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打造雇主品牌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辨识企业的核心人才,将资源,包括管理资源,聚焦于企业最具价值的核心人才,是企业建设雇主品牌最基本的前提。
  
  人才是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在知识产业里,则是重中之重。因此如何确保人才的充裕是这些公司保持竞争力的关键。“良禽择木而栖”,优秀的雇主品牌,是优秀人才流动的风向标,能成为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
  雇主品牌是西方企业先提出来的。在西方企业里,人力资源部门在公司内部决策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中国,目前人力资源总监的权利还未被体现出来,往往很多本应属于人力资源部的工作现在却都是由其他部门完成。目前国内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操作层面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老板给他们的任务只是怎样去招人,而不是怎样去把雇主品牌做起来。做个比较来说,企业招聘了一个大学毕业生,对其进行培训、投资,可是一年后该员工跳了槽,那么人力资源部门又得重新去招聘,这样一来付出的成本是很大的。
  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对雇主品牌的价值认知不足,对于雇主品牌的意识都相对较弱,是构建雇主品牌最大的障碍。因此,提高企业领导层的认知,让领导层认识到合适的人才能够对经营的成功起到巨大的作用,是中国企业打造雇主品牌最大的挑战。解决了认知上的问题,才谈得上如何应用工具、才谈得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资源不充分、管理滞后是基本的现状。因此完全模仿、照搬跨国企业的做法是不合适的,也是难以产生实际价值的。
  比如,一提起雇主品牌,我们就要提到宝洁、IBM等企业,对他们的一些做法津津乐道。但是,如果中国企业直接照方抓药、照搬照抄,一定是失大于得。宝洁、IBM等企业已经发展数十年,积累的宽度与厚度都比较充分,这些跨国企业的薪酬水平定位于市场的高位线,因此可以确保有条件优先挑选一流的人才,对于留住人才、替换人才也创造了较佳的条件。同时,宝洁、IBM等的市场地位与成长前景可以使得相关人才便于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和企业可以共同走比较远的路。这样的条件,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是不具备的。如果于中国企业贸然借鉴宝洁、IBM等的方法、措施,很可能因为投入难以持续支撑而半途而废,也有可能徒劳无功。
  有以上的困难是否代表中国企业不适合或者不需要进行雇主品牌建设?答案正好相反,因为市场人才供应不足、中国企业吸引人才条件起点较低,反而更需要建立雇主品牌。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打造自身的雇主品牌呢?我们认为,辨识企业的核心人才,将资源,包括管理资源,聚焦于企业最具价值的核心人才,是企业建设雇主品牌最基本的前提。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平均用力于所有的员工并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
  顾名思义,所谓企业的核心人才就是能够为企业创造卓越绩效的员工。在理念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定义企业的核心人才:一是人才的绩效贡献度、二是人才的稀缺度,既能为企业创造高价值又很稀缺的人才是企业的核心人才。所谓稀缺度指人才市场上供应不充分并且企业很难在短期培养的人才。在理念上理解或从感性上认知什么样的人是企业的核心人才并不难,企业实践中可从战略角度确认关键岗位、从投入产出角度评估员工的绩效的高低,从而辨识出企业的核心人才。
  在明确核心人才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和考核管理体制,建立领导层与核心员工的沟通机制,为核心员工学习与发展机会,建立财富分享机制等都是企业应该采取的有效策略。当然,领导者的亲自推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上述所列的原则、原理并不复杂、并不高深,那为什么不同企业实践的差异如此之大呢?答案就在于企业能不能将这些简单的管理原理真正落实于行动,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在很多企业中,员工并没有被真正视为企业的“内部客户”,被视为企业的资本,“以人为本”仅仅是一些欺人欺己的口号。
其他文献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打造自己的雇主品牌,对中国企业而言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雇主品牌这一概念产生于上世纪的90年代初,并在近几年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而受到日益关注。2001年由The Conference Board主持的名为“通过品牌吸引你的员工”的研究发现,许多大型的组织正在使用公司品牌建设的战略吸引、保留它们的高素质员工。在对138个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调查中发现,40%的被调查
期刊
