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曹玉辉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e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总会有个人在奔忙,从熟悉的地方来到异乡;总会有个人在徜徉,从你的眼睛滑落到心上;总会有支歌在飘荡,从远方飘到了你耳旁;总会有个人为了梦想,把温柔往事全都收藏……
  
  “怪人”
  
  早些时候,对曹玉辉的一些了解,全是道听途说中得到的。最早听到“曹玉辉”这个名字,源于一些老师茶余饭后的议论:“县教研室的曹玉辉,非常会‘说’,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听别人的评论,只是认为其人能侃而已。
  接着,关于“曹玉辉”的议论似乎多了起来,依然是茶余饭后,有人说他从县教研室“下去”了,到一个乡镇的中心校当校长了。有人说,这曹玉辉真傻,放着“局机关”不坐,“下去”当校长,太不划算了;有人说,是不是他犯了什么错?被拿下了?有人说,是他自己主动找局长要求“下去”的,脑子有病!……听别人对他的议论,只是感觉到此人怪异,难琢磨。
  再后来,县教育局号召集校长们去观摩学习——曹玉辉所在的乡镇,是学习曹玉辉的经验。关于“曹玉辉”的议论,似乎一下子“热”了起来。有的说,曹玉辉在瞎胡搞,老师生病亲自探望,每逢生日必送蛋糕,纯属作秀;有的说,这家伙真有“才”,才当几天中心校校长,就把自己炒作成了热门人物;有的说,纯属没事找事干,每年每个老师都送一遍生日蛋糕,得花销多少钱……哦?我想,这个“曹玉辉”真有两把刷子呢,挺另类!
  关于曹玉辉的“怪事”“新闻”越来越多,远远不是茶余饭后能说得过来的了:让校长开会时“西装革履”;在厕所里养金鱼,植花草;在校园的角角落落设置开放的“图书角”;像批改学生作文一样给教师的读书笔记写评语……
  哦,“怪人”曹玉辉,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走自己的路。
  
  “凡人”
  
  感觉曹玉辉,是在2009年暑假。浏览“木犁教育论坛”,无意中发现一个主题为“祝福,朋友!”的热帖——为什么这帖子短短几天里,有五千八百多人点击呢?心怀好奇地进入,却不由地被吸引,被感动,被震撼!
  哦,原来,曹玉辉又要“动”了——从“书法教育”闻名南北的张集镇,调往名不见经传的汉王镇。一遍遍的浏览,一次次的点击,直感觉曹玉辉是个真真切切的“凡人”!
  他是一位真挚的朋友——听说,“朋友,要走!”头脑中一片空白。多年的交往,多年的友谊,曹玉辉校长已经成为我心中最信任、最真挚的朋友。在我的记忆里,他是有魅力的校长,是有能力的校长,更是有为的校长。对于“领导”的称谓,我想它更多的是“领”和“导”,而不是“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因此,与其说我和曹校长是上下级关系,不如说是“朋友关系”——我们都拥有一颗善良的爱心,我们一样为改变农村教育无怨无悔,我们从不求得到回报只求让农村小学教育和师生们幸福地栖居——管理员“disant”的留言,让我感受到一个躬耕于教育,俯身于教育的领导形象。“朋友”一词,在帖子中反反复复,激荡滂沱,叫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人生得一知己足也,曹玉辉有如些挚友,足见其赤诚胸怀。
  他是一位沉稳的大哥——你对我说,扫地的职业不能改变,但却能改变自己心灵,让每一粒尘埃都开放如花。我笑了,我能吗?你说,能。
  于是,我真的听你的话,那样做了。我读书,发贴,我建博客,我写作。我一篇篇文章上了报刊。你又和我说,继续努力,把自己的作品结成集子。我又笑了,我能出书吗?你说,只要你想,没有什么不可能。
  于是,我一写就到深夜。而今,我刚刚把出书的稿子交到出版社。本想,我会捧着我的书,对你说一声最真挚的感谢。你却说,要调走了。
  ……
  我掉泪了,毫不做作,发自心底的落泪了,身边的同事也落泪了,这五月的初夏也落泪了。而我们瞬间滚出的泪水代表着什么?是留恋?不。是不舍?不。是友情?不。是下级对上级的尊重?不,不。
  有一种情感叫引领,有一种泪水叫感恩!
  任何的点评和批注在这里都显得苍白无力。网友“白开水”的留言,让我们看到一颗跃动的心,一颗感恩的心。“曹玉辉,一如一位沉稳的兄长,总能在别人心灵孤漠徘徊之际,给以信心,给以力量,给以光明,给以生命!”
  他是一位热心的“邻居”——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只有路上跟领导打招呼的份儿,从未想过领导会向你按一声喇叭。可是,曹校长会在看到你在路边等车的时候载你一程;会在新年到来的时候,送上几句温暖的祝福短信;会在和你一起坐车的时候主动给你购上一枚可能并不昂贵的车票……都是小事,可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觉这样的领导真的没有架子,你的尊严也被抬举地高贵无比。
  网友“方格子雨”的絮语,让我感受到,曹玉辉就是一位隔壁的邻居,热热乎乎,大大咧咧,和和蔼蔼,普普通通。
  曹玉辉太平凡了,无架子,无距离,无雕琢,无掩饰,是挚友,是兄长,是同事,是导师,坦坦荡荡,真真切切!
  哦,“凡人”曹玉辉,在同事留恋的目光中,走自己的路。
  
