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来源 :旅游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理好六大关系,旅游要谋求当主流 崔凤军
  
  笔者在旅游部门工作10年,做旅游研究15年,对旅游有很强的革命情结。近几年不论到地方担任政府领导,还是在政府综合部门工作,始终坚持学习、调研,而多部门的工作经历又促使我进一步思考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
  笔者深深感觉到,近10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旅游业的地位可谓突飞猛进,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无论是产业规模、产业体系、产业需求,还是产业优势、产业地位抑或产业性质,均与1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我们旅游人的骄傲。但是,由于旅游业的非均衡发展特征,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在很多地区,乃至国家层面,旅游业还仅仅属于一个“补充性产业”,有它行,无它也行,从思想认识到资源投入,远还没有上升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还没有上升为国家和地方“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十二五”是中国经济的重要五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五年,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五年。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谋划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与战略,抓住调整转型的有利时机,乘势而上,实现从“从属产业”向“主流产业”的战略性转变。
  一是处理好旅游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工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例如,工业为居民收入奠定基础,由此催生了大量的旅游人口;工业为政府收入奠定基础,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提升;工业为旅游业带来大量的商务客源,由此催生旅游业新的业态,如会展旅游、会奖旅游、商务旅游;工业直接为旅游业贡献了大量装备,包括汽车、石化、邮轮、通讯、轻工、纺织服装、休闲制造业(帐篷、休闲自行车、电瓶车、野外用品等)。但同时,工业对旅游业也有明显的“挤出效应”,多年的GDP崇拜,使得地方政府把更多的土地、资金、环境等生产要素投向工业。但是,“十二五”期间中国乃至世界传统制造业的背景是“过剩”,缺乏更多的新增长点。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作为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机会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大。因此,在传统制造业大量过剩的“十二五”时期,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将成为“调结构”背景下的城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具备成长为主导产业的所有外在条件,并愈益引发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要充分利用发展时机“抢占地盘”,利用城市郊区和城市“退二进三”腾出的核心区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利用旅游业的带动效应,大力推进休闲制造业、休闲商品业的发展;利用好国家对服务业的税收和财政政策,大力倡导旅游业是创造财富的产业的良好思想氛围。
  二是处理好旅游业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服务业与旅游业虽然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但也是共生的关系,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要积极树立旅游业是服务业龙头的理念,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效应,积极推动休闲娱乐业、商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服务业的振兴;也要充分利用旅游业对商务经济的贡献,积极推动会展业、信息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是处理好旅游业与城市化的关系。城市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旅游业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在增加城市人口、扩大城市规模、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的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质量奠定了重要的客源基础和服务保障。“十二五”将是中国实施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时期。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是45.6%,如果按照未来每年大致为1%的增长速度推断,到“十二五”期末,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50%,这意味着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中国正式进入一个以城市为主导的社会。为此,第一,要高标准编制“十二五”城市旅游专项规划,从参与世界旅游竞争的高度规划重点旅游城市和新兴旅游城市,提出差异化竞争方向,指导地方发展;第二,以城市为中心重新构筑中国旅游市场格局,编制纵横交错、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线路组合;第三,重新启动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评选,鼓励创建“创新型旅游城市”,在市场规划、产品宣传、设施建设、资源整合、行业管理等诸多方面向城市倾斜。
  四是处理好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和中心镇建设是“十二五”的一个重要主题。旅游业要在这一主题下有所作为,不仅要“农家乐”,更要“家家乐”。要充分利用下山移民、生态移民等有利时机,抓住机会主导农村的土地利用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国家三农资金的投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农业;推动高端度假业的发展,规范发展高尔夫、温泉、山地、湿地等度假旅游产品建设;推动旅游村落和旅游特色乡镇建设。
  五是处理好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2009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使得文化产业成为上至中央决策层,下至各级党委政府的热门话题。“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旅游业依托文化而发展,其灵魂是文化。文化的勃兴为旅游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众多文化资源得到重视和开发,其开发利用的“出口”往往就是旅游;大量的政府引导资金进入文化,旅游业的社会属性得以全面发挥,借力发展成为可能;创意产业、信息技术、动漫产业等的发展既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产品,也装备了传统旅游产品(如以动漫、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代主题公园);旅游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成分,旅游业也会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闯世界”的重要载体,此举将大大推进旅游业国际化进程。
