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资源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hise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推进校园网络资源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两者的整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而提高了本学科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资源整合;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
  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我国开设的时间并不长,但研究它的人却大有人在。校园网络资源与通用技术教学的整合还处于探索状态,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要想充分的整合好校园网络资源就必须找好切入点。
  在谈论“校园网络资源与通用技术教学整合”之前,有必要对“整合”这个概念予以明确的界定。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将“整合”理解为一种“搓合”,就是将校园网络资源引入课堂,甚至将其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种理解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整合”的理念。校园网络资源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被动地引入多媒体设备,而是主动地适应该学科的过程,是一个合乎目的、自然的过程,而不是抛开教学目标,单纯为了用校园网络资源而用校园网络资源。“校园网络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包含两个意思:校园网络资源为教学课程提供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校园网络资源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便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通用技术是一门崭新的课程,课程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在传统教学素材远远不能满足课程的资源要求,因此必须寻求不同的路径,尽可能广地开发通用技术课程潜在的课程资源。校园网络资源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就是在通用技术课程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校园网络资源,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对我们高中来说校园网络资源与通用技术学科整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加工的主体。于是我们有必要对校园网络资源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进行探索并将实践运用到教学当中。
  一、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校园网络资源——校园网络资源丰富多彩,但是通用技术课程,课本的内容很有限,相关的材料更是少,如果采取在教室中传统的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那么这堂课应该是枯燥无味的,又怎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通用技术涉及面非常广,很多知识都需要从网上来搜集,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其中承载着多种信息,有处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极大地丰富了通用技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手段反映出客观的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在视听和感官上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从而激励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兴趣可以说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才会产生心之向往的情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对于我们学校来说,通用技术是近几年才开设的,还很不成熟,第一堂课就有同学提出疑问:老师我们已经开设了9门课程,现在加上通技就10门了,我们任务好繁重啊,学这门课有什么用啊?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所以我就给同学们放了一段视频,内容是:一个人用微波炉煮鸡蛋,结果鸡蛋爆炸,脸部严重损伤。同学们看后很吃惊,由于没有正确、高效地使用技术,才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不用我过多的解释,不到两分钟的视频就让同学们明白提高自身技术素养的必要和紧迫,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正确使用校园网络资源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讲解者,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课程整合进入课堂后,教师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变成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应使用校园网络资源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可以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使用计算机进行演示,这样能为全体学生的充分感知创设情境,既能重新组织教学情境也能促进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为学生形成学习概念规律等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理解。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通用技术课程中是现代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
  可见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手段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消极被动地听讲,始终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而现代教育媒体走进课堂,以其特有的功能和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其中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信息资料,也为学习提供了多种参与机会,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和创造。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校园网络资源与通用技术的整合,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更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习惯和创新精神,在教学的同时多开展一些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校园网络资源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无疑将成为新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教育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所以,我将会继续探索校园网络资源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法,将正确的整合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余胜泉、马宁著.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M].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2]顾建军.《通用技术培训手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场”论和”能量”的概念是现代物理科学通过自身发展之后的智慧的结晶,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几千年前,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中国先哲们早就对那些看不见的事物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关键词:现代物理学;气场;能量;文化  人类作为宇宙间最富有灵性的动物,一直对未知而神秘的事物都饱含着强烈的好奇心,因而不惜付出所有的努力去探索去追寻。在所有神秘的事物中,最让人好奇且兴奋的莫过于看不见但又确实是存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文分析了以往和目前高校“两课”教材建设的比较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对高校将要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充分利用数学文化,使学生接受熏陶,体会它的价值,让数学文化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本文认为可以从认知结构、动手操作、游戏竞赛、合作学习中渗透数学文
数学学科在学习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数学的学习质量严重的影响着整体的学习质量.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所以这就要求初中老师应该确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提高
许多同学做题时根本不进行选择,一拿到题就做.其实这样无选择性地做题效果并不好,原因如下:一是有的题“换汤不换药”,一味地做同类的题必然会浪费大量时间;二是有的题所涉及
目的: 探讨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配合与护理.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20例行无痛胃镜联合检查患者为样本,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给予了针对性护理,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习,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一、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1.一定要体现出“先学后导”的思想  学案所设计的自学部分不提供现成答案,只提示学习思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