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de妈妈

来源 :神州·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个故事
  故事一
  云当妈妈三年多了,儿子很活泼,她常常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每到晚上,云看到儿子堆在地上的玩具没有收拾好时,就会指责儿子。接着她又会发现儿子刷牙慢、洗脸洗手时把衣袖弄湿了;然后发现儿子穿了一只鞋进厕所,另一只鞋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接着看到儿子拉臭臭时东看西瞧还哼歌!
  这一件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往往使云的怒火“腾”地就起来了!她的嗓音立刻拔高了——
  “哼什么歌,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要一心一意做一件事,快点拉!”“中午在幼儿园不睡,现在几点了,还边洗边玩水!”“你这孩子干啥呢?每天总让我烦!”“是不是屁股又痒了呢?你可真欠揍!”
  每天睡前云总是要重复骂孩子这个环节,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火气那么大,自己心里也很懊恼,知道做妈妈应该要耐心,看到孩子望着自己怯怯的眼神,心里总有几分“做不好妈妈”的自责和无奈。
  故事二
  莎丽是位“单亲妈妈”,孩子两岁半时,自己和丈夫就“离”了。
  儿子跟着她过,儿子很像他爸爸,尤其那鼻梁、嘴形和爸爸特别像。莎丽认为儿子他爸对不起她们母子俩,自己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却没想到他会对家庭这么不负责任,在外面又有了一个“家”。她搞不明白这世界上的男人这么多,怎么会让自己碰到这种男人。
  莎丽和孩子很亲近,只是当孩子想父亲的时候,莎丽就会有脾气,会朝着孩子哇哇叫喊:“别想他了,他不配当爸爸,我讨厌这个人!”有时还会愤怒地大喊:“让他见鬼去吧!”“再也不许他靠近我们!”
  有一次她又骂完孩子,孩子躲在被窝里哭,莎丽给她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在电话里劝告了她几句,她又升起“无名怒火”,把电话砸在了地上。
  莎丽知道自己每天都身心疲惫,“单亲妈妈”这个称谓对她来说太无情了也太沉重了。“总有恨意在心头”她明白那些过去的伤痛还在继续。
  故事三
  小林和公婆住在一起,公婆帮她带女儿。
  女儿刚三岁零三个月。小林喜欢看育儿的书籍,经常会有板有眼地做着笔记。婆婆是个性格比较随意和大大咧咧的人,小林总不放心给婆婆带孩子,时不时地嘱咐丈夫:“你说说你妈妈,你看她怎么这样带孩子。”
  小林会告诉婆婆:给孩子做饭得荤素搭配、少盐少味精,应该多吃什么、少吃什么……
  小林每天总会把对婆婆的意见积存一点下来,积攒到一定程度后会向丈夫总爆发一次。丈夫会说:“你真是不可理喻,你就是我们家的悍妇!”
  有一次,趁公婆出门买菜,小林又和丈夫吵了起来,丈夫甩手进了大房间,小林也跟了进去,转角正好有面衣柜镜,小林看见了此时镜中的自己:是的,眉头紧紧皱着、嘴唇咬着,一只手还叉在腰上,另一只手指戳着前方……
  “那是我吗?”小林傻看着自己,十几秒后,眼泪就哗哗地出来了。
  女人好象是分分秒秒都活在情绪里,“愤怒妈妈”只是这些情绪里最凸显的那部分而已。“愤怒妈妈”为什么而愤怒?


  “怒”因分析
  第一个故事呈现的是“完美型妈妈”:喜欢孩子保持整齐有序,希望孩子做事有条不紊、有分寸。她对事件的细节很在意,对细节关注度特别高。“完美型妈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特别对环境整齐、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合理等非常敏感。经常会因为孩子做事的“散漫、拖拉、混乱”,或所谓的“脏、乱、差”而心生“愤怒”。“为什么你不能按我的要求做事呢?为什么你就会搞得乱七八糟呢?为什么我这么说你就是不改不听呢?”
