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 合而生辉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在如今,诗与画的融合不仅是文人墨客的专属,它还可以走进我们儿童的课堂。如何让孩子们感受诗的情、表达画的意,成为了诗画融合实际教学的重点。让儿童感受文字、书法、诗歌与绘画同源,诗与画的融合不仅让文学与艺术学科之间产生优雅的碰撞,更能彰显儿童质朴纯粹的艺术表现能力。
  【关键词】 诗画融合;诗情画意;诗画同源
  诗情画意是传统中国画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中国古代的文人郭熙在《林泉高致 画意》中记载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认为:“画是一种无声诗,而诗是一种有声的画。”据中国美术史记载,宋元时期普遍出现题画诗形式时,在当时中国画被披上了浓厚的文学色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便成了赏析文人画的一种创作追求或审美理想。在如今,诗与画的融合不仅是文人墨客的专属,它还可以走进我们儿童的课堂。如何让孩子们感受诗的情、表达画的意,成为了诗画融合实际教学的重点。诗与画的融合不仅让文学与艺术学科之间产生优雅的碰撞,更能彰显儿童质朴纯粹的艺术表现能力。在美术的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知情达意,值得大家思考。
  诗画同源是文学家与艺术家常常谈到的一个重要话题,苏轼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画作《蓝田烟雨图》上的题跋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一句最为著名,从而引起了许多关于诗画是否同源,诗画何以同源的论争。大文豪苏轼无疑给中国的书画同源说抬高到一定的地位,也给中国的诗歌艺术领域增添了形象魅力。儿童如何理解诗画同源,可以从三个层面循序渐进。
  一、让儿童感受文字与绘画同源
  早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就已经学会了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事物,随着人类的形象思维慢慢向抽象思维发展,人类逐渐学会了用抽象的符号来记录事物。远古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很好地体现了文字与绘画的同源同根。可以从欣赏象形文字、解析象形文字、创作象形文字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文字与绘画的关联。在课堂上尝试用“看图猜字”、“以字创图”等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字与绘画之间的深层关联,并让儿童用自己的画儿表达对象形字的理解。
  二、让儿童感受书法与绘画同源
  “书画同源”意为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在画史上,以先秦诸子的所谓:“河图洛书”为书画同源的依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此为最早的“书画同源”说。《殷契》古文,其体制间架,既是书法,又是图画,近人郑午昌说“是可谓书画混合时代”。对于儿童来说,书画同源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欣赏、解读之上的,所以,我们要让直观的、经典的、具有说服力的优秀画作呈现在孩子们眼前。
  三、讓儿童感受诗歌与绘画同源
  中国的诗歌、绘画都是作者展现自我,言志抒情的重要途径,诗画既是自身思想感情宣泄的外在表现,也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思索,尤其是画与诗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的一致性,在宗白华《美学散步》即云: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
  绘画是通过笔墨、线条、色彩来表现灵感,表现的事物直观、具体、真实、便于领略,但它要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只能选取某一瞬间的静止状态;而诗歌讲究结构、韵律,语言精练等形式美,诗也可不用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写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发展变化,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东西南北,自由驰骋,容量比画大得多。让学生欣赏名家名作,将画作和诗分开体会,再将其融合体会。
  从古至今,人们对诗、画的认识就是一个整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中国经典诗歌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优秀载体。它是中国文学中一个光彩夺目的明珠,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趣。诗歌和艺术的鉴赏也都是重要的审美活动,二者不仅同根同源,在艺术审美上也具有极大的共通性。
  要做到诗画融合的境界,学生们不仅要会品诗,也要有较强的绘画概括能力。学生们不仅要学会为诗配上画,也要能够为自己的画配上自创的小诗。诗画融合教学初期,老师不仅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古诗,还要挑选画面感强容易表达的古诗。在学习了古诗配画后,可以尝试让学生用水墨画记事。这样画面记录的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学生在表达时会更容易,在后期学生给画面配儿童诗也更容易入手。如此,儿童才能真正体会诗情画意的美,并尝试去表现。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肺部孤立结节的CT鉴别.方法:分析经病理诊断的63例肺部孤立结节的CT表现,本组病例经过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重点对病灶的内部结构、边缘形态及增强程度进行总结.结
音乐课堂要撇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宰的填鸭式、封闭式的教学形式,转向开放式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切实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如何最大程度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恰当的语言,创设情境氛围,入情入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四年级叫卖歌曲《木瓜恰恰恰》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日
【摘 要】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所学内容。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设置,能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教师应该灵活呈现数学导学案,有效提高导学案的趣味性;教师应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导学案,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教师还应该注重数学导学案的层次化设计,帮助学生从易到难进行学习。  【关键词】 学案;高中数学;问题;解决  导学案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阴沙学校  俗话说,是骆驼就不要埋怨沙漠。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冗繁复杂,千头万绪,要想做好一名班主任,就要欣然面对这一切,迎难而上,在艰苦的工作中寻求属于班主任的职业幸福。下面就本人多几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与大家分享几点班主任工作带来的苦与乐。  一、关爱留守儿童,使其身心健康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作为小学班主任,育人就是我们的天职。班里的孩子,有些是留守儿童,或多或少都缺乏爱
实行税收征管改革后,大多数税务机关取消了专管员管户制度,建立了办税服务厅,纳税申报由计算机代替服手要操作,这样,虽然提高了办税效率,四化建设清了征纳双方的法律责任,降低了征收
比之新书,我更青睐于旧书,那被我堆放在书架底层的旧书,边角上已有了折皱了,甚至可能挨上了一些油渍。旧书中有我的思索,我的快乐,我的悲伤。我喜欢阅读时在文中勾出自己喜欢
最近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对癌症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经过干预的病人,应激失调降低,与癌症有关的疼痛减轻,与化疗有关的预期性恶性和呕吐减少,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得
<正> 肺结核大咯血是肺科常见急症,单纯用药物治疗有时效果不理想,仍可有少数病人咯血不止,危及病人生命。尤其是在使用多种止血措施(其中包括使用脑垂体后叶素及止血三联针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医务人员做好自身防护不但可以防止自身感染 SARS病毒,而且还可增强社会公众的信心,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了游园活动。  下午12点半,游园活动开始了。首先我去玩自己班的掌上明珠,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把乒乓球放在乒乓球拍上,绕着桌子转一圈就算赢,如果中途乒乓球掉了就算输,一开始我觉得很难,可是我后面那位同学说:“这么简单,我边拍边走都行。”不知不觉已经到我了,我居然通过了,原来这么简单。  我又去了二(1)班,吹蜡烛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可能难倒我!但是二(1)班的蜡烛可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