  六是处理好旅游业与民生产业发展的关系。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立,旅游业很有可能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民生产业。旅游业构成现代民生产业的最大理由首先是提升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旅游业吸纳更多的人员就业,可以转移富余劳动力和制造业劳动力,扩大社会充分就业程度,优化从业结构。二是提升生活质量。旅游业促进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更多反省。旅游者追求美好环境和生态,更加关注环境健康和人类持续发展,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大大加强,有助于从思想上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三是提升居民和社会素质。实践证明,见多才能识广,不管是旅游者还是当地居民,均能从旅游中提高素质和见识。四是提升社会协调度。如果全社会建立了旅游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的理念,旅游业将在成为支柱产业的同时,进入战略性、公益性和社会性基础产业的行列,那么,旅游业的发展地位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提升。
  
  旅游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与中国旅游学人的历史使命 戴 斌
  
  在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的双重持续影响下,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国内旅游和从未停止过增长的出境旅游,都显示出中国庞大而坚实的国民旅游市场基础,并为我们赢得了全球第一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目的地以及亚太地区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的地位。因此,继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十七届四中金会上明确提出要把扩内需、调结构作为今后一段时期保持经济基本面又好又快发展的基调 之后,国务院新出台的文件既是对会议有关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符合我们当前旅游经济运行以大众旅游为阶段特征的客观要求。
  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标志,旅游业已经正式进入国家战略体系,这是国务院首次正式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综合性消费、可持续消费和多层次消费,旅游业在市场资源配置和提升内生性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当前以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民生为基本诉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业要发展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作为一项人类长存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权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目前,我们拥有的17.12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和4584万人次的出境旅游市场,足以印证这一判断。旅游不仅是一项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更是能够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福祉的社会事业。基于这一共识,发展旅游业就必须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曾停止的旅行需要和诉求为根本着力点。
  三、旅游业要肩负起大国旅游发展格局中的国家责任。一方面,我们是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发展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更加重视发挥旅游业在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就业、扶贫、环保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民族旅游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和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格局,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更加突出旅游业在节能环保、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的贡献。另一方面,由于市场自身的发展和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中国旅游经济运行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不仅以服务贸易自由化为导向,为全球旅游经济的持续繁荣与恢复发展提供充沛的需求主体,还积极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与世界各国分享成果和经验,我们应当也能够肩负起一个发展中大国应负的责任。
  从“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整体环境而言,中国旅游业正步入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新旧矛盾不断凸显和旅游产业素质亟需提升的时期。
  到2015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在这样一组数字面前,我们深刻认识到国民旅游时代的到来,加上经济、社会、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协调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旅游业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大好发展时机。
  但是,我们还要意识到,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均衡、旅游商业模式创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这一时期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且日渐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供给结构和商业模式之间的矛盾。如以入境接待为主,依靠团队观光发展起来的旅游接待体系与散客化旅游产品设计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间的矛盾,主要旅游企业仍然以国有控股为主,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不高,而大量创新性和灵活性较强的中小旅游企业和民营企业生命力不强,难以获得长久发展等问题需要长期加以关注和解决。