  “狂人”
  
  不知不觉,心潮澎湃。不由得想知道,曹玉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读书的狂者——曹校长是喜欢读书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什么都看”,教育论著、网络小说、经典名著、儿童读物、企业管理甚至美女小说、时尚读物……每次接触到最新的企管理论,他都要拿来和教育做比较。日子久了,他就在保守和时尚的冲突中,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教育理念和企业文化的交融中,修养了“不拒细流乃成其大”的雍容气度。他说自己最惬意的一件事,就是和老师一起读书。一天天读去,一月月读去,读得学校一片滋润。
  思想的狂者——是的,他就是一个思想的狂者。他的每一句心得,就是一枚思想的种子,落地就能生根,就能开花。不妨随手采撷:
  人穷“智”不穷,家底儿再薄,思想意识不能落伍。
  乡村教师也要化点淡妆、练点形体、露点微笑。
  一所学校的大气从外观来说,靠大楼;但真正的大气,靠的是师生的品质和气质。
  教师,不苟且不浮躁,自敬其业,自乐其道。学生,少而知学,勇而敢为,自信自强,唯学无际。让师生成为最幸福的人,最要好的朋友,把学校办成世界上最善的场所。
  工作的狂者——不看到下面这个帖子,我是不会相信,温文儒雅的曹玉辉竟有如此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他,就是个工作狂。
  ……
  5月25日,电话响起,一个陌生的号码。
  “你好!”
  “你好,刘校长,我是曹玉辉。我想请你到汉王镇来一趟,刚刚扒了一处房子,想请你帮我策划策划。”
  ……
  26日如约而至,下车即随他逛去,一路走一路说,一幅汉王镇教育之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又一个乡村教育的乌托邦,诞生在汉王之乡。
  此时,曹玉辉任职汉王镇仅仅七天。七天,调离原职者,在“回忆”中沉浸,情理之中;走马上任者,在“熟悉”中摸索,理所当然。然而,七天,曹玉辉已经扒了一处房子,已经在教师中广泛征求汉王教育格言,已经绘就汉王教育之蓝图……如此的澎湃激情、如此的紧锣密鼓,如此的煽风点火,汉王应接不暇……(节选自网友“四月天”《曹玉辉就是曹玉辉》)
  不由想起美国探险家约翰·戈达德的故事,15岁那年,他在《一生的志愿》中一口气列举了自己的127项宏伟愿望(如读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登上珠峰等)。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其中的106个愿望。有人问他是凭什么将许多“不可能”变成现实的,戈达德笑着说:“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接下来,就只需要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好了。”
  哦,“狂人”曹玉辉,在心灵的召唤中,走自己的路。
  
   “奇人”
  
