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钦州市第五中学 广西 535000)
  【摘要】 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抓住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教学的重点任务。然而在中学生认知规律、启发性教学原则和对教材与参考书的严肃性等诸多方面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不足,使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尽人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忽略直观教学,要加强阅读,注重语言材料的感悟和积累,以此丰富学生具体经验,促进概念的理解;同时精心设问,改进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充分思考或相互论争,展现思维过程,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此外评价要多元化,不搞一个标准,要鼓励质疑求异,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思维能力; 课堂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251-02
  二十一世纪,是崇尚个性、弘扬个性、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呼唤语文个性教育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正是为了引一渠活水清流,让语文教学呈现一派生机。“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创新是其灵魂,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学校教育肩负了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能否培养出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要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充分发展的一代新人,关键取决于学校教育。取决于学校教育能否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重要地位,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期抛砖引玉,投石激浪。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各方面的知识接触较多,眼界比小学开阔得多,对什么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摇篮,作为农村初中来说,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往往只局限于课本,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知识面窄得多,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1 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学习中兴趣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动力,学生只有对语文有兴趣,才能有积极持久的求学劲头。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利用学习材料,采用贴切有趣的比喻,诙谐有趣的语言,富有意味的故事等去组织学生活动,发现和保护学习的“闪光点”。开启学生的“胃口”,随时启发学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以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2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创设,是教师高潮的教学得体现。正如名人所说:语文课堂教学中,导思的过程,若起伏跌它,有张有弛的流动感,若清新别致,能充溢着灵动和诗意的光辉,则必将营造出朝气蓬勃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将大有裨益。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呢?
  2.1 精心设计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端。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例如:我在讲口技一课时,先创设教学情境:播放录音《洛桑学艺》,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努力听,三分钟后让他们口述从中听到什么?洛桑表演了那些内容?紧接着启发学生:假如一个表演者,在舞台上两手空空,而他却能演奏出优美的blues,模拟出“泰坦尼克号”的汽笛声,弹出凄婉的《二泉映月》,他依靠的是什么本领?这在曲艺中被称作什?将学生不知觉么的带入 《口技》之中。
  2.2善于捕捉思想火花,因势利导激活思维是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培养思维能力的又一策略。一些有困难的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思路不够开阔,学习质量不是很高,表现在学习上,懒于动脑,可是他们也时而闪烁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善于捕捉这一智慧的火花,点亮他们智慧的心灯,开启他们思维之扉。例如教学《狼》一文时,师生都在大谈狼的狡猾,屠户的勇敢机智。这是,平时成绩较差的一位同学小声道:“两只狼有合作精神。”我便叫他起来,请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他胆怯的站了起来,低下头,不敢说。我又进一步鼓励道:“老师认为你的观点很新颖,很有价值,你能说出来供大家借鉴吗?”听到这话,这位同学眼神中流露出了异样的光芒,颤声道:“老师,您不是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吗,狼虽然失败了,但他们配合默契,这种合作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听了这话,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而这位同学涨红了脸两眼熠熠闪光。此后,他经常提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这一问一答,不仅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还打开了一扇封闭的智慧之门。
  3 精心设置悬念,培养思维能力
  悬念是一种引起人们对事物关切的情境,置身于这种情境,学生渴望获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答案,产生非知不可的心理。课堂教学中若能巧妙设置悬念,则可“一石激起千层浪”,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火花。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在不同时间采取不同方式设置悬念,设置悬念最多的是一节课开头,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思维,把精力引向教学中心。如在教《驿路梨花》一课时,就在课开头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深山老林中的房子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这一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会迫不急待地看课文内容,进入思考状态。
  4 注意问题设计,注重论争,展现思维过程
  思維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中使用词语越准确,分析推理越严密,步骤越明晰,则反映思维能力越强。因而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问,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争论,运用准确的语言组织,展现思维过程,必然可以大大提高抽象思维水平。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里面写到“我”交钱给那个卖牡蛎的人时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可以抓住这句话设计几个问题:为什么这里一连用了三个复指句,后一句还加上一个“亲”字?为什么用“心里默念”而不用“想”字代替?结合“我”对于勒狼狈愁苦的外貌观察和“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想想“我”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要回答这几个问题,既要对词语进行比较,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抽象概括分析推理,透过词语句子深入人物的内心,透过表象看本质。既让学生懂得词语精确运用的重要性,又以此出发组织语言进行严密的推理表达,从而提高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让学生思考要交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要改进班级上课的组织形式,采用小组学习形式,让学生带问题读读议议,然后分析推理,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这样既可使得思维具有连贯性和深刻性,又可增加课堂信息的交流量,增加每个学生质疑和表达的时间与机会,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都得到发展。改进班级上课的组织形式,也是当前世界各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5 导以方法,教会学生思维
  任何目的,只有通过一定的手段才能达到,改革教学方法是落实思维训练的重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传播知识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更为重要,教学,就是有“教”有“学”。从先进的教学理论观点出发,教师的“教”,主要是启发、引导,教学生会动脑筋,给学生以“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而学生“学的过程”,应是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比较研究,主动地参加“知识的生产”,经过吸收消化,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教学方法的侧重点,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会思考,养成善思多想的习惯,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为了探讨问题,获得真知,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思维,不光进行正向思维、平面思维,还要进行逆向思维和立体思维。比如教学一篇课文,不应该因袭“一味赞美”的陋习,而应该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去研究:“文字如有长处,又必须看出它的缺点在哪里:这才是正当的态度。”思维训练时面对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的思维训练设计,让学生在思索中去寻找求知的路径,掌握知识的规律。