  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实现旅游产业的集约式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结构性供求失衡矛盾,特别是改善以入境游客为主要目标市场的接待体系,大力推动和落实国民旅游休闲和带薪休假制度,全面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提升旅游产业的运行绩效;必须坚定不移地创新旅游产品,面向新需求,依托科技、教育与人才资源,着力解决旅游产品开发和组织创新。
  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更多地运用商业的理性、资本的逻辑、技术的进步并且遵循市场的规律,更好更快地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
  四、中国旅游学人的历史使命。在这样一个大众旅游为主导、发展旅游成为国家意志的历史时期,中国旅游学者要主动担负起国家和时代发展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旅游业的市场化发展以及与国际旅游业的融合互动,中国旅游的学术研究一直紧随产业实践发展的步伐,在大量的文献引进、理论综述、现象解释和对策研究中形成以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目标的学术体系和研究范式。在当前国民旅游需求规模日益扩容、新旧矛盾日益突显、旅游产业素质亟需提升的形势下,面临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乃至自然环境因素的错综复杂的影响,要把旅游业培育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旅游学术研究就不能只是跟在产业发展的后面,做些解释性研究或者自说自唱式研究,而是要为国家和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实质性的思路和抓手,这也是我们与西方旅游学术研究最大的不同之处。
  首先,要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积极开展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理论、产业政策和重点、热点与难点问题的研究,重视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加强旅游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解决旅游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培训的需要。
  其次,要立足本土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既要做理论的阐释者,也要做产业发展的推动者。要深深扎根于旅游产业实践的泥土中,以超前的思想引领和强有力的学术支撑,为旅游产业主体的培育、区域旅游发展创新等提供智力支撑。因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才有了学术报国的机遇和舞台。“书生报国无它物,唯有手中笔如刀”。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旅游学人以伟大的使命,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也迫切需要中国旅游学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非纯粹意义上的学术创作。因此,中国的旅游学术研究应该是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共进退甚至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中国的旅游学者不仅要更加专注于逻辑理性的研究范式的完善,还必须紧密贴合实践、引领实践,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和尽早实现旅游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旅游业:战略性产业定位及其实现 马 波
  
  一、从“战略性”说起。如果持有历史观念,明智的人就会把发展的“阶段性”放在“连续性”中考虑——阶段性是对历史演变的因应,同时又是历史发展新的起点。以此来论,对“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所有思考和讨论,都必须构建历史的坐标,找出问题的关键,借助改革创新,实现继往开来。
  在笔者看来,2009年12月1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近几年来对旅游业最为利好的政府信息。《意见》开篇就讲“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在第一条“总体要求”里又进一步强调“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笔者认为,其中最为关键的字眼是“战略性”, 落实旅游业的战略性产业定位是“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业改革发展的中心要义之一。
  战略性产业定位是基于旅游业的基本特性和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内外部条件而提出的。正如《意见》所说: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具有战略地位,理应受到特别的、普遍的和深刻的重视。
  事实上,战略性产业定位不仅意味着旅游业地位的提升,也意味着旅游业要承担更加全面系统的功能,或者说提供了考量旅游业的新标准——不再就旅游而论旅游,不再就经济而论旅游,而是要统筹旅游的多种功能,实现旅游业的科学发展。2008年底,笔者参加山东省旅游局召开的科学发展研讨会,基于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的统筹考虑,提出了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基本框架。旅游业发展,可以众说纷纭,但不能没有统一的标尺,先有“好”旅游的标尺,才能做好旅游,“好”旅游一定是全面负责任的旅游。有鉴于此,2009年11月,在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上,笔者再一次以“好”旅游之名提出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基本框架——旅游业发展应当兼具动力表征、质量表征和公平表征。动力表征体现发展度,具体包括产业资本增速、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产业技术水平等指标;质量表征体现协调度,包括旅游产业总体绩效、国民经济贡献度、资源环境贡献度、社会文化贡献度等4个层面;公平表征体现持续度,具体表现在人际公平、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等3个方面。窃以为这一观点能够较好阐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产业的功能体系,可供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参考。
  战略性产业定位更具现实意义的是为今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方向和路径。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必须既包括目标,也包括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手段无目标的政策是盲目的政策,有目标无手段的政策是玄虚的政策。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都是目标,转变增长方式才是手段。落实到各行各业,目标必然是一致的,手段则各有表现。站在“十二五”的门前,中国旅游业所拥有的不仅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持续发展的伟大成就,也有随着自身快速成长而日益呈现的“体大衣小屋窄”的尴尬;不仅面对着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外部挑战和机遇,也面对着束缚自身发展的多种有形和无形的桎梏。顾后瞻前,就旅游业而言,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转型发展,转型发展固然有诸多内涵,但从国家经济政策的高度而论,最重要的是赋予旅游业更高的产业地位,使其能够动员和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具有更为广阔的生长空间。显而易见。国务院明确旅游业的战略性产业定位,不仅提高了旅游业的形式地位,而且蕴含着转变旅游业增长方式的深意——从部门孤立的规模经济增长模式转向部门协同的系统经济模式,通过打破枷锁、进一步解放旅游生产力来开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纪元。
