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害怕习作,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笔。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呢?结合十几年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多观察、多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泉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习作与生活的关系——习作应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感悟、多体验,才能给习作带来源头活水。
  1、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秋高气爽的日子,可以带儿童到树林中去:蔚蓝的天空、各色的树叶、清脆的鸟叫、可爱的动物……面对这美妙的世界,孩子们不可能无动于衷。当他们被某一种事物或现象吸引住时,就有了情感的触动,就会有倾吐的需求。就会把那些使他们激动、赞叹和惊奇的东西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写出他们的发现和喜悦、天真和个性。
  2、教师要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及时捕捉生活中的习作机会,做习作资源的开发者。如让学生体验父母的爱、同学之间的帮助、节日的快乐……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打篮球、游泳、种花等,让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真切地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悟到生活的意义之所在,他们的笔下才能流淌出潺潺清泉。
  二、多读书、多积累
  阅读是一种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凡习作好的学生,书总是读得多。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开阔学生的思路。这样,学生在习作中就能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情感表达。
  首先,教师不应再将目光、精力全部放在教材所给的文章上,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同时要采用多种读书方法,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和阅览室去读书,也可以把学校图书馆的书借给学生去读,还可以鼓励学生订阅杂志和报纸,让学生从课外的读物上搜集一些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并做好读书笔记,将那些名言警句、优美句段、真挚的抒情、丰富的联想记下来,经常浏览,形成知识积累,并且定期让同学们互相交流积累的材料,达到互为补充、共同积累的目的,这样,写起作文来自然就会"下笔如有神"了。
  三、多思考、多练笔
  我们要把生活和作文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生活、阅读社会,读无字书,带着思考去深入生活,并通过生活的表面现象看到它深刻的本质,如习作《由江河的自述所想到的》就是让学生去思考生活,提高环保意识;学习了《小木偶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续编"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以此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进行思考,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创造性思维,彰显其个性化和独特魅力,从而激发他们想要表达的愿望。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的含义是"口说为语,手写为文"。但有了丰富的生活,却不一定会表达。所以,我们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要千方百计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在生活中,要让学生多练笔,坚持写日记,多写情景作文、生活作文。如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花鸟鱼虫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另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野外清晨、夕阳西下……也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这样,习作就会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养料,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表达情怀的最佳方法。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定会大大地提高。
  四、多修改、多评讲
  小学生的习作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我始终认为"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不仅可以使文章写得更好,而且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那么,怎样修改习作呢?在我的习作课上,学生写完第一稿成文后,第二节课便开始修改。修改的步骤有两个:(1)自批自改。这一过程要求学生遵循"多读"的原则,习作写完后,先轻声读一两遍,统观全文,边读边思考;接着逐句逐段地细读,边读边修改,改好后再进行复查,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改、改好,并评出习作修改"小明星"给予奖励,然后再让学生誊写习作。(2)互评互改。具体做法是:在批改习作时,学生认为自己和谁合作效果最佳,收获最佳,你就可以找谁合作,不受座位的限制,孩子们寻找自己中意的合作伙伴来修改,有同桌互改、优生互改、差生互改、优差生互改、一人读大家改的方式。在批改之前,教师根据每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和具体要求提出一些要点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修改。通过同学之间的改改画画,圈圈点点及带有鼓励性的小评语,使学生互相学习,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气氛友好、平等、融洽,避免了教师的单向灌输,使学生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他们习作的自信心,为以后修改习作锻炼了能力。
  每次习作讲评课,我都营造一定的氛围,开展优秀习作鉴赏活动,给学生提供上讲台朗读自己习作的机会,让孩子展示自己的才华,他们为自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今后习作中增加信心。同学们互听互评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能大面积提高习作水平。在习作评讲过程中,我还采用了赏识教育,对学生的习作多表扬、少批评;多赞美、少贬低,这样,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也乐于写作了。
  总之,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我们不但要让学生不断地从书中汲取养料,而且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拓宽习作的视野,积累习作的素材,并勤于思考、善于練笔,注重评改,让童心自由驰骋,让童言自由挥洒,让个性自由张扬,让习作彰显无穷的魅力,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采用平行对照、单盲的临床研究方法,以《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表》作为客观评价依据,对循经感传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进行评
【摘要】 本文通过对分层教学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应用,总结了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 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课已经在中小学得到广泛的开展。然而信息技术课与其它课程有一个鲜明的不同点在于其实践性强。由于受家庭环境、生理素质、兴趣爱好、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信息技术水平上也存在着差异,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學模式下,有时未能真正做到了以
【摘要】 在甘南藏区,英语“学困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大多数学生自小远离父母来到县城或乡镇上学。因为长期独居,一部分学生形成了内向、不自信的性格;还有一部分学生因远离父母亲的管教,从而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2,学生是处在藏、汉、英三种有着各自语言规则和特点的语境下学习英语的,所以会受到藏、汉语的双重干扰。对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1、激活动机,调动学习兴趣;2、优化课堂教学,消除心理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有不少学生认为小学阶段最令自己头疼的就是作文,可以说,研究和解决小学作文的分化问题,对于学生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至关重要。  小学作文这个老大问题,怕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了,为什么作文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特质"——教师指导多,学生花的精力大,而效果却不尽人意?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师几乎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而且都为解决这一问题不懈地努力着,然而一部
期刊
【摘要】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水平。因此,本人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能力 培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讲究教学艺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下是本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普遍存在怕写作文的现象,作文水平低下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究其原因:作文目标要求高,写作难,训练形式死。为解决这些难题,语文老师们探索了不少好的方法途径,我探索的是写作指导"读"中求,以提高作文水平。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阅读是一种双向心理过程。阅读文章,首先要感知全文,从字词到句子,从字词句段到全文,逐句读懂,这是从形式到内容,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本
期刊
引言即使对一些达到市场严格要求的工业矿物(如滑石、重晶石、长石)、选别回采和手选已不能再与现代采矿施工组织和经济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为获得市场需求的产品,即使保
目的:  观察隔药灸天枢穴(双)、气海穴对调节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维生素D水平、结肠IFN-γ及TNF-α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从维生素D参与免疫调节作用角
【摘要】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部分,然而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批改,却一直是一个难题,是一个多费而又低效的工作。本文尝试根据作文教学实践探讨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作文批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些有效方法。  【关键词】 作文评改方法 自主评改 作文能力   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批改,却一直是一个难题,是一个多费而又低效的工作。正常情况下,作文批改,大都还是教师批
目的:本课题评价补肾滋血方联合克龄蒙治疗人工流产术后肾虚血亏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该类型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研究补肾滋血方联合克龄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