  知晓曹玉辉的魅力,是在研读了有关他和他的学校的相关采访报道和文章之后。
  观其表象,探其原理,察其作为,研其思想,不禁叫人拍案称奇!
  化腐朽为神奇——厕所的“变脸”又像一个童话,写这个童话故事的就是学生。厕所“所长”的竞争上岗、就职演说,学生的花木认养、金鱼侍养、蹲位命名、文化牌更换、个人作品展示等等,个个需要创意,样样需要知识。对学生而言,“我的厕所,我做主”就是一种与生命的对话交流。为了更新那些诗文谜语,为了喂养金鱼……他们或动手制作,或查找书籍,或求助家长。与此结伴而来的,是勃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节选自《别拿厕所不当回事》)
  不知道,能把厕所当成“文化”来做的校长,在国内外,能找到几人?
  厕所竟能做得如此淋漓尽致,还有什么地方不能做好的吗?
  化平凡为伟大——或许草根出身的我成不了教坛名人,但网络伴我一路走来,心灵的充实就是我最大的收获。通过与名家的交流,聆听大师的教诲,和痴情教育的朋友的探讨,我拒绝了平庸与堕落,收获了友谊和快乐;拒绝了肤浅和懒惰,收获了厚重和坚毅;拒绝了畏缩和卑怯,收获了自信和成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网络的学习和交流使我浮躁的心灵受到了洗涤。无论我走多远,我心中自有清泉一泓!(摘自张集小学教师张颖《在网络中成长》)
  平凡的是我们的职业,但伟大的是拥有一颗不平凡的心。河流在奔涌中激荡浪花,山石在碰撞中迸发火花。“木犁教育论坛”开辟了徐州市教育网站的先河,给了教师一个专业发展的空间,在空间中让教师得以舒张和发展。这是一种大度而又智慧的服务。
  在苏北的乡村小学,做出这样的举措,需要何等的大智大勇?
  化树木为森林——以前,总认为自己距离名师遥不可及,进了名师班,总感觉有一股庄严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从内心涌起。才蓦然发现:给我一个支点,我同样也能撬动地球。名师研修班让我感觉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
  今年,从教近20年的我,第一次自信地参加了县“优质课评选活动”,并获得了一等奖。12月份,面向全镇上了一堂阅读研讨课,在“江苏省送优质资源下乡交流”会上,我的“用感恩为教育揭幕”在会上交流……我确信:天地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为此,我将永远向前!(张集小学教师杨雪梅)
  张集的《名师培训班》,使得特级教师产生“特级效应”。第一期学员34人,特级教师胡进勇手把手指导他们定个人发展计划,面对面、心贴心地了解学员在专业发展方面的苦恼和需要,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为教师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化“树木”为“森林”,“特级”服务,点石成金。又把多少尘封的梦想,一次次唤醒?又使多少沉静的激情,奔流涌动?
  ……
  哦,“奇人”曹玉辉,在同行惊叹的目光中,走自己的路。
  
  “高人”
  