  二、不能不说的“依赖性”。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基于发展的绩效,这种综合性会表现为带动性;基于发展的过程,这种综合性又会表现为依赖性。
  这里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包罗万象,风景如画。为提高管理效率,山主采用分工授权的管理办法,土地归老大管,树木归老二管,道路归老三管,水库归老四管,寺庙归老五管,规划建设归老六管,作坊归老七管,种植归老八管。及至玩山的人多了起来,山主让年轻的老九负责发展旅游。而认真的老九只能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用于拜访他的兄长们。
  有学者认为传统的“六要素论”根本不能涵盖旅游业,遂有“七要素论”等的出笼。一些学者和官员经常讲旅游业可以带动百多个产业,但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里并没有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业”。当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入目的地管理阶段后,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认识到发展旅游“功夫在诗外”,并不新颖的“木桶原理”因而具有了极强的解释力。
  不能避而不谈旅游业发展的依赖性。一方面,旅游业外部功效的发挥和壮大,依赖于旅游业自身的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旅游业实质上需要多部门、多产业的协同并进;另一方面,旅游业战略性产业定位作为一项国家经济政策的落实,需要从“依赖性”入手,正确处理旅游业同其他产业、部门的耦合关系,从而构筑旅游业的“系统经济发展模式”,才能真正收获“综合带动性”。
  三、制度创新:“十二五”时期政府主导旅游业的关键。首先要说,政府是发展旅游业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在中国,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其突出,遂有“政府主导”策略的提出、推广和普及,并且成为富有成效的“中国经验”。尽管一些学者对“政府主导”的提法颇有微词,认为应当代之以“政府引导”,但是又无法否认政府在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的主导作用。
  姑且继续使用“政府主导”这个概念。在不同的阶段,政府主导旅游业的方式、手段应该是不同的。笔者以为,在当前和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政府的中心工作是落实旅游业的战略性产业定位,构筑“系统经济发展模式”,而其中的关键则是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如果把旅游业喻作木桶,在桶底(社会需求)不断扩大的时候,把分散的桶板组合在桶底上,进而制成无缝木桶的关键是几组桶箍,无箍不成桶,有了它,各桶板的长短才能显现,桶板之间质量的均衡才会被人关注。制度就是这样的桶箍。
  旅游孕育于工业化过程,旅游业则带有后工业化的特征。工业化强调分工,后工业化则强调整合。因此,要素整合、产业整合、区域整合都是新时期旅游制度创新的实质内容。
  未来应当考虑哪些具体的旅游制度创新呢?笔者曾针对旅游效应统筹调控、国际化发展、公私伙伴关系建设、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优化、旅游与城市一体化发展、人力开发与研究水平提升等6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当然,制度创新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问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研究和实施有赖于大家完成。可喜的是,国内局域性的制度创新实践活动已不鲜见,比如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成立、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模式的创新、山东省旅游“联合推荐一捆绑营销”制度的生成等。
  
  “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要点思考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
  
  回首过去,思考未来,笔者认为,继续优化旅游的硬件环境建设(景区环境优化、设施升级)依然重要,但旅游业的一些软件方面(制度、标准、人才、规划设计能力等方面)的痼疾,已经成为束缚我国旅游业深层次发展的、非改不可的问题。深入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加强旅游业基础支持系统的建设,将是未来旅游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下8个方面的内容在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需要关注:
  1 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不同管理部门的权限和多方利益,多头管理情况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问题。如何能够通过机制改革有效改变职能交叉问题,同时建立起不同部门之间相互 协调、统一作战的机制,是政府层面有效管理和引导旅游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是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生“质”的提升的重要阶段,有必要从行政管理和科学发展的角度对旅游管理体制问题加以梳理。同时,注意建立区域旅游协作机制。
  2 确立旅游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法定地位。旅游对城市有综合的影响,除了经济之外,还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等诸多内容,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和宜居的体现;同时,要想让旅游发展的目标得到落实,就必须将其落实到产业政策、资金支持和具体的土地利用上。为引导旅游的科学发展、确立旅游发展的产品和空间重点,就需要保证旅游相关规划的法定地位。当前,旅游规划并未成为《城乡规划法》中必须执行的法定规划内容,旅游的发展尚未有法定的途径与城市发展的整体相互衔接。因此,确立旅游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法定地位,使旅游发展成为城市不可忽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为旅游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 乡村旅游用地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根据《土地利用分类》的国家标准,我国的旅游发展用地基本涵盖在“商服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类型中。结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的旅游发展在用地性质确定及其获取方面基本上还是有章可循的;但是,在城市郊区和一些农村地区,随着乡村地区旅游的逐渐发展,大量耕地、园地、林地等兼有了旅游的功能,而农村住宅也兼有了旅游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功能。