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ao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农村乡镇的日常听课活动中,常常会看到一些不适应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却普遍存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改瓶颈问题。这种瓶颈问题如果不努力突破和认真加以解决,将严重制约着当地“高效课堂”的推进和实施。现结合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这节公开课,浅谈农村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其改进意见。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主讲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
  该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是:复习检测,巩固生字词——介绍性导语引入新课——逐段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欣赏、理解课文——分组讨论、课堂小结——布置写景练笔。采取的基本教学方式有自由阅读、教师讲解提问、朗读训练,分组讨论,课堂小结,写景练笔。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严谨认真,细致深入,面面俱到,板书设计条理清晰。力求使学生全面掌握应学知识,努力达成既定目标。
  应该说,这种偏重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模式,对于低年级初始阶段的课堂教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运用意义的,但对于自觉意识和学习能力逐渐增强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课堂上完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既难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整个看来,这节课至少有以下几点问题需要改进:
  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现实的学习需求,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现状分析:整节课几乎全用单一的牵引式提问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把学生的思维完全局限于教师预设的学习程序中,自始至终未给学生留下主动提出问题的机会。一些预设问题脱离学生认知实际,教师得不到理想答案,在长时间询问等待中,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沉闷。学生发言不积极,读书有气无力,听课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有些还昏昏欲睡。尽管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讲得口干舌燥,课堂上始终未形成学习高潮,教学效果很一般。
  改进意见:教师要努力做到两点:1、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主动提出问题、表达见解、展现成果的机会。2、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吃透教材,掌握学情,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有层次、有重点地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尽管实现这一点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逐步适合学生的学习成长,但只要有这样一种课改意识,有不断的尝试与探索,课堂上呈现的必将是另一番“踊跃振奋”、“精彩纷呈”的景象。
  二、教学手段落后单一,不能适应大容量、快节奏的高效课堂要求
  现状分析:从该节课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手段来看,除了“一只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外,再也没有使用其他辅助教学手段。整个课堂环节显得松散拖沓,不紧凑。授课老师在课后反思道: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得有些过多了,时间不够用,仓促中还超了几分钟。我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除了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拉长了学习战线,难以集中解决关键问题之外,就是教学手段的限制了。这个问题不解决,课堂“高效”谈何容易。
  改进意见:农村学校现在还普遍缺乏现代化教学设施,难以预制课件通过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但只要肯动心思肯动手,还是能够就地取材的使用一些比较快捷方便的教学手段,比如利用小黑板、自绘图片、自制卡片、录音设备及其它一些实用教具来辅助教学的。这些辅助教学手段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课堂板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有时还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试想,如果缺乏这些手段的运用,课堂如何不松散拖拉、枯燥单调、缺乏生气呢?
  三、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培养不够
  现状分析:受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制约,该节课难以在这三方面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完全局限在老师预设的问题情境中,老师有问,学生有答,老师不问的,学生自然不去思考。课堂上缺乏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激励机制,又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更谈不上让学生迸发出创新的思想火花了。这节课至少有以下几点可以说明这种情况:
  1、课堂上教师表情过于严肃,让人感觉不到热情、亲切和平等,无法营造和谐、民主的轻松学习氛围。
  2、语言方式不利于正面激励学生。比如,有几次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只淡淡地说:“坐下吧”。对答问有错的学生,老师责怪道:“要脑袋干什么,以后要多动脑子!”。还有这样的话:“下面我找一个不爱发言、不爱动脑的学生回答问题”。不用分析这些话的教育效果,单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言,其负面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3、新课一开始,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却不提阅读要求,更没有有效的阅读指导。学生用了数分钟时间,只是泛泛而读,有的甚至读了两遍。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没有尝试对课文进行分析思考。教师给这么长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难道只是让学生为读而读吗?
  4、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和朗读展示。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多次让学生齐读课文,而读后给出的评价都是“比较齐”,而对朗读应注意的表情、语调、节奏、情感、重音等,没有做出任何指导。满篇精彩纷呈的语句,美妙的意境在学生机械的齐读声中显得味同嚼蜡。这对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能力有何帮助呢?
