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者的心理危机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大地震后,所有参与了报道的境内外记者、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军人、自愿者以及身临其境的旁观者和通过媒体看到听到这次汶川大地震惨烈情境和场面的人,都或多或少地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心理危机,并引发严重后果,如患各种心理疾病,甚至感觉生活没有意义或产生严重内疚感而自杀。
  据统计,经历或目睹了灾难之后能在人们心灵留下永久记忆的比例是,男性中约有60%,女性中约50%。而且,也有一些人尽管经历了灾难,并不会在心灵留下严重的创伤,他们用不着心理医生的治疗和亲朋好友人的安慰,自己就可以调适自己的心理,经过一段时间便会好起来。因此,心理危机的干预当然基于两方面,一是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二是自我干预或调适。实际上,主要还是自我调适。因为,解铃还需系铃人。
  自我调适有很多种方法,但是有一些比较实际也容易操作和自我实施的方法。
  其一,自我安慰。当人们经历挫折或失败以及见证了惨烈的灾难后都会灰心、沮丧、痛苦、感觉自己无能。例如日本救援队员会因没救出人而内疚辞职,其他参与了灾难救援的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时,需要对自己说,这不是我的责任。因为,没有救出人是条件不够和灾难巨大,而且自己尽力了。而且,自己以前的工作一直做得非常出色,即使救灾工作用自己和公共的标准来衡量不算成功,但这也只有一次,相对于自己以往的工作,只是1个指头与9个指头的关系,没有必要灰心、自责和内疚。 其二,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经历过灾难的人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并因此而改变生活方向和生活方式。其实,很多人都会从积极的意义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至少会意识到,自己还活着,有亲人和家庭,有一份工作,能安身立命。虽然生活和工作也有种种不如意,但比起受灾的人来幸运多了。对比之下,没有理由抱怨、消极、颓废和感到生命没有意义或生活没有希望。既然上天如此善待我们,没有让我们陷入灾难遭遇不幸,我们就不应当浪费这样的机会,更不要暴殄天物,相反应当特别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工作,过好每一天,关爱自我和家人,并积极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其三,让心灵充实起来。耳闻目睹了大灾难之后,那些痛苦而血淋淋的场面,如扭曲的尸体、苍白发紫的手、折断的下肢、残垣断壁和废墟瓦砾等等,都会在心头挥之不去,你越想赶走它们,它们却越往你的脑海中钻。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记忆和场景都是在什么时候进入你的脑海中的?对了,大都是在夜深人静或在你无所事事的时候。如果你有事做,就会让心灵充实起来,并自然而然地把那些不幸的记忆和场景赶出你的大脑。
  让心灵充实有两种方式,一是不停地工作和加大工作量。例如,这次距汶川震中直线距离约30千米的绵竹市汉旺镇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一位职员在地震中失去了同在一个工厂工作的女儿,他把女儿遗体安置好后就投入到救灾工作中,一天除了几个小时的睡眠,没有间歇和休息。这种忘我的工作当然是救灾的需要,但同时也是忘记心灵创伤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如果你经历了这次灾难,忧伤和痛苦挥之不去,那就多干工作。工作之外,把注意力和时间用在你平时喜欢的事情上;运动、读书、欣赏音乐、垂钓、烹调、装修房屋等等,都可以让心灵充实并转移注意力,实际上也就能有效地振作精神,排除忧伤和痛苦。
  其四,唤醒责任感。如果你经历灾难并因此而心灰意懒,甚至忧郁,你需要唤醒自己的责任感。你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和对灾区灾民都有责任。如果你正常工作或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工作,就不仅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也是在帮助灾区和灾民。他们需要的是你创造更多的价值来帮助他们和鼓舞他们,而不是看到你萎靡不振、灰心丧气或痛不欲生。
  所有这些,都是源自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原则,如转移、回避、专注、唤醒责任感、重塑自信等等,并不神秘,更不复杂,每个人都可以各取所需地调适自己。当然,严重者也需要看心理医生,不过,心理医生对你所使用的也不过是一些大同小异的心理干预和调适手段,只不过临床心理医生多一种手段一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也不是随意可用的。
  所以,度过心灵的动乱期,主要还需自己来调适。解铃还需系铃人。
  
  责任编辑 张田勘
其他文献
雯雯是个聪明、善良、能言善辩的女孩。她对语言有一种特别的敏感度和认知度。从小就开始接触儿童故事,一听就是一整天。渐渐长大了,记得是3岁左右,她已经开始看绘本故事、注
每个人步入青春期时,都会面临着许多心理转折,遇到大量的有关“适应”的问题。对以下每道题,先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表现想一想,能做到或基本能做到的记1分,否则记0分。1.对家
去吃酒席,席上所见,让我真切地感到了教养的力量。  包间里光线不好,虽然是正午,也只能开着灯。酒席尚未开始,大家谈天说地气氛热烈。突然间,灯灭了,原本笑语晏晏的众人顿时安静了。停电了吗?众人正咤异,灯突然又亮了。大家这才看清楚,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按灯的开关。  大家都不在意,继续说笑。突然灯又灭了,—会儿又亮了,反复几次,有人不乐意了,说谁家小孩,怎么没人管?服务员来上菜,灯灭着,看不清桌子在哪
我家孩子是个小子,脑瓜转得快,做事也快,就是粗拉,别人的粗拉是丢三落四,他的粗拉是丢六落八,整整翻了一番。上小学一年级不久,他便闹了一个大笑话。那是一次全乡小学的统考,
刚刚升入新学校的同学们正在逐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开始融入新的集体,不少家长却发现,曾经很自信的孩子,如今却有点患得患失,做起事来甚至有些畏首畏尾。这是孩子适应不良吗?
4.疾病、受伤及其他的“实感”与分析疾病、受伤及其他“实感”是本次调查当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项,能够充分体现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状况。(1)其他的“实感”与分析其他的“实感
尊敬的读者: 时间如白驹过隙,悄悄地从指间流走了。转眼,“辅导个案”栏目已经一岁了。它就像一个刚刚破土的幼芽,在您的每一次热忱的问候中生长着,在您提出的每一份热情的
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多次就苏联经济学范式论述了经济学和哲学问题,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进行了重要探索。这些重要探索凝聚在他1958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1958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和1959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之中。这些批注和谈话,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留下了十分珍贵而又非常丰富的理论遗产。
问:儿子2岁,已经学会了走路。但是现在的他很不喜欢走路,到哪里都要抱,而且只让我抱。在小区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游戏时,他也要拉着我,我让他自己去,他就会哭。是不是我哪方面做得不妥?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引导?  蔡清  答:孩子从站立到渐渐开始独立行走的这段时间里,他会把注意力全都放在走路上,哪里都想去,尽管走得磕磕碰碰,却乐此不疲。从一个不能自主的个体逐渐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这种感觉对孩子来说很奇妙。
“上课,老师好!”“同学们好!”一番问候完毕,柳州老年大学武术班开始上课了。转腰、甩手、弓步压腿……刘燕荣老师带领大家做完一系列热身运动,便正式进入太极拳世界。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