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门类,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十分必要。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其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即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数学是一个严谨且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76-01
数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考验的是学生的思维以及空间拓展能力,当然,数学也是学生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途径。小学时期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潜能启发,让学生有机会摸索不同的数学思路,在数学的思维带领下找到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还应该掌握数学思想,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数学。具备数学思想,在面对一些数学问题时,才可以更加容易去解决,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以往的数学教学,老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教学,在教学时只顾着完成任务,还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模仿老师,却没有自己的想法,更不知道如何去有效进行解题,这样的教学不仅影响学生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数学教学,老师需要去重视。在日常教学时,老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去接触数学思维,可以让学生掌握就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逻辑,再面对数学问题时,学生会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二、小学数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很多学校的教育仍然是处于比较传统的阶段,虽然有国家的教育改革方针,但是很多学校仍然遵循传统的教育方式,所以说,学校的态度是阻挡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障碍,还有就是教室的教育思想,现在很多教师的教学思想还是针对学生成绩,只要求学生能够充分的面对考试,并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说教师在教学思路上就会很少的涉及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
学生本身具备特有知识水平和特点,同时其相应的知识结构也较为完整。一旦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简洁性与学生本身思维发展不完善时,则必将由此影响学生的思维正常发展。由此可见学科结构和学生知识结构间存在明显的断裂和差异,这就在无形中给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增设了全新的障碍。如果教师并未将教材学科结构与学生知识结构展开良性沟通,则最终必然导致学生在认知结构层面陷入混乱,由此阻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三、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生普遍年龄都较小,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将授课内容应有针对性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教学,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内容时,教材中虽然也有涉及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的长度或厚度等实例,但为了让学生对“分米和毫米”有一个更为贴切和真实的理解和学习,教师可组织学生拿出自己的文具盒、书本、橡皮,测出它们的长度,同时还可组织学生测出课桌、讲台、黑板的长度、宽度或高度,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有一个更为理性而具体的认识,对分米、毫米也有一个更为准确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拓展思维
通常在实际教学当中,部分教师很容易因为本身经验不足而忽视教材知识的繁杂特性,且未注意到学生本身思维的具象性。在此背景下,一旦数学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实施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将导致学生难以对知识内容进行系统连贯的掌握,进而阻碍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效构建。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知识教学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不可将知识内容进行灌输式教学,而应当结合学生思维特点,将繁杂知识内容转化为简单的概念内容,然后系统的传输给学生,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因材施教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侧重培养学生对事物主动观察,通过不断观察比较对事物进行归纳分类。例如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自己卧室中有哪些物品,通过进行观察,看物品的摆放是否合理,从而进一步对其进行归纳分类。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自觉性和思维敏捷性的锻炼,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思维能力。
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从实验的角度以及综合分析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强化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在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相较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经过时间的积累,拥有了更多的经验,思维阶段也已经从最初的观察分类变为可以联想并进行综合分析。
四、结语
总之,数学的教学需要讲求的是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在正确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教师才能建立正确的教学体系。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对于运用形象思维思考问题的小学生而言是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做到从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出发。
参考文献:
[1]周怡.新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力培养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5(24):76-77.
[2]郭振兴.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理论与實践,2015(05):176.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76-01
数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考验的是学生的思维以及空间拓展能力,当然,数学也是学生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途径。小学时期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潜能启发,让学生有机会摸索不同的数学思路,在数学的思维带领下找到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还应该掌握数学思想,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数学。具备数学思想,在面对一些数学问题时,才可以更加容易去解决,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以往的数学教学,老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教学,在教学时只顾着完成任务,还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模仿老师,却没有自己的想法,更不知道如何去有效进行解题,这样的教学不仅影响学生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数学教学,老师需要去重视。在日常教学时,老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去接触数学思维,可以让学生掌握就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逻辑,再面对数学问题时,学生会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二、小学数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很多学校的教育仍然是处于比较传统的阶段,虽然有国家的教育改革方针,但是很多学校仍然遵循传统的教育方式,所以说,学校的态度是阻挡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障碍,还有就是教室的教育思想,现在很多教师的教学思想还是针对学生成绩,只要求学生能够充分的面对考试,并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说教师在教学思路上就会很少的涉及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
学生本身具备特有知识水平和特点,同时其相应的知识结构也较为完整。一旦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简洁性与学生本身思维发展不完善时,则必将由此影响学生的思维正常发展。由此可见学科结构和学生知识结构间存在明显的断裂和差异,这就在无形中给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增设了全新的障碍。如果教师并未将教材学科结构与学生知识结构展开良性沟通,则最终必然导致学生在认知结构层面陷入混乱,由此阻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三、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生普遍年龄都较小,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将授课内容应有针对性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教学,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内容时,教材中虽然也有涉及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的长度或厚度等实例,但为了让学生对“分米和毫米”有一个更为贴切和真实的理解和学习,教师可组织学生拿出自己的文具盒、书本、橡皮,测出它们的长度,同时还可组织学生测出课桌、讲台、黑板的长度、宽度或高度,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有一个更为理性而具体的认识,对分米、毫米也有一个更为准确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拓展思维
通常在实际教学当中,部分教师很容易因为本身经验不足而忽视教材知识的繁杂特性,且未注意到学生本身思维的具象性。在此背景下,一旦数学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实施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将导致学生难以对知识内容进行系统连贯的掌握,进而阻碍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效构建。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知识教学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不可将知识内容进行灌输式教学,而应当结合学生思维特点,将繁杂知识内容转化为简单的概念内容,然后系统的传输给学生,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因材施教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侧重培养学生对事物主动观察,通过不断观察比较对事物进行归纳分类。例如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自己卧室中有哪些物品,通过进行观察,看物品的摆放是否合理,从而进一步对其进行归纳分类。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自觉性和思维敏捷性的锻炼,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思维能力。
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从实验的角度以及综合分析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强化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在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相较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经过时间的积累,拥有了更多的经验,思维阶段也已经从最初的观察分类变为可以联想并进行综合分析。
四、结语
总之,数学的教学需要讲求的是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在正确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教师才能建立正确的教学体系。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对于运用形象思维思考问题的小学生而言是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做到从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出发。
参考文献:
[1]周怡.新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力培养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5(24):76-77.
[2]郭振兴.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理论与實践,2015(0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