  5、教师在授课时,抓住四季景物特点对课文进行了逐段的详尽讲解分析,前一段时怎么讲,下面的还是这么讲。偶尔的三两次问话,也往往没有回响。教师如同说书人,学生则成了老老实实的一帮听众,完全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改进意见:老师可在详尽指导学生抓住春季景物特点来学习欣赏相关段落基础上,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和交流,自主学习描写“夏”、“秋”、“冬”三季的段落,并适当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做好巡回指导,对普遍存在的困难问题,在小结时再加以集中解决,这对学生学习素养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就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了。虽然,在课堂最后阶段,这节课也安排了小组讨论总结归纳中心思想,似乎也体现了一点“合作探究意识”,但我认为这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因为老师在这样的分组讨论中,并没有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机制,缺乏有效的探讨、交流、切磋、争辩和展示过程,难以形成明确而有价值的认识,所以也难以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其实,合作能力的培养也并不只是分组讨论这样一种形式,朗读比赛、质疑答疑、交流辅导、相互检测、相互点评等,只要能起到互通信息、共同提高、集中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作用,也都可以看作一种合作学习的形式。   四、面对新课程,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往往不够明确、全面,钻研教材,发掘教材资源不够深入和充分
  现状分析:该节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没有把“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只重视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的设定,而忽略了能力目标和过程方法上的考虑。以至造成整节课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缺失。其次,教师对教材本身的钻研分析也不够深入精细,对课程资源的发掘不够充分。有些问题不能向学生解释清楚,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教师在指导分析“整个森林仿佛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这句话时,强调说明整个森林水汽大,范围广,雾多雾浓。然后提出能不能把这里的“浸”字换成“泡”字?教师的意图显然是要向学生讲明不能调换的道理,强调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而就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始终未能解释清楚,最后以“‘浸’就是‘泡’的意思,但‘浸’用在这里更合适”这句话终结了这个问题。这就说明教师在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资源上上还不到位。
  改进意见:先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师要站在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高度来理解“三维目标”,认识到这是国家对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不可随意简单的割裂或偏废。每一节课都要结合课程实际,合理和全面的确定教学目标。再说钻研教材和课程资源的挖掘。比如关于“浸”字的解读,只要先查查字典再结合课文内容仔细研究一番,就不难区别这两字的不同:“浸”字和“泡”字虽然都有“用液体浸物体”的意思,但“泡”没有“使渗透”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浸”字包含有“完全泡入”的意思,而“泡”字却没有。另外,“浸”字还容易让人与“润”联想起来,这就体现了浓雾的特点。这样一比较,就不难看出,课文中使用“浸”字,比使用“泡”字更能恰当而形象地说明小兴安岭雾大、雾多、雾浓、山林万物都被浓雾笼罩、浸润的特点。
  在课程资源挖掘方面,也要深入。只有深入,才能使课程资源的运用最大化,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比如,对课文中的四幅插图,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再说说感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思想内容。这节课在延伸拓展上也还有空间,可以给一点时间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观察方法,说一说自己家乡一年四季不同的景物特点。这样对巩固已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都具有积极而实际的意义,同时,也为课后安排的写景练笔做好了准备。
  以上这些问题虽然并不都是集中表现在同一节课上,但我认为确实普遍存在于一些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不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到整个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课改积极性,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下大力气解决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以适应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特殊要求。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奇怪,连续两节的作文讲评课竟没有使我感到丝毫的疲惫,学生们的热情似乎也在感染着我,促使我情不自禁的要写出些什么来.
提高说明文学习的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使说明文教学具有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认为说明文教学无所作为,或者把说明文教学课上成科普知识课,这
期刊
在小学教育中,英语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中英语课外读物,作为可以丰富学生课外知识、积累学生的词汇量的重要辅助教学工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小学生的英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作品自身的开放性使得想象教学不可或缺。本文通过案例点评的形式,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想像教学的课堂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阅读教学开放性想像情境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
期刊
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使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获得合理的结果.
4月6日,福银高速公路江西临川东馆路段,一只受伤的蛇雕突然撞上一辆奔驰的汽车,受伤倒地.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英语基础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加强对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反映了英语改革的趋势。那该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