全的知识形不成智慧。
  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兴趣
  好奇是人们对那些新异的、有趣的事物的探究反应。只有新奇而有趣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造活动的动力,中学生好胜心强,希望得到见解独特、新异的方法,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而富于变化的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兴趣。尊重学生的创造,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要给予鼓励和赞扬和正确积极的评价,不要轻易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产生创新兴趣。如在讲本节课时,我设计了三幅轴对称的精美图案展示给学生们,问他们想不想准确画出这些图案,向学生说明只要学好这节课你不但能画,还能设计出比这更美的图案。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这样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其有兴趣探索这个问题。
  三、提供自主探索交流的机会,发展创新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操作过程、多一些互相交流的时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创造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多一些创新喜悦,发展创新能力。如在本节课中,在同学们学会作已知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点的轴对称图形我们已会作出,而我们又知道任何图形都是由点组成的,那么一个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应怎样作呢?让学生们独自思考并和小组成员探讨交流,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最后学生们共同得到结论:作图形上的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进而我又提出:能不能少找几个点呢?同学们又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最后得出只要找出能代表这个图形的关键点,再作这些点的对称点,按照图中的顺序把它们联结起来即可得到。
  同学们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问题解决后的成功喜悦,也体会到了创新的喜悦。
  四、展开联想,激发创新意识
  通过想象猜测和多种假设等方法展开联想,学生想象力越来越强,思维更活跃。教学过程中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注意启发学生质疑和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展开讨论,为激发创新欲望营造氛围。
  如在本节中,在学生们掌握了作已知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后,我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去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鼓励他们要大胆创新,富有创意,并能结合图形,说出想表达的含义。学生们的兴趣非常高,积极投入到设计当中。有的学生设计好几幅作品,并且赋予了深刻的含义。设计结束后,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来到讲台前向同学们展示,并说明其中的含义,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班级内响起了阵阵热烈的掌声。这一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总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个中心议题。就教学层面来看,也可以说是从传统型教学到改良型教学的转变。作为最活跃、最能动的教学要素——教师,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爱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进一步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为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努力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即将在广西全面铺开。新课改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体验研究、发现的过程。但如何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仍有待研究总结。本文是以学生分组实验为切入点,通过对目前本校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调查,提出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新模式——自主实验。并对自主实验的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书写教案集,将为新课改的顺利开展提供实践经验。另外,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提高其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其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摘要】职高属于中等教育范畴,和基础教育阶段的义务教育有所区别,其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图书馆是教师和学生的重要阵地。是学校的一个教辅部门和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学校师生获得文献信息的所在。本文主要阐述了职业高中图书馆如何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关键词】职高图书馆 管理 创新服务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职业高中图书馆馆藏
【摘要】在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要想用较少的教学时间解决更多的实际教学问题,就要讲求教学策略。不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来适应各种教学方法,更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策略 课堂教学 创新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得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思想取向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中职院校,语文的课堂教学时间明显减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新理念的提出,给作文教学以广阔的空间。在作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能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引入问题,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  在语文课堂引入问题意识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作文指导也是这样,学生的心中一旦建立起问题意识,
【摘要】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开设的有关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内容展开了讨论。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开设实践提供一些指导,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体育课程 内容开设 理论导向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开设的理论导向趋势  (一)强调以竞技体育为导向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在20世纪70年代,竞技体育成为当时我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已逐步成为共识。然而教育教学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因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而导致课堂冷漠的现象还很普遍,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要重视教师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从教师自身着眼,寻求情感互动的途径。  【关键词】冷漠 教师情感 途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在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课堂气氛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