因此,通过何种方式使得必要的乡村旅游用地得到法律认可,同时杜绝一些非理性旅游资源开发导致乡村地区大量农用土地的非农化问题至关重要。乡村旅游发展中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调控对策将是乡村旅游高品质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4 加强对旅游企业的扶持与管理。旅游企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旅游企业实力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是中国旅游业提升的重要条件,而同时旅游企业的发展又面临着许多的风险。因此,对于各类旅游企业采取何种鼓励和支持措施,是国家和地方在发展旅游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开拓良好的旅游投融资渠道、建设旅游企业能力提升的扶持框架,同时确定危机出现时的保障机制,是相关机构为促进旅游企业成长需要考虑的内容。
  5 促进旅游人力资源的发展。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支持。我国当前旅游从业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大力提升国内旅游人力资源,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合理开展相关的执业资格认证。
  6 提升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决策支持能力。产业的科学发展需要许多的基础研究和智力支持,以下3点应当重视:①以旅游统计为代表的基础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必须结合现有的技术手段和统一的操作方法,依据科学的路线和理性的基础,获得更多可靠、可信的最终成果;②加强旅游研究的力度,提升旅游学科的地位,进行一级学科的建设;③提升旅游相关规划与设计的能力,建设进行科学决策所能够依赖的智力队伍。
  7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进程。尤其需要充分利用国际性的重大旅游节庆活动,提升我国的旅游服务水平,推动旅游发展与国际化的接轨;进行系统营销规划,整合宣传资源,提高旅游营销水平,以获得更好的营销效果。
  8 社会教育的开展。旅游的良性发展需要大众对旅游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在旅游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对旅游者行为和意识的引导也是旅游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大众的旅游教育,从而树立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文化观念,提高旅游者的素养,规范旅游者的行为,是国家乃至地方层面需要考虑的战略性问题。
  
  中国旅游产业“理性发展”刍议 金卫东
  
  一、问题的提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旅游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感受备受冷落。各地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推进旅游经济快速增长,而很少有地方政府和学者关注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感受。特别是在黄金周期间,出现了排队观景、等候拍照、交通拥堵、宾馆紧张、服务下降、投诉增多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游客的游览质量,与旅游活动本身所追求的“放松身心、愉悦心情”的旅游预期相差甚远;而且对景区的环境容量、旅游服务设施的接待能力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是破坏。二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突出。一方面,因旅游项目开发水平过低,没有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因建设或开发不当而导致不少资源破坏。一些城市还出现了旅游“圈地”现象,导致资源闲置。三是旅游发展协调程度不够。目前,在我国一些地区旅游发展与经济建设及社会文化相对脱节,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和发展合力。
  因此,如何更加关注游客的体验和感受,让旅游活动回归其应有的预期;如何合理永续利用旅游资源,让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如何统筹考虑旅游产业的发展,让旅游开发与经济建设、社会文化以及公众利益得以均衡发展等,对指导我国“十二五”旅游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尤为重要。
  二、“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应坚持“理性发展”理念。处理好上述问题关键是要转变发展理念。所谓“理性发展”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游客为本”的要求,统筹考虑旅游经济增长、游客体验感受、资源集约利用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力求找到一种共赢的最优状态,来实现旅游产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协调发展。
  因此,在编制“十二五”旅游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应关注的不仅仅是几个主要经济指标如旅游总收入、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创汇的增长,而是要更加关注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状态。
  一要始终保持旅游经济一定“量”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游客利益为代价。二在追求旅游经济“量增”的基础上,要同时追求旅游经济的“质增”,它不仅要求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提升,而且还要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充分”、“适度”和“可持续”。三应充分满足“以游客为本”的基本要求,重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感受,满足游客不断扩张和变化的需求,提高游客的游览质量和满意程度。四要确实处理好保护和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在保护节约的基础上优化利用,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潜能和价值,防止破坏性开发和资源浪费。五要着力构建旅游产业与整个社会之间达到一种和谐互动的发展状态,以确保旅游开发与经济建设、社会文化以及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