  这里介绍两种思维训练。第一种是概括性思维训练。对发生在眼前的一系列活生生的社会现象或给定的语言文字,通过自己的抽象概括性思维,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种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是广泛的。没有这种素质,就不能概括事物找出规律,也就写不出文章来。如高尔基的《海燕》,只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就能让读者感受到“不避生活的战斗,唯有迎上去,才能够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的意境。第二种是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从一件事物联想到另一件事物。采用的方法多是联想、类比、形象性思维,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中描写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壮丽景象,由此联想到中国革命的蓬勃发展;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作者描写:“天上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着世上没有的珍奇。”因此想到作者通过此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
  学生的生活体验也是丰富多彩的,教材上有许多涉及农村题材的文章,我们要善于抓住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例如,我们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发散思维,想想自己小时候有没有与鲁迅类似的经历,有没有与鲁迅类似的体验。也可大胆想象,如果你是当时的鲁迅,你会怎样做?再如,我们教学《孤独之旅》时,我们可以调动學生的生活背景,让学生体会小主人公失学放鸭的经历,大胆想象小主人公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当然,对于其他文学名著,我们仍然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与大胆想象。如教学《孔乙己》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联想到当今大学生中的“孔乙己”,他们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现象。也可以大胆想象,孔乙己断腿之后会怎样。再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让学生作假设性想象,如果遇到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文章情节会怎样。通过这样的发散与想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然就会培养起来。
  7 评价多元化 ,鼓励质疑求异
  如前所述,由于迷信权威,我们习惯于求同思维,不敢放手让学生质疑求异,以至于压抑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然而“学贵有疑”,疑是辨的开始,有疑才有学的动力,才有学问的积累,也才有真知的发现。《怀疑与学问》一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正是我们对学生贯施这一可贵思想教育的文章。鼓励质疑,也正是拓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思维类型中最为重要的,它是一种开拓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创新思维方式。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求异思维的培养,首先要做到评价多元化,不搞一刀切,以免培养出因循守旧的“老夫子”。要允许学生有理解上的差异,因为对同一问题,不同的思维角度和不同的实践经验都会有不同的正确的理解;还要允许学生出错,出错不是可怕的,通过思辨能纠错,思维便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
  其次,求异思维的培养,要多些进行多端性创造性的训练。多端性训练即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如进行近义词多义词替换,句式变换练习,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理由,敢于质疑,对句子和情节进行加工性修改等等。如《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的“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比较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便属此类训练。
  对学生进行独特性创造性训练,可以对文章进行情节扩充、变换练习,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皇帝的新装》(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在对文章深入学习之后,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进行扩充练习,先让学生思考:皇帝最后听到所有的老百姓都说他没穿衣服,除了想到“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之外,他还会怎样想?回到了宫里,他会怎样做?那两个骗子和那些说大话的大臣们呢?思考后要求学生发表讲话,给文章写个续集。
  最后,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真正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是要学以致用,真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就是要能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得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对于农村初中来说,可以开展创作座右铭、格言征集、校园作文竞赛、手抄报比赛、校园广播等活动,这些活动简单易行,也适合农村初中开展。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让学生真正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更要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和采用各种方法、措施,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 广西 535000)  【摘要】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优化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培养其创造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十分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开放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新课程实施之后,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向课外、向生活中拓展,鼓励学生多元阅读,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本文以新课程为背景,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从而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思维    【中图分类号】G252.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
期刊
【摘要】高科技的发展推进着社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急剧的改变,也就对教育发出了强烈的挑战,而新课标就是在这种强烈的时代呼吁中应时而生,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   【关键词】教育;高中数学;新课程;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052-02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数学课
期刊
【摘要】追寻简约化教学是构建有效课堂的保障和关键。本文从简约教学语言,是追寻有效课堂的基石和简约教学结构,是追寻有效课堂的关键两方面进行阐述。但愿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追求简约和有效,创设精彩的适合孩子的课堂,让简约的教育变得美丽、精彩!  【关键词】简约; 有效;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碼】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051-01    有效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数学课程相关知识的衔接问题进行了一点思考。仅供与大家学习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 信息技术教学;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2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050-02    信息技术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与以往的电脑课程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已经由单纯的电脑基础知识转
期刊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 广西 535000)  【摘要】 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关键是培养他们成为学会学习的自主学习者、善学者、会学者。“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记)。所以,优秀教师是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和心灵,引领学生成为善于自己管理自己的自主学习者。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困生转化;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 130000)  【摘要】 當今世界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人才竞争实际上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是立国之本。俄罗斯是教育非常发达的国家,历史上已有多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俄罗斯的多所大学世界排名名列前茅。本文介绍了中俄两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我们从中可以借鉴一些东西。  【关键词】 教育体制;比较;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9.22【文献
期刊
(广西钦州浦北县第二中学 广西 535300)  【摘要】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如果从夸美纽斯数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提出几项基本
期刊
【摘要】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学生有了运动兴趣,才能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应创新使用体育教材;营造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改革教学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运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第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激发创新意识。第二、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创新精神。第三、利用课程实践,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主动思考,培养创新能力。第四、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关键词】思想品德; 创新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