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晚期(IIb~IVa期)子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18例中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8岁(23~70岁);临床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的分期标准,Ⅱb期56例,IIIa期6例,IIIb期52例,IVa期4例;肿瘤直径:>4 cm者55例,≤4 cm者63例;盆腔淋巴结转移:有转移者为35例,无转移者83例;治疗前血红蛋白(Hb)水平:≤110g/L者为40例,>110 g/L者为78例;治疗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1.5 µg/L者91例,≤1.5 µg/L者27例;治疗后SCC-Ag水平:>1.5 µg/L者34例,≤1.5 µg/L者84例。回顾性分析子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疗效及副反应,并对影响同步放化疗后远处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118例患者中,复发37例,复发率为31.4%(37/118);其中局部复发者13例,远处转移者19例,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均有者5例。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4.0%,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78.8%。急性副反应:2例发生III级胃肠道反应(主要为腹泻),20例发生III-IV度骨髓抑制;晚期放疗反应:5例发生III~IV级胃肠道反应,2例发生III或IV级膀胱反应。(2)单因素分析显示,中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远处转移与临床分期、治疗后血清SCC-Ag水平、治疗前Hb水平、盆腔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中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远处转移与临床分期、治疗后SCC-Ag水平、盆腔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

结论

中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同步放化疗后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临床分期、治疗后血清SCC-Ag水平和盆腔淋巴结转移,对这些患者需要考虑新的治疗策略来控制远处转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孕早中期孕妇血清中β-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检测在联合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 805例孕妇,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子痫前期组(包括轻度及重度子痫前期)。孕10~14周时检测孕妇血清中PAPP-A、β-hC
期刊
目的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技术及测序技术分析FOXE1基因丙氨酸残基长度多态性与特发性卵巢早衰(PO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110例为卵巢早衰组,以月经规律、生殖激素水平检查在正常范围内的年龄匹配的妇女110例为对照组。应用MLPA及测序技术检测FOXE1基因的丙氨酸残基长度多态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和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变化在诊断子宫颈鳞癌复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0年12月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 394例完全缓解的子宫颈鳞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年龄18~72岁,中位年龄46岁;临床分期: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94年的分期标准,Ia期71例,Ib期360例,IIa期254例,IIb期207例,IIIa期95例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或子宫托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有症状且要求治疗、无POP手术及子宫托治疗禁忌证的III~IV度PO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意愿分为手术治疗(手术组)或子宫托治疗(子宫托组)两组共4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就诊时年龄、体质指数(BMI)、发病年龄及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