  对于“完美型妈妈”来说,孩子的问题就等于是自己的问题,而且还是放大的问题。孩子的“缺点”尤其是重复出现的“缺点”,就像是在洁白瓷器上的点点墨迹一般,让她无法忍受。所以她不耐其烦地叮嘱、提醒,而当提醒无效后愤怒就被“拱”了出来。因为太过于追求完美会带来很多内在的焦虑,“愤怒”可以释放掉焦虑情绪。
  第二个故事是“因爱生恨型妈妈”,或称为“创伤型妈妈”:她时常在爱与恨的激烈情绪里倍受煎熬,性格常体现出“外刚内柔”的样子。内在的软弱、脆弱原本不堪一击,而外表则要表现出自立、坚强、坚毅甚至冷漠。有时为了保护自尊,会排斥许多外在援助,要自己生扛大部分生活的压力。内心的伤害自己想要放下却不能放下。
  孩子往往显得比自己更弱小,而妈妈内心却特别要锻造最坚强的孩子。“不靠别人,我们俩个可以像钢铁战士般屹立在我们的人生之峰上……”“我不能软弱,甚至不可以示弱,我要呈现最强大的一面!”身陷过去创伤的事件里,内在的挣扎会消耗很多的心力,而“愤怒”就像可以随时支取的力量。“我只能在恨中找寻力量!”
  第三个故事讲的是“不放心型妈妈”,或称为“过于小心翼翼”的妈妈:这类妈妈可能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对孩子有最多的耐心,真像一只尽心尽责的“母鸡”,天天展开羽翼保护孩子的安全,总是警惕地关注外面的世界。一有她认为危险或不安的情况,自己就伸出尖利的“嘴”和锋利的“爪”,冲向一切“敌人”。
  她把自己看到和知道的知识奉为圭臬,常常看不惯丈夫、看不惯公婆,也会对自己父母带孩子百般挑剔和指责。每天总觉得孩子没有被最好地照顾,自己期望的总和现实差一大截。她愿意为孩子掌控更多,想去安排身边的所有人。“好像一切都要围绕着孩子那个中心旋转似的。”
  “不放心型妈妈”害怕失控,好像不停地在防御——愤怒是防御的武器,愤怒是对自己不能按自己理想去安排与指挥的最后一种坚守形式。
  愤怒“灭火器”
  在我们与孩子和整个家人的关系中,我们的情绪时时会影响着孩子、影响家庭的内部环境。我们在与愤怒共处的同时,需要找到一些“灭火器”。
  1.调整注意力:
  当“完美型”的妈妈发现自己内在的视角盯着孩子的不足已超过三处时,提醒自己:“够了,够了,我不要再去找他哪里不完美,那只是我的完美标准,不是他的……”
  2.培养正面思维:
  当“因爱生恨型”的妈妈发现那些苦毒、仇恨还如影跟从时,问自己:“还有什么是我现在必须要去珍惜的,比恨更重要的事?我对自己可以在哪里更仁慈一些?我要在哪里做孩子的榜样?我可不可以试试去笑一笑?妈妈的笑容是孩子最好的礼物。”
  3.学习感恩:
  当“不放心型”妈妈又不愿意、又不放心让丈夫、公婆或自己的父母照顾自己孩子时,请对自己说:“我的珍宝也是他们的珍宝,孩子需要学习与不同于妈妈的人交往,我身边的亲人会给予孩子一些我可能给不了的东西,现在我真心地谢谢他们……”
  除了“灭火器”这些小技巧的应急之用以外,我们还需要回到内心,经常做些 “心灵瑜伽”:
  1.关注内心 “爱”的滋养
  我们需要让自己内心更和谐和安稳,我们要照顾自己的身心灵,爱自己多一点,原谅自己不够好的地方。宽容地爱自己,而不是一味去指责与埋怨自己。多及时地鼓励自己的进步和成果,“世上没有完美的妈妈。”“我知道我现在还在成长,我也确定我可以先把自己照顾好。”
  2.相信自己
  愤怒是身体的一种记忆、一种惯性。每一次在愤怒中,那个愤怒的状态里有我们过去成长的历程,有我们的父母曾愤怒的样子,也有工作中的上司,还有婚姻中的伴侣等。在愤怒中的我们好像又回到小孩子的状态,“因为我好像没办法了”,只能用从小到大用过最熟悉的方式“愤怒”,即发泄自己的情绪,同时好像也能解决什么似的。
  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在自己身上改变一些什么,比如愤怒。我可以信任自己,我有学习的能力,也有智慧。我是可以去再尝试和调整的,我相信我自己 ”
其他文献
写好字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情感、意志、心理品质的培养,这是教师们的共识。每日20分钟硬笔小课的开设,有力地促进了硬笔写字教学的开展。那么,怎样提高20分钟写字教学的实效呢?  内容选择策略  1.练字先练姿,姿势训练应是每堂写字课必练的内容。良好的写字姿势不仅是写好字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就坐姿来说,臀部与板面之间充分接触,不使板凳翘起腿来;上身自然挺起,离桌边约一拳距离;
期刊
近年来,在中央政府不断推动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各级农村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农村金融服务力度及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棉农融资环境日益改善。但随着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棉农生产经营组织模式逐渐产业化、集团化,新疆农村金融市场出现棉农多元化融资需求完全满足率较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等新困境与小规模棉农融资成本趋高、普遍面临信贷约束等旧困境并存的局面。