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成国内第一套海底观测组网技术系统

来源 :渔业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ao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汪品先教授领衔的2006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海底观测组网技术的试验与初步应用”通过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实现了中国海底观测系统建设“零的突破”。此次验收的项目,初步突破了构建海底观测网的多个关键技术,并在上海附近海域进行了海底观测组网试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海底综合观测试验与示范系统——东海海底观测小衢山试验站。该试验站由海洋登陆平台及控制传输模块、1.1km的海底光电复合缆及多种外接仪器等组成,传输数据完整率达95%以上。此系统应用范围很广泛。基础研究方面,观测范
其他文献
详细阐述、分析了黑龙江流域鱼类的资源现状及濒危状况、黑龙江流域鱼类放流现状及效果、增殖放流物种选择依据等,提出拟选择施氏鲟、达氏鳇、大麻哈鱼、驼背大麻哈鱼等11种鱼
<正>~~
期刊
介绍了用丰年虫卵壳制备甲壳素及壳聚糖的方法及过程,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并与美国标准谱图库检索出的用蟹壳制备的壳聚糖光谱图对照,证实丰年虫卵壳制备的壳聚糖。
养殖场有六个水道,出水排放到一个共用的水槽,再流人一个80μm滤网的转鼓过滤器。约120L/s的微孔网筛出水被泵送回六个水道共用的进水水槽。余下的出水进人重力增氧装置采用纯氧
微藻与陆生作物相比,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周期短、脂质含量高、不占用耕地等特点,已成为生物燃油原料的首选。微藻生物燃油的经济性生产,需要建立能保持单一藻种优势的开放型微藻
菲律宾的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推出一项无水运送活鱼新技术。操作过程分3步进行:首先把活鱼放在水里饿2~3天,然后把鱼放进塑料袋里;第二步是往塑料袋里添加一种特殊溶剂,鱼在里面呆4分
零换水模式下的虾养殖系统需要对总氨氮(TAN)和NO2^-- N作不断的调节以保护好收成。针对此问题,开发了一个将经固着化的硝化菌团(NBC)用作生物强化体的廉价而易用的技术,推荐在虾养
虾所呈现的颜色取决于体内具有的类胡萝卜色素(占主导的是虾清素),并对其市场价值有重要的影响。在本研究中,观察到草虾(Penaeus monodon)的视觉外观并不总是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有
在奥利亚、尼罗和橙色莫桑比克3种罗非鱼的微卫星DNA指纹数据库构建基础上,为进一步开展实际生产应用而将其鉴定功能计算机化。在数据库中每种鱼都有其特异的DNA指纹,根据等位
研究探讨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及胡鲇(Clarias fuscus)的用水标准及养殖水质状况,分析香鱼与胡鲇养殖排放水,并比较二者间之差异。香鱼养殖池的溶氧均在5.0mg/L以上,平均为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