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dkja51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师大体育馆的路堵得厉害。等得太久,金强忍不住用力按了两下喇叭,这声响引得前面车里的司机探出头来,阴着脸,挑衅地瞪着金强。金强不愿意惹麻烦,转了头,不去看那人。金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门票。门票很精致,大字写着“××个人演唱会”。××!看到这个名字,金强好像被烫到了一样。
  门票是从网上订的。等快递那天,金强几乎什么都干不进去。门票并不难买,过气的中年女明星,很容易被湮没,连快递似乎也很怠慢,直到快下班的时候才将门票送到金强手里。
  金强的工作很简单,但很重要,稍有疏忽就可能出大事,所以领导一直很看重老实稳重的金强。每年金强都得先进,每年领导都会拍着金强的肩膀夸奖一番。张婷却不高兴,一边把先进证书扔进垃圾桶,一边数落金强的懦弱——四十岁的人了,还当个科员,周围比他年轻的人都升职了,金强却还是原地不动!张婷急了,就骂:“你就是条臭咸鱼!”金强心里不服气,咸鱼可以翻身,只是机会没来!金强这么安慰自己,他不跟张婷吵架。金强并不在乎钱,虽然他也需要钱。金强是个安于现状的人。
  这种安静的生活却突然被××的演唱会打破了!这让金强有些猝不及防。
  金强找遍了通讯录也没找到孙薇的电话。金强有些泄气,曾经让他刻骨铭心的一个人,就这样被时间轻易淹没,好像从来沒有存在过。
  那时候,××还很年轻,刚刚在乐坛崛起。孙薇对××的经历如数家珍,所以得知××要来这座城市开演唱会,孙薇几乎毫不犹豫地从黄牛手里买了两张高价票。演唱会现场××柔情似水的演唱让孙薇疯了一样,跟着唱跟着叫,然后把头埋进金强的怀里,大声地哭。那时,孙薇已经开始准备去日本留学,没人看好他们的爱情。去机场,孙薇怕金强被她的父母骂,就不让他去送行。金强答应了,但还是忍不住悄悄地跑去了。远远地看着孙薇离开,金强想起××唱的歌——离开的人永远离开,不要再眷念。
  ××后来又来开了两次演唱会,金强都去了。那时××已经放弃青春路线,改扮摇滚少女,台上激情四射,金强周围的观众像被点燃一般又蹦又跳,这让金强已无法聚精会神地悲伤。忘记,成了唯一的选择。后来××开始走下坡路,经历了嫁人、离婚和酗酒丑闻之后,××终于消失,她的名字只是偶尔被提到。不知道为什么,听到她的负面消息时,金强总会在心里轻轻地叹口气。
  那天收到快递送来的门票时,金强并没有急着走,而是在电脑上写了一篇日记。金强已很多年不写日记了,写起来有些生涩,但他还是一路写下去,写得很长。金强写完了日记,办公室里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金强把鼠标移到左上角,迟疑了一下,将日记保存到电脑里。他心里想着,就从这一天起,重新开始写日记。
  师大的体育馆不大,稀稀拉拉地坐着十几个人,都跟金强的年纪差不多。体育馆后排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安装电子板,上面××的名字闪闪发光。
  等待的时间有点儿长。已经到了演唱会开始的时间,依然没有人出现在舞台上,有人等得不耐烦了,大声喊着××的名字。金强的心情也变得焦虑起来,这种怒火中烧的感觉已经很久没有了。金强忍不住也跟其他人叫喊起来,但还是没有人出来解释一下。体育馆似乎变成了歌迷的舞台,大家在叫嚷,在怒骂,在质问。
  金强的电话突然振动起来,是张婷,问他在哪里。金强还没说话,张婷已经在问:“怎么这么吵?”张婷根本不需要金强的回答,她喋喋不休地说道:“儿子明天要去科技馆参加校本课,老师让买……”金强放下手机,站了起来,迟疑了一下,然后转身从一群吵吵闹闹的人中间挤出体育馆。拉开车门时,金强心里还在想,等明天,他一定要把电脑里的那些日记给删了。
  [责任编辑 晨 飞]
其他文献
在所有的动物里,我认为马最具有肉体美。飞驰的骏马,俊朗、飘逸,哪个男儿不喜欢、不心潮澎湃呢?  可是农村里多的是牛。牛的力气大,脾气也好,任劳任怨,我们太熟悉了。  驴呢,介于马牛之间,个头儿最小,样子不好看,叫声难听,但驴耐力好,拉车推磨是一把好手。而且驴个子小,转弯儿灵活,再者食量也小,好经管,用农村人的话说就是皮实。  我七岁时,父亲遭批斗,被罚去饲养室喂牛。饲养室在村外,离村有三里路。考虑
期刊