  三、旅游产业“理性发展”应坚持的原则。根据旅游产业“理性发展”内涵,“十二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应坚持如下原则:一是以游客为本原则。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游客,旅游产业就是为游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之前,都有一定的旅游目的和旅游预期。如果游客没有达到预期的旅游目的,旅游的感受大打折扣,这将严重影响该地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因此,重视游客旅游感受, 并把它纳入到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之中,是“十二五”期间旅游产业规划的一个重要立足点。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感受主要包括对旅游目的地在游览、交通、餐饮、购物、休闲、娱乐、通讯、银行等相关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设施管理方面的认同程度等。二是协调发展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旅游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旅游产业的发展既能对社会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也离不开社会系统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十二五”期间旅游产业规划应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只有旅游产业与整个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并达到最优状态,才是旅游发展追求的理想状态。三是质量提升原则。“十二五”期间旅游产业规划在关注旅游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旅游的发展质量。影响旅游发展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旅游资源和景区(点)质量的高低;自然及文化景观能否合理利用与保护;城市资源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的好坏;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等众多方面。四是产业绩效原则。只有保证旅游产业绩效不断增长,才能体现旅游产业的理性发展,这是“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的基本原则。
  
  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 汪宇明
  
  刚刚过去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再次把人类发展的命运聚焦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性命题上来。中国政府在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情况下,作出了相对于2005年基础上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减排40%~45%的庄严承诺。由此,无论人们是否自觉情愿,都必须以一种全新的低碳生产与生活方式,来应对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到来。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攻坚阶段。这一阶段我们不仅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夯实更为坚实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基础,更要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突破。节能减排,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国家,是政府、企业的责任,也是公民的道德和义务。旅游已经成为跨入小康社会中国公民的重要生活方式,旅游业日益显示出其“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征。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讨论“十二五规划与旅游发展”这一现实性命题时,我们不能不把“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摆在一个更为突出的位置来加以认识。
  这些年来,从旅游发展方式的变化轨迹中,我们经历了可持续旅游的理论熏陶,生态旅游的实践,并仍然在不断探索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实现的基本原则和路径。比如,旅游资源开发不能殃及后代人的利益;旅游体验要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贯彻对自然生态和物种资源系统最小干扰原则;旅游利益分享要贯彻公平、公正原则,兼顾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切;旅游发展要与时俱进,具有应对危机和情势变化能力的弹性原则。贯彻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旅游实践,在旅游景区的“数量管理、质量监管、区位改善、环境治理、危机应对”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性的进步,并形成了一些在国际上具有突出地位的“生态旅游标签地”、“旅游品牌标签地”。中国有中国旅游发展的基本国情。尽管在推进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实践中,已经或正在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大多数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对于旅游业的“碳排放”认知,才刚刚起步。个别媒体甚至发起了“发展低碳旅游是以牺牲旅游体验质量为代价”的命题讨论。因此,倡导低碳旅游,探索旅游发展的新方式,自然而然地成为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选项,也是旅游发展在“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的重大进步。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的一些旅游景区、一些具有节能减排战略意识的企业家,已经在推进低碳型旅游景区的建设或发展实践。在山东德州,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的明星企业——皇明集团打造的“太阳谷主题公园”,做的是太阳能技术的开发应用,展示的是具有显著低碳、微排特征的未来生活场景。皇明集团建设的专门为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服务的“日月坛微排大厦、天地温泉”,是典型的低碳旅游吸引物。“太阳谷”里发明、生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舞韵系列景观灯、太阳能运动景观灯、太阳能电动车等,对于美化和优化中国旅游景区环境,实现旅游酒店大幅度节能减排任务,实现交通运载工具的变革,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支撑。中国太阳谷正在朝“一个低碳社区,一个低碳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一个高品级低碳旅游景区”的方向发展。
  倡导低碳旅游,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行动的领域。《哥本哈根协议》背后的深刻国际背景,告诫中国人必须抢占低碳旅游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十二五”期间,是中国倡导低碳旅游、全面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的首个5年规划阶段。旅游发展规划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位居高端或顶端层面的战略设计与规划。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层面上来思考“十二五”期间的旅游发展规划问题,改变规划的传统思路。要基于“碳源、碳汇、碳流”属性及其可测性量度建构考核旅游业绩效的技术经济指标,作出“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业“碳排现状”的科学评估,并与国家所确立的2005年基准年挂钩,在旅游交通、旅游酒店、旅游餐饮、旅游景区等旅游者最集中的层面或空间,率先科学提出旅游业的节能减排规划指标,遵循“低碳、微排、优区位”原则与“减排、微排、中和”的技术经济途径,建设一批高等级低碳旅游示范区,引领中国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型,从而促进中国低碳旅游装备制造业的崛起,建构促进中国低碳旅游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及体制机制。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宋志伟]
