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学习内驱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ou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情趣、动机、性格、习惯、毅力、个性和气质等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因素,同属于人的一种内在驱动系统,虽然不直接地参与行为时间活动,却在指向、抑制、稳定和强化等方面往往发挥着正能量作用,从中赢得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情感智力”效应。然而,由于成长环境、心智发育和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影响,各个人的情感力量显现得有早有迟、时强时弱、或短或长,这正是因人而异个性化特征的主要成因。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呢?本文立足中职教育角度并结合自身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中职教育 情感智力培养 学习内驱力 实践与思考
  心理学和现代认知学研究表明:在学校教育中,影响人的学习活动因素主要分为智力型和非智力型两大类,后者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情感性因素。不仅如此,两者之间还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合则共荣、分则互损。如果说智力因素起着认知作用的话,情感因素则能充分发挥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作用。本文结合中职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一些简要性阐述。
  以情趣化教学为抓手
  成功的教学不在于强制学生,而在于激发学习兴趣。中职生群体普遍患有“情感饥渴症”,对于情趣化教学存在着强烈的依赖心理。有鉴于此,教师应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并充分利用生成性元素,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情趣化教学活动,以不断激活学生的内在驱动系统,从而在寓教于乐之中逐步赢得厚积薄发的效果。以美术鉴赏活动为例: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蒙娜丽莎》作品,让学生读出蒙娜丽莎的微笑特点,有人说“美丽而恬静”,有人说“幸福而安详”,有人说“甜蜜而神秘”……然后介绍作品由来:女主人公是一位新贵族妻子,因为幼子夭折整天处于哀痛愁苦之中。达·芬奇在创作中请来了音乐家和喜剧演员,想尽办法让她高兴起来,前后花了四年时间才让该幅作品成功问世。如此美丽的作品及其精彩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这怎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呢?
  以自主性教学为平台
  在学校教育中,积极开展以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为主的自主性教学活动,既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根本需要,又完全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学的精神实质。尤其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来说,更能迎合他们“求新、求异、求趣”的活跃心态和“厌静好动”的群体性格特征,这是培养他们学习內驱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以《八骏图》《岁寒三友》《富贵牡丹》等作品教学为例,如果要求直接地完成绘画学习任务,学生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而虚于应对。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主题和内容,分布细化美术项目。比如:把一匹马分为身体、眼睛、马脚和毛发等项目,把松树分为主干、分支、开杈和针叶等项目,把牡丹花分为花瓣、花苞、花叶和花茎等项目,把教材内容以项目和任务形式进行分解实施,从而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地完成学画活动。如此而为,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自主学习情趣,而且能让学生从独立思考与自主操作实施中获得相应的自豪感和成功意识。
  以生活化教学为支撑
  中职生群体虽然属于“双差”行列,但在实际认知、生活经验和思想情感方面并不贫乏,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在这些方面往往是“富有者”。实践表明:积极开展以生活化为主的开放性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学习视野,优化教学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他们的内在性学习动力。比如:美术色彩基本知识教学,笔者展示PPT课件和精美图片时,学生虽然发出了许多赞叹之声,但是看过以后的感触和体会还是很肤浅的。对此,笔者建议学生在放假时间多到服饰店去现场观察,许多学生由此提出一些具有个性化的服装色彩改造方案,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肯定。此外,教师还可把课程内容改造成浓缩生活形式的教学活动,如“美术与环境”“我爱我家”“美化校园风景设计”等,促使学生在生活化学习中不断增强內在驱动力。
  以激励性教学为动力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积极开展以激励性为主的学生评价和学习评价活动,不仅是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更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活力源泉之所在。到了中等职教阶段,个性化学习思维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程度。有鉴于此,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现象应当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必要性保护,以不断增强他们的成功信念和进取精神,从中赢得千里跬步和江海细流的渐进效应。比如,在临摹石膏像练习过程中,对于那些造型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群体,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造型描绘的练习,让他们用更多时间来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图画。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