  曹玉辉身材不高,但是,他所取得的成绩,须仰视才见。立高处,有高见,释高能,出高效,他是的的确确的“高人”。
  且不论,其办学风格蜚声内外:安徽、河南、山东、黑龙江等省市先后派代表团纷至沓来,办学经验先后被《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江苏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厅长、部长、市长、县长好评如潮……
  且不论,青年教师有了茁壮成长的土壤:仅2008年一年,有近38位教师在省、市、县各学科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了奖项,有39项教师个人课题在市级立项,有193篇论文发表在全国、省、市刊物上……
  且不论,曹玉辉个人得到广泛认可:先后应邀到广东、烟台、盐城、青岛、梅州、连云港、泰州等省市讲学交流,被评为徐州市名校长,市课改先进个人、市优秀读书校长……
  单只看,一年365天,开放书架里的书不曾丢失一本;一天24小时,校园里不曾见到一片纸屑;全校上千名学生,没有过任何伤害花草树木的行为;一群农村的“土”孩子渐渐“洋”气……这,应该是对“大音希声,大爱无言”的最好诠释吧。
  单只看“以前忙,忙得平淡,现在忙,忙得快活”。教师人人争先,个个自紧,工作不敢墨守成规,空闲不敢忘记学习,自有一种引力和张力“自觉教育场”的形成……这,应该是对“教育的自觉,职业的幸福”的深度注解吧。
  张集人大智大勇,大气大为的追求,是一种胸怀、一种视界;大音希声,大爱无言的教育是一种文化,一种智慧。
  正是这种胸怀和文化,视界和智慧开辟了张集小学“成就教师发展学生打造名校”的新天地,正是这种胸怀和文化,使得张集小学的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崭露头角,高人一等;正是这种胸怀和文化使得曹玉辉“麾下”的每一所学校,在众多小学中特色鲜明,木秀于林;正是这种胸怀和文化,使得一代的张集儿童欣欣向荣,出类拔萃……
  哦,“高人”曹玉辉,贴着乡村教育的“地面”,走自己的路。
  一直在想,把曹玉辉比作什么呢?
  如雄鹰,他察秋毫,重细节。单就小小的厕所文化,被他做得淋漓尽致,养金鱼,植花草,挂谜语,贴诗歌。足见其目光犀利,远见卓识,应如鹰。
  如狮王,他振群情,领风骚。以书为友,让张集的小学教师走出教书“只为稻梁谋”的意识形态,走出精神的“逼窄狭隘”,以昂奋的心跳工作,以诗意的情怀生活。将“绵羊”激励成“狮子”,带着激情奔跑,当如狮王。
  如江河,他荡泥沙,扬清洌。以奔涌的姿态前进,从潘塘镇到大许镇,从大许镇到张集镇,从张集镇到汉王镇,流经之处,无不万紫千红,春花烂漫。
  如大海,他鼓浪涛,扬风帆。建网站,设论坛,做峰会……让教师们在风口浪尖徜徉;生日卡,成长袋,伙伴制……让学生们在自由的空间里而舒畅地呼吸……
  也许把他比作什么都不合适,鹰太孤傲,狮显张扬,江河咆哮,海随潮涨。曹玉辉就是曹玉辉,一辆燃烧的战车,在号角声中,隆隆奔跑;一个不断跋涉的行者,沐雨栉风,执著前行……
  总会有个人匆匆忙忙,没有人见过他的悲伤;总会有个人为了梦想,迎着那冰雪不怕风霜。谁能生来就有一个美丽的天堂,谁甘心情愿守候在一个老地方,给我一双坚强的翅膀,飞到那远方找我的梦想……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县柳泉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近日,由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和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第十次21世纪教育沙龙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界的政府官员、学校负责人、专家学者、高校学生代表等150余人
文章结合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际,指出要认真分析当前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丰富和完善具有车辆工程专业特点的学生就业教育内容,积极面向
中国国有企业本来就聚集了庞大的资本。金融危机一爆发,国有企业马上就有了“用武之地”。中国政府为了应付金融危机,出台了庞大的四万亿元人民币的危机应对方案。国有企业在执行政府的拯救经济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经济杠杆”。西方政府通常只有金融杠杆,而缺少经济杠杆。中国的经济杠杆主要表现在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国有经济部门,通过这个部门,政府就可以结合政治、行政和经济的方法将其政策推行下去。现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最有效的途径,对于维护高校稳定,加强党对学生工作的领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学生
加油机是加油站的主要设备,也是加油站重要的产品结算计量器具,加油机在实际工作期间,可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导致误差出现,这样消费者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而加油机在国
重视“说”语言的表达与思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说话,就会伴随回忆、想象、分析、综合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用口头语
近日,商务部启动“中国制造”海外宣传,推出一系列全球广告,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上投放,这则30秒的广告围绕“中国制造,世界合作”这一中心主题,强调中国企业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正不断与海外各国公司加强合作。广告片由中国商务部会同四家中国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的首个品牌宣传活动。  以往我们习惯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低调和韬光养晦的谋略,很少像现在这样高调出击,主动在全球做起了“形象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三思而后行”是孔子的主张,其实这是误解。恰恰相反,孔子是反对三思而后行的。我们不妨看看《论语》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见《论语·公冶长第五》。)这段话的意思是:季文子要三次考虑以后,才去做某一件事。孔子听到这事,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译文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论语通译》。)由此可见,《论语》中“三思而后行”并非出自孔子之口,而是季文子的行事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全面推动了商业的繁荣,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各类商业经营不断增加,全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城市中的许多大型商厦建筑物,是商业的重要载体,这类
日前,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用了中国工人的照片在中国引起一阵热议。中国人跟随西方人提出的中国话题和西方标准,来讨论自己的问题,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  关于中国的话题,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提出,不能总由西方提出。从1990年的“中国威胁论”开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到布朗的“中国饿死世界论”,章家敦的“中国崩溃论”,从“北京共识”到“中国大趋势”,我们总是被动地去解读、去反驳,实际上也就陷入了西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