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基本理念在生物兴趣小组活动中的实践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13_y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
  一、源于教学,回馈教学
  1.结合生物课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展开生物兴趣小组活动。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求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同时根据知识的学习应用于实际生活。鱼类饲养应用于生物兴趣小组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七年级生物课本中关于鱼类知识的学习,不仅包括特征、习性和分类,还涉及鱼类的运动等。生物兴趣小组依据课本开展鱼类饲养活动,不仅提高学习兴趣,而且通过仔细观察和精心饲喂能更好地将课本知识内化。
  2.充分利用學校现有教学资源,做好兴趣小组活动的课程选择工作。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建设生物园,校园中的生物是应当充分利用的课程资源[1]。
  植物和动物的生活都需要一定的光照,光照是开展一系列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的必需条件。生物实验室采光效果好,大块采光玻璃和宽敞的窗台,使生物实践活动能够更好、更方便地开展。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条件,生物组在窗台上养了一定数量的花卉,兴趣小组选课程时,将蔬菜种植和鱼类饲养的地址选择在此处。鱼类是很好的教学和实验材料,市场上容易购买。根据教学和实验需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鱼缸,开展鱼类饲养兴趣小组活动是理想的课程选择。实践证明生物实验室是非常理想的兴趣小组活动场地。
  二、积极探究,乐于探究
  在发现式探究模式中,没有现成的信息可以直接搜索到。学生在教师提供和设计的教学环境中,经过观察、实验、实习和调查等活动过程,获得或发现信息,进行主体探究,得到结论,实现教学过程[2]。对照实验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的结果找到想要研究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作用,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直接证据。
  对照实验是中学阶段主要的实验方法。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对照实验,生物兴趣小组会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一些对照实验。在蔬菜栽培实践活动中,为了探究光照对白菜的影响,将一组白菜放在有光照的窗台上,另一组则放在光照较弱的角落里,经过两周观察发现有光照的一组生长非常旺盛,而另一组白菜不仅长势较弱,而且叶片发黄。学生经过这样一次成功试验后,对水分、营养元素、温度等一系列对照试验都有明显的兴趣,虽然深受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但是并不能打消他们的实验探究积极性。
  三、体验劳动,创造劳动
  1.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劳动实践。
  在基础教育阶段,着力于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丰富劳动教育的学习经历,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劳动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从而为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离不开劳动,让学生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体验劳动,享受劳动过程,分享劳动成果。
  蔬菜栽培实践活动中,首先就是要求学生劳动。学生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挖出土壤和肥料拌匀,然后将拌好的土壤装盆,撒上菜籽,再均匀盖上一层土壤,浇上适量的水后方算完成播种工作。将装满土的花盆边缘和外层洗净后,再搬上实验楼指定地点时,基本上每位学生都累得气喘吁吁,满头是汗,唏嘘劳动不容易。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根据土壤的湿润程度定期浇水。但是,几天后他们见到绿油油的小菜苗时,又会觉得播种累得值,劳动有回报。种植和养殖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精心地照顾。白菜种植的基本要求就是定期浇水和测量生长数据,有时还要根据情况对生长不良的植株进行补救工作。随着白菜的生长,学生从中获得劳动的体验,分享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2.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性实践过程。综合实践课程通过一件件制作品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一个个技术现象、技术问题的发现和探究,通过一项项技术小试验,为学生提供激发创造潜力、发展创造能力的广阔舞台,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加强,创造精神得到熏陶,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得到发展。
  学生探究潜能的释放主要是从提出和选择探究问题、指导设计探究方案选择、选择探究材料与实验器具、组织实施探究与探究分析报告等方面进行的[3]。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正是通过引导和激励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实验探究和劳动体验培养创新精神。认识校园花木兴趣小组活动的前期教学工作就是带领学生认识校园的花木名称、特征、习性、分布和分类等。一学期之后,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那么下一学期兴趣小组在校园花木方面还能学习什么呢?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讨论结果不一而足,层次有深有浅。有的建议分类再学习一次,有的建议调查学校花木的分布,有的建议探究校园花木的搭配和学习园林知识,还有的建议下学期给花木做标牌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2-55.
  [2]史雷春.生物探究性教学的几种模式例谈[J].中学生物教学,2013(1~2):25.
  [3]李其柱.“释放师生潜能的教学”的理论诠释与实践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6(7):15.
  (作者系江苏省沭阳如东实验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地理是一门具有实践性与理论性特点较为复杂的学科,既涉及了大量的文科类知识点,又需要用到理科类的逻辑思维思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往往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或“牵引式”教育模式,学生常常被动学习,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及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单调呆板,长此以往会严重挫伤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别提掌握与运用地理知识,其教学效果不言
摘 要: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视频资源时,内容的选择要具有趣味性、时代性、探究性和思想性,还应做适当的剪裁,控制好时间,结合适当提问做一定的旁白,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视频资源 地理教学 应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适当应用一些视频资源,可以直观、生动地再现地理原理及地理现象发生、演变的过程,很好地弥补语言、文字描述的局限性,弥补实践难以体验的局限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一
摘 要: 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作者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措施,其中包括改善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等,以期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一、引言  高中是学生从九年义务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同时是走向重点大学的跳板。基于此,高中课业任
摘 要: 新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要适应这个时代,在学习上就要具有创新精神。物理是一门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是生活中发明应用专利的基础,特别是中高职物理教学,由于与现实生活接近,在学习中更要与实践相结合。因此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中职物理 创新能力 教学方式  创新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开展以中职物理为内容的教学活动,要求他们在独立思考或
以教育学、体育心理学和体育理论为指导,对高校公体课学生体育成绩采用相对评价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评价即以学生进步的大小来评定其学业成绩,能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新兵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选择某部2013年度新兵750例,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及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对入选新兵进
《新闻三昧》1997年第二期,左克先生写的《标题:走进亚特兰大(上)》一文吸引了我。左克生先对标题的研究别有独到之处,但在对称美论述中,把《人民日报》双行大标题说成是“
摘 要: 本文根据物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特点,对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从科学管理制度的健全、仪器设备的计划管理、仪器设备的分类管理、定期维护和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关键词: 物理实验仪器设备 科学管理 利用率  物理教学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在物理实验教学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各物理实验室的主要技术装备。因此,如何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仪器
摘 要: 压强部分有一类题型往往让初中学生始终不得其法,这就是“对两个或多个原来压强(本文中出现的压强均指对地压强)不同的均匀柱状体进行一定操作使它们压强相同”。这类题目由于方法多、解题步骤烦等特点,导致学生不能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碰运气。本文对这类题目进行系统归纳与整理,并给出了对应的解题方法,希望对初中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 均匀柱状体 压强 初始压强 初始条件 改变
摘 要: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实验操作的难点在于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红磷燃烧有一定的危险性,实验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有毒。对于教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改进,利用加热玻璃棒间接点燃白磷,同时使燃烧过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从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准确率。  关键词: 含量测定 引发反应 实验改进 镁条燃烧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上册第30页的实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