其他文献
2013年以来,为配合沈阳市开展的“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积极组织该院知名教授为广大喜欢戏曲的市民开办“名家讲堂”,讲授戏曲知识,教唱戏曲名段。在诸多授课老师中,讲授京剧老旦艺术的史云兰教授,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位。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她曾在舞台上演出过《杨门女将》《望儿楼》等一大批京剧经典剧目;曾参加过京剧音配像录制工作;曾与谭元寿、梅葆玖、叶少兰、尚长荣等京剧大家同台演出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基础教育改革重点之一,随着国外现代教学与课程理论的广泛传播,教学目标、模式、设计、方法、课程内容、组织结构等问题就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的热点问题。《澳洲课程故事》这本书,正是西方课程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笔者从课程开设改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课程改革的矛盾以及总体感受等方面论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关联。  澳洲的稻米综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在课程价值上具有多元性,注重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的构建性,侧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教师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从而达到“羽化成蝶”的效果。如何开展适应孩子年龄特点的、可接受的“品德教育”,让孩子真正从内心领悟到“德育”的真谛,并能转化为“爱”的行为。下面笔者以《世界之窗》为例,浅谈如何让孩子立足于课堂。“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是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世界部分的一
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做好暑期学生安全工作,要全力防灾减灾,积极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切实做好暑期留校和参加校外活动学生的安全工作,集中开展学生安全教育。  通知提出,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必要时可采取停课、调整考试时间等措施,全力保障学生安全,坚决防止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学生群死群伤事故。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在放假前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发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明指出:“均衡发展”和“免试就近入学”应当同步推进,从具体的操作策略看,则需从能够做的先做起,从容易改的先改起。事实上,加快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改革动力,也将会促使义务教育的改革发展步伐大大加快。  (摘自2015年4月6日《中国教育报》)
什么是幸福?你幸福吗?作为共产党员应当拥有什么样的幸福观?今天在听了赵红艳老师的讲座后笔者深有感触。  罗斯福说:“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爱因斯坦说:“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幸福是知识渊博、情趣雅致的精神富足;幸福是秉公用权、心系百姓的责任情怀;幸福是知足常乐、善于感恩的淡然心境!”蓦然回首,笔者终于发现,奋斗让教育者的生活
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汤勇指出:以争第一制造了多少教育的失败者,以反复考练泯灭了多少学生的创造力,以分数至上压抑了多少学生的个性发展,以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多少教师、校长苦不堪言。在农耕文明日益衰落的时代,留住农耕智慧、农耕文化和农耕情怀,既是教育的阵地和责任,也是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乡村教育要有乡村的气息、味道,要培养孩子们对农村的感情。  (摘自2015年5月4日《中国青年报》)
位于山东诸城的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是诸城繁华中学高中新生的第一课堂。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要组织新生“远足”,到这里进行一次科学考察。同学们漫步于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追寻远古时期生灵的足迹,感悟自然造物的真谛,进一步明确生命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做一名“勤学善思,求是崇真”的繁华学子。校长王建伟说:教育是一座永不登顶的高山,教育工作者应勇于追求,大胆探索,坚持走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之路,构建德育的长效机
作为一名班主任,作为关爱学生、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班主任,面对学生家长时,不能一味地抱怨,放任他们的孩子自由成长,而是要教育好他们的孩子,进而“教育”好这些家长。笔者相信,只有注重家校的密切配合,才能教好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成才。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和家长们切磋探讨,十分必要。那怎么做才是最恰当的呢?  了解学生及家长  与学生家长打交道,首先要了解学生家长的性格及其对教育的不同认知。班主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依赖性强,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表现出独立意识较弱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源自于其行为自律与自我服务的需要,因此,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应当注重教师在教育和活动中的逐步引导。  加强独立性教育  小学生由于从小受众多长辈的宠爱,陪读现象越来越盛行,导致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依赖性强、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