从2002年《财富》中文版杂志要从300家在中国经营较为成功的大企业中,评选出20家最受人力资源部经理青睐的公司开始,雇主品牌这一概念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时至今日,大量“最佳雇主”评价方兴未艾,其中翰威特咨询公司所举办的“最佳雇主”评选活动、中华英才网所举办的“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人气调查”、智联招聘和CCTV携手举办的“CCTV中国年度雇主调查”,是影响最大的。所有这些关于“最佳雇主”的评选,促
期刊
雇主品牌是雇主与雇员之间情感关系的体现,决定了雇员在企业中的工作满意度、文化认同感和工作责任感。    如何面对日益升级的人才争夺战?在感叹“人才难找,留才不易”的同时,投入越来越多的钱,提供远高于市场价位的工资是不少企业的选择。但是,一旦竞争对手效仿,高工资的威力就会大减,并且使得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走向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人才状况不能有效改善,但是用人成本却大幅度攀升。近些年有一个策略已
期刊
编者按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好似已经习惯了坏消息,2009年央视广告招标收入超过92亿元人民币(约合14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了近15.4%,颇“出人意料”更让人欣喜。  CCTV广告招标总额向来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过去几年中,招标收入总值的增长幅度都同名义GDP的增长之间保持正相关的关系。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经济急剧下滑的背景下,2009年CCTV黄金时间广告招标总额依然比去
期刊
最高管理的行为和态度是在雇主品牌的打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任何制度、工具都无法替代的。    随着竞争的激烈,失业率和员工的流失率都在日益递增,企业为招聘到优秀而稳定的员工,无不竭尽心力,通过多元化的招聘渠道、震撼人心的招聘广告、良好的薪资福利、完善的培训体系等方式来吸引人才,而与此同时,员工都在寻求着自己理想和向往的工作机会。如何能够搭建一个畅通的渠道,让企业能够找到并留住自己想要的人
期刊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顶级投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轰然倒下。接下来,美林被迫出售,高盛和大摩重组为商业银行并寻求紧急投资者,还有美国国际集团(AIG)接受政府援助,美国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局势不可挽回地出现剧烈变化。  金融危机引发的恐慌快速在全球股市蔓延,各国政府出台的救助措施令人目不暇接。10月8日,美联储、欧洲央行联合世界各国央行,进行史无前例紧急
期刊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John都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作为一个全球消费品公司的首席财务官,他极富才气,并很有可能成为企业下一任首席运营官。他是一个金融奇才,曾领导公司度过了艰难的创业时期,帮助公司成为行业领导者。他坚定自信、雄心勃勃、思维活跃,同时,深谙行业之道,洞悉公司之事,理解管理团队。他会成为成功的首席运营官,这一点难道还有人会怀疑吗?  然而,事实并未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在John得到
期刊
“大冬天”的广告策略如何确定?    11月18日,中国的广告盛宴又粉墨登场了。  这是CCTV每年的黄金广告资源招标的日子。对众多的广告和市场从业人员来说,既是个值得期待的日子,又有点紧张不安,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中国广告一年一度媒体投放的“风向标”。  本不看好今年的央视招标,不是因为中央台,而是因为最近风声骤紧的全球经济危机。但当我进入梅地亚饭店的招标大厅时,看到的却是更比往年攒动的人群,看到的
期刊
雇主品牌的一系列评价指标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规模,相关评价要素的内涵与比重应该是不同的。    创造良好的雇主品牌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最根本趋势,良好的雇主品牌能使企业在自己的领域更出色,不仅能够让关键人才不易被高薪挖走或另起炉灶,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同业优秀人才。  目前在中国市场,有诸多机构举办了“最佳雇主”的评选活动。其中规模比较大的就有翰威特咨询公司举办的两年一度的
期刊
糟糕的雇主品牌,或者不注意对雇主品牌进行维护,一定会殃及企业品牌乃至产品品牌。    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而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都是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或者服务品牌,这些品牌对顾客或消费者而言,不仅代表优质产品、完善的服务与品质保障,也代表着消费者从品牌中获得的价值认同,同时还代表着产品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为此,企业都在想着千方百计要维护品牌。  企业品牌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产品品牌、雇主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