并且,新疆正处于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过渡期,研究此期间棉农借贷行为特点及重要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丰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研究视角,也能为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增加,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利害关系日益密切,人类无节制的扩张行为严重制约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缓解人与自然间的紧张关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均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论断和指示,并多次强调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态价值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新疆天山天池是我国重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之一,其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恢复难度大,因此,在天山天池世界自然遗产地因地制宜采取生态补偿措施显得尤为必要。游客作为旅游活动的主要实施主体与参与主体,对其旅游生态补偿付费的主观意愿深入研究
本文为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在“2014(第二届)微课与网络课件开发专业会议”上的演讲实录。  微课程概念溯源  微课程的定义跟它的发展历史有关。微课程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大,他们把课程上的录像形成碎片,叫碎片式电视教材;后来美国人搞了60秒课程,1分钟课程,5分钟课程,他们觉得小课程可以让学生注意力聚焦;2010年,李玉平老师开始研究课堂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他用PPT数字化的方法把它
期刊
在读《云朵面包》之前,我家里是没有面包机,也没有烤箱的。后来,就有了,各种榨汁机、发酵机、烤面包机、酸奶机,诸如此类,虫妈从无到有,一件件置办起来,厨房电器一时间蔚为大观,其实,都是从这个绘本开始的。  大概菜虫2周岁多一点的时候,杨庆阿姨从苏州给菜虫寄来了这个绘本,理由是,这是杨庆阿姨最喜欢的绘本。我们现在买这个绘本,里面夹着一页导读,就是杨庆阿姨写的。喜欢一本书,就给它写一个导读,再买来送给一
期刊
环境的变化关乎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农耕社会到工业革命再到信息革命,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但是过度的发展忽略了对环境的破坏。在此背景下,能否有效抑制碳排放对于改善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低碳发展的提出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物流业作为能源消费大户,其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碳排放也给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物流低碳发展无论是从对经济的发展方面,还是对碳排放的抑制的方面都有极
总觉得学校管理工作需要有强烈的行动力,可是杂事太多,总是阻碍着我们。  如何把杂事变成行动?这一篇文章或许可以跟您分享“如何更有行动力”的一些经验。   1.明确地描述一个待办事项  写下一个待办事项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很清楚接下来要做什么,怎么做,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比如我想要去拜访一位课程专家,就在清单上写下:  “拜访课程专家”  后来我发现,一整天过去了我还没完成这件事,于是我修改了对这个待办
期刊
许多家长都对教育孩子表示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说什么孩子都不太能听进耳朵,甚至还出现逆反心理。于是,忙于工作没有过多闲暇的家长便选择“武力镇压”的手段对付孩子,以为这样便能让孩子臣服,乖乖地改掉不良习惯,进而成为一个好孩子。  不能说这样的方法不是方法,但也绝不是最佳方法。真正的教育,不是孩子被动地怕,而是主观自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
期刊
在美国当中小学老师,虽然每一个州都有自己的标准,但基本都要求老师有教学执照(Teaching Credential)才能教书。就算你是博士后,没有教学执照都不可以。  目前,在加州公立中小学通行的教学执照有四种:永久执照(Life Credential,永远不需要更新的执照,在1986年以后已经不再发放);专业执照(Professional Cleared Credential);初级执照(Pre
期刊
如今大学也开始面临着自己的命运问题。  几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仍不能脱离讲课、填鸭式学习、考试的僵化模式。现在,终于出现三大破坏性浪潮对其有了根本的威胁,很可能由此颠覆既有的教与学。  其一,资金危机已造成大学资金短缺,由于费用技术化成本高昂,兼之教师薪水及行政支出逐年增加,成本不断上升。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政府部门对大学的资助不会再像以往那样慷慨。这使得大学内最聪明的头脑都被用在了节流这里。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