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算、心算是数学中进行笔算、估算的基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创设一定的情景,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例如,“9加几”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感知“凑十”的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9加3”,出示共有10格的盒子,其中已经装了9个皮球,盒子的外面有3个皮球。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摆,知道为了能很快清楚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只要把盒子外面的3个皮球,拿出一个放在盒子的空格里,凑成一整盒10个,盒子外面的皮球由于拿走1个,还剩下2个,即把3分为1和2。进而说出9个和1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来的2个就是12个,接着列出下列算式:9+3=12。同样,教学“9+7”“9+8”,先出示实物图,让学生画一画,凑成十,再相加。“8+几”“7+几”。。。。。。。要求学生动手摆小棒,边操作边说过程边口算。这样使学生在“动一动、画一画、摆一摆”中充分感知“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再相加”的口算过程,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并让学生多动口,训练学生口算的条理性和准确性。只有通过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的努力训练,才能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