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约束预嘱的伦理审视与法律因应

来源 :医学与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ij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自我约束预嘱约束性和福利性的辩证审视,其背后隐藏的伦理问题得以浮现.自我约束预嘱可依据“多阶意欲”理论与“意图—计划”理论获得正当性基础,但这无法回应其模糊化处理患者意愿的潜在风险问题.在特定限制措施及第三方介入策略的重构下,自我约束预嘱可有效回应可行性层面的非议.当前,我国意定监护和非刑强制医疗制度为自我约束预嘱的适用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为其功能的全面发挥带来了限制.即便如此,自我约束预嘱仍可作为精神医疗决策的正当化机制以及医、患、家属三方沟通的软规范机制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PUFAs)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补充 ω3-PUFAs作为一种治疗措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综述 ω3-PUFAs对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肿瘤的治疗作用以及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期望加深对 ω3-PUFAs药理学作用的了解,拓展 ω3-PUFAs的临床应用.
叙事医学是实现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较好融合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向临床医学工作者推广叙事医学的理念、方法并促进叙事医学的临床应用,对990名国内实践叙事医学的医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从叙事医学认知概况、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叙事医学方式、对叙事医学作用和功能的认知以及叙事医学推广方式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叙事医学在国内还处于方兴未艾的起始阶段;叙事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功能和作用已经得到了医务人员的认可和证实;叙事医学融入临床实践需要医院提供制度保障.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所致生理、病理和生化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常危及生命,近年来其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有增多趋势.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当前,病原菌培养是脓毒症病原学诊断的主要方法,但是病原菌培养需要数天至数周的时间,使得在临床上无法及时应用针对性的抗菌药物,从而延缓了有效治疗.目前,二代测序技术不断成熟,它检测病原体的速度快、范围广,现已成为感染性疾病中病原学诊断的有效手段,本文就二代测序技术的概念、功能以及二代测序技术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展开论述.
医疗安全的核心是医疗质量.整形美容行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中暴露出了诸多危及患者医疗安全的问题,整形美容行业的乱象亟需整治,同时需要业内制定行业标准,规范整形美容行为,以保障医疗安全.本文通过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整形美容专业质量控制(质控)中心的建立背景,结合工作现状和相关整形美容法律法规,指出质控中心的发展及其意义.
叙事医学是医学上一个新的“临床架构”,不仅朝向医学伦理本质而回归,更是直接命中了“生生”这一人类社会的最高伦理旨趣.这一旨趣从生命伦理学的角度为现代医患关系摆脱现有困窘并建构起正确的关系开阔了思路,将导向医患(生命)共同体的建构.基于“生生”意蕴,叙事医学视域下的医患共同体建构应当同时持有四个向度:作为利益共同体的“双赢”向度,作为情感共同体的“共情”向度,作为知识共同体的“同理”向度,作为伦理共同体的“共生”向度.
现代生育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的生殖健康和生育解放,另一方面也消解了中国传统生育伦理.具体表现为:首先,现代生育控制技术削弱了生育的自然属性,使生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控的,引发了性的生育目的 的伦理之争.其次,现代生育控制技术与生殖技术使人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生育的掌控,对于性的愉悦目的 的追求以及生育成本等问题的考量,使现代人逐渐“遗忘”了生育的社会责任,引发了人口数量、结构等一系列问题.最后,现代生育控制技术为女性的生育解放带来了契机,也使女性可以通过生育控制而获得更多的权利和自由,从
以悟践疗法、心理疏导疗法、道家认知疗法为例,梳理了国内本土化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现状.首先,总结提出国内认知行为治疗发展的特点,包括:强调认知的关键作用;试图努力建构本土化的心理病理学说;努力实现治疗程序上的标准化;强调理论的实证基础;在临床操作方面明显的东方说服式教育的特点.其次,亦提出当前认知行为治疗本土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哲学化倾向明显;心理病理学理论缺陷;对中国心理障碍患者特征的细致探讨较少;对经典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误解.最后,对国内认知行为治疗本土化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为深入了解器官捐献者家属的社会支持需求,更好地提供社会帮助,综合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法从物质需求、信息需求和情感需求三方面深入探讨了湖南省捐献者家属社会支持需求.研究发现,器官捐献者家属对物质支持需求较大,特殊器官捐献者家属群体如失独家庭,表现出更强烈的社会支持需求.器官捐献者家属强烈希望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可.建立公立的心理疏导机构,通过专业心理疏导可减轻器官捐献者家属的心理愧疚感,抚慰其内心的痛苦.在信息支持需求方面,家属更多地表示希望知道受捐者术后健康信息和器官捐献相关政策信息.
情志相胜疗法是在古代阴阳平衡、五行相克的朴素唯物论哲学思想指导下,阐述七情五志相互作用机制的一门经验科学,极具中医特色.基于科学、实证基础的行为疗法旨在通过开展和实施某些结构化的程序以改变个体生活的一些方面,简明且高效.从理论基础、治疗方法上对西方心理学盛行的行为矫正和中医的情志相胜疗法进行初步比较,认为两者在治疗情绪障碍上均以外显情绪为突破口,但两种诊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程序上存在差异.行为矫正和情志相胜疗法在情绪障碍的治疗中具有整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为揭示城市居民仪式治疗的文化逻辑,通过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的方法在贵阳市收集有关城市居民仪式治疗的田野资料.研究发现,仪式治疗呈现“关系”失序与和解的文化逻辑.被疗者在生活世界不顺时选择接受仪式治疗,仪式治疗由归因与仪式两部分组成.归因阶段,不顺被解释为被疗者与鬼、神等不可见的存在之间关系的失序,仪式就是理顺“关系”的过程.最后,仪式治疗的“疗效”源于“关系”的和解,对治疗师灵验的相信既是仪式有效的基础,也是维持被疗者继续接受仪式治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