其他文献
[摘要]近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性理论研究必不可少,但是实证性研究和深化探索更是迫在眉睫。本研究选取北京作为节点,意在通过对其的实证研究进而指出,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利用时,必须安排好三大环节的前期准备——即必须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状的实地调查,必须注意旅游利用时旅游者需求的调查,必须注意遗产利用中相关者的利益协调。  [关键词]非物质
期刊
[摘要]区域旅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运用旅游生态位理论,构建了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进而计算得出旅游区各旅游片区旅游生态位宽度,以此为基础分析得出大昆明国际旅游区以昆明为核心、以玉溪和曲靖为次要节点及以楚雄为末端节点的旅游发展空间结构,构建了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旅游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旅游生态位;滇中天昆明国际旅游区;旅游发展模式;旅游发展策略  [中
期刊
[摘要]旅游意象不仅对旅游地建设有重要意义,而且还会影响到旅游者的选择意愿与选择行为。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对南京、武汉和上海滨水区的26个意象属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用Logit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城市滨水旅游意象对旅游者选择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3大滨水区在游客心目中的意象各不相同;游客对上海滨水区的意象属性认知最为强烈,武汉滨水区次之,南京滨水区最弱;除了安全卫生这个共同的意象因子外,影响上海、武汉与
期刊
[摘要]在旅游地意象研究中,学者们一直很重视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影响。文章基于旅游地意象构成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方法,以内蒙古草原旅游地为例,对比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区内和区外两个地域文化组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意象的认知、情感以及整体意象感知的变化和差异。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两个地域文化组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都是积极正面的,草原旅游地意象在市场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期刊
由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与休闲及全球变化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中山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和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旅游前沿国际会议——“旅游与人地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7月1-15日在湖南省张家界铂尔曼酒店举行。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新西兰、挪威、伊朗、泰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1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
期刊
[摘要]超越旅游资源不能移动概念,本文就温泉移动的条件进行了逐级的技术分析。通过温泉移动,温泉所在区域具有了扩大空间规模的可能,文章进而讨论了大温泉度假建设的有关技术和发展中应给予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温泉移动;大温泉旅游度假;熊岳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2-0079-05    1 引入问题    众所周知,在概念层面上
期刊
[摘要]顾客间互动现象广泛存在于服务接触当中,但顾客间互动的研究十分有限。文章使用关键事件技术的方法对我国游客在服务接触中的互动行为进行了分类,将游客间互动行为分为5大类:基本礼仪、旅游规范、语言沟通、帮助行为和其他,又细分为20个二级子类。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事件会给游客的服务体验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负面互动令游客印象更深;不同的游客群体对互动行为满意的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顾客间互
期刊
[摘要]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千户苗寨是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典型案例。通过田野调查,笔者认为,旅游并非造成当地传统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东道主有融入全球化的“自我决定”权,而审慎地选择开发方式,以保护“地方感”应成为旅游开发的战略选择。其间政府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是边远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但当旅游市场形成后,应规制政府与民争利,并及时实现政府角色的转换,让位于社区主导。同时,在
期刊
[摘要]文章探讨员工敬业度对工作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敬业度包含3个独立的维度,即精力充沛、奉献精神和专心致志;与敬业度较低的服务人员相比较,敬业度较高的服务人员的工作满意感及其服务的顾客的满意感都比较高;对敬业度较高的服务人员而言,工作满意感与顾客满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对敬业度较低的服务人员而言,工作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他们
期刊
[摘要]游客量直接决定主题公园的经营绩效,游客满意度是影响游客量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首先通过对深圳华侨城三大主题公园的预调研,构建了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曲线模型;然后以深圳欢乐谷为例,通过回归分析,对主题公因的游客满意度曲线进行了拟合检验,发现主题公园的游客满意度曲线表现为倒“u”形。为了使主题公园经营者能够有效地利用倒“u”形模型,本文将游客满意度曲线划分为5个区间,针对每个区间给出了提高游客满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