第一次见他还是二十五年前,当时他还是一个才入佛门的年轻人。当时,我才成婚没多久却丧了父亲,我是家中长子,父亲丧事前后都由我一人打理。我们那儿的习俗,但凡有人故去要请和尚来念经超度亡灵,我花了老大一笔钱请了当地寺庙里的住持来我家诵经七天,老住持带过来的六个僧人中就有他。  他在一堆和尚中十分显眼,他生得清秀,就连那一身青灰粗布袍也能穿得十分精神。来随礼的夫人、女孩儿都暗地里瞧他。他大概也真的是六根清
期刊
天热了。青蛙咕咕呱呱叫。狗吐舌头。西瓜就上来了,可以吃西瓜了。  上来,说是某种瓜果,依着时令成熟,很有动感,仿佛舞台上的登场、亮相。西瓜说上来就上来了,黑皮、青皮,条纹、花纹,大的、小的。西瓜刀长长的,窄刃,锋利,碰着西瓜,嘣,就裂了口子。看吧,皮薄,瓤沙,汁水汪溢,能引来蜜蜂。这样的瓜最好吃。  张老姑年年就卖这样的瓜,在村口。  村口老槐树下,一面小方桌,几把小椅子,几只暖瓶,两摞茶碗,几个
期刊
鱼生就是生鱼片,用新鲜的生鱼肉切成薄片,蘸调味料食用。温州居民自古喜生食海鲜,民国时,温州的董记鱼生馆,是当时最有名气的专营鱼生的饭馆。1944年夏天,董记鱼生馆因为生意好,起鱼肉的男工不够用,老板董浩昌上紧招工。除了一个自称黄聪儿的女子报名,没有其他人敢报名,因为董记鱼生馆对刀功要求极高。董浩昌看那女子身材袅娜肤色白嫩,怎么看都不像是干活儿的样子,就想打发她走。  黄聪儿说:“你看了我的刀功不满
期刊
读阎连科的非虚构作品《我与父辈》,在第二章“想念父亲”里边,遭遇了一段让我心动的叙事。作者说他当兵期间回河南嵩县老家休假,从家里糊墙的旧《河南日报》上,看到1981年第二期《百花园》杂志的目录,上面录着他的一篇小说的题目《领补助金的女人》,于是告诉父亲,他写的小说发表了:“你看你看,还是头题呢……”两年后,作者再次回老家,看见那张旧报纸还糊在墙上,杂志目录也在。不同的是,他的名字下面,被手指戳出很
期刊
今晚,轮到衙役赵小五和王福贵值夜班。  赵小五和王福贵打着灯笼巡查了一番镇府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见无异常,遂关上大门,上了门闩,然后回到厢房,拿出几样荷叶包着的下酒菜、一坛苞谷烧,慢悠悠地喝起酒来。  夜深人静,四周寂然。  远处,有打更声依稀传来。偶尔,深巷中还有一两声狗吠。  不久,风起,灯火摇曳,渐渐地,风越来越大。未几,狂风大作,昏天黑地,天如墨盘,电闪雷鸣,瞬间,大雨滂沱,豆大的雨点噼
期刊
老常躺在床上,越想越生气,爬起来想泡一杯茶,茶罐是空的,电壶是空的,积了一层厚灰的破铝壶也是空的。他家里穷得连口冷水都没的喝,也怨不得村主任说话难听了。  他后悔和村主任打赌了,去要扶贫款,应该说几句好听的话,咋能和村主任杠上呢?虽说村主任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儿,但大小是个官儿,是官儿就喜欢让人敬着供着,等人给他上香才办事呢!再说村主任还真不错,老常穷得亲兄弟都不认了,女人孩子也跑了,别人见他都是一
期刊
光绪初年,三次科考不第,已过而立之年的杨三品,见仕途无门,便笃志劳耕,褒扬祖业。闲暇之余,广结良朋,切磋诗书,品茶论道,好不快活。  一日子时,秋高气爽,星月同辉,清源河边,拱手送走几路文朋诗友的杨三品,见友人们的灯笼,在月色下闪闪烁烁,像天上洒落的星星;潺潺的清源河,薄雾缠绕,如一条弯弯曲曲的白色舞带,他脱口吟出“文朋诗友星光远,月宫仙雾脚下临”来。  “好诗,好诗!”  身后管家轻拍枯掌,却陡
期刊
程海每天早晨上班,都要见到老裴,有时在小区大门口,有时在理发店门前,这些都是程海的必经之地。  程海是一个小局的局长,老裴是专门磨剪子抢菜刀的。每次见面,老裴都要主动问候程海:“哎,老师傅,你吃过了吗?”这让程海比较恼火。因为程海并不老,才五十出头,正是英姿勃发的年龄,人也长得白白胖胖,穿一身西服,手里拎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一看就是个坐机关拿工资的人物。有几次老裴还看见了有小车来接他,但老裴偏偏喊
期刊
他长得奇丑无比,就算混进黑压压的群演队伍,也是最扎眼的那个。他甚至演不了恶奴甲、匪兵乙,只能扮死人,通常还是脸冲下,要不就是血肉模糊面目全非的那种。  不知从何时起,他变得忙碌起来,穿梭往来于各个剧组,只因扮相好、口碑好。扮死人也要口碑?  答案是肯定的。  一次,他身上著了火,明明是个意外,可所有人都忽略了。那个镜头其实早就过了,人们清理现场时发现他还纹丝不动地僵卧在那里,身上的火苗突突的,空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