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与实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A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必须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了解知识的内涵,深化数学思维的构建。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提升数学思维综合能力,取得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开展与实施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由师生共同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教学模式,能够改善传统的教学格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思维层次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理解。对此,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选择科学的探究性学习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我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浅谈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与实施。
  一、 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资源
  教师如果想要开展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必须要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资源,对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就以应用题的教学为例,这类题型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选择更多的教学资源来激活学生思维,并且找到有效的解题模型。于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为学生奠定好坚实基础。接着,再加入经典例题等示范作为讲解,让学生能够从例题的解答中获得启发,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的探究性学习,用举一反三的思路从同类题型中进行解答,从中提炼出有效的解题模型,从而在下一次遇到同类应用题的时候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始终是参与探究性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参與到其中,才能创造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以除法运算定律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运算,掌握其中的运算定律,教师可以用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内涵,实现理解性记忆。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这样的简单情境:“今天,王老师为班上的同学买了一袋糖果,糖果总共有120颗,王老师的班上总共有30名同学,那么你能告诉王老师要怎么分配这些糖果吗?”听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思维立马活跃起来,说出各种各样的答案。于是教师可以借机利用实物模型,用切割法向学生展示除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对除法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能够有动机进行深入的探究性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设置悬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动机,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 注重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实现生活化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流教学思想,能够让学生了解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好地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活学活用。就以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定律,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生活为背景,将这些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中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生活情景:“小明的妈妈希望小明去超市帮她完成一次采购任务,他的妈妈给他列出一张采购清单,并且给他一定的采购经费,你能帮小明算一算怎样才能用最少的钱购买最多的物品吗?从而确定最合理的采购方案。”于是学生们纷纷通过计算,将四则混合运算的定律运用在计算当中,相比教师的理论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结合实际的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与实践,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活学活用。
  四、 有效融入合作学习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思想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在现代小学数学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合作教学的重要性应该真正地得到我们的重视。就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教学为例,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几个性质,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简单的实践学习情境,要求学生利用实际的几何图形进行模型拼接,发挥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以合作的形式进行模型制作,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观点,将三角形的稳定性发挥到极致。并且,借助合作分工提升了探究性学习的效果,让每个成员在合作学习中都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合作学习思想融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升学习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探究性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并且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探究性学习有着越来越强的开展价值,有利于促进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的进步。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本质与内涵,从而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取得全面的进步。
  作者简介:
  汪淑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锁南民族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来源于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当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师问生答的教学现象仍很盛行,学生思路多被局限在老师的问题框架里,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乏味。学习中不善于提出问题,课堂上不敢提问,不敢对教师质疑,制约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为
摘要: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儿童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只有在课堂上对学生积极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才有可能让孩子们从小就在创新的氛围下健康成长。对于小学数学来说,通过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能够更有利于儿童们创新能力的养成。本文主要讨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和策略,从而积极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小學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 前言  一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学习英语的起始学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学习成绩也很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难度
文章介绍了元宝山发电厂2号炉提高出力的技术改造和试验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了分级燃烧的试验研究工作,并分析了分级燃烧的运行特性。
会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活动不再将重点放在知识层面的积累上,而是关注知识积累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要想加强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互动教学课堂的构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简单的谈一谈互动教学在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实施。  关键词:高中教育;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教学有效性  互动教学是新时期教学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教
摘要:本文以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为题,以期通过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实践策略的探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学定教;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模式的不断地创新和开发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量的教学案例表明,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应尤其注重“以学定教”理念的渗透和实践,“学”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学习的过
会议
白鹤发电厂锅炉因设计煤质及热力计算标准差异导致主菡汽温度偏低,经综合治理改造,改后锅炉达到设计参数运行,提高了锅炉效率。文章探讨了因设计等原因造成的设备运行参数达不到
11月23日,第十九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评审会在北京市科协召开.这是市科协贯彻落实全国科技三会精神,为科技创新发展举荐人才的具体举措.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是为纪念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