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记叙文写作困难及应对策略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7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记叙文是小学作文的重要题材之一,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于农村小学生记叙文写作困难以及相应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记叙文;写作困难
  一、 学习记叙文写作的重要意义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及时的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叙文一种非常普遍的写作方式,其最为鲜明的特点在于其真实性,能够准确地描述自己看到的事物以及事情发生的过程,这也是小学生学习写作初始阶段所接触到的文本。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小学语文标准对于记叙文写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即更加强调记叙文的写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水平。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锻炼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之,记叙文写作能力是每位小学生必备的重要素养。
  二、 当前农村小学记叙文写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许多相关的调查显示,当前在农村小学实施和开展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和条件的限制,这对于学生提高其写作能力水平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农村家庭经济能力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充分的阅读材料,因此,学生对于所接触到的事物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形成相应的叙述;第二,大部分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大部分家长属于初中文化,在学生记叙文写作方面无法起到有效的、正确的引导作用。总体而言,农村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写作题材较为单一,缺乏新颖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其缺少去主动观察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意识,缺少对生活中所见所闻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无法及时的、准确的去抓捕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所以,大部分小学生写出来的记叙文往往缺乏新颖性,内容较为陈旧。通过调查统计显示,大部分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经常多次将同样的人、事物、景色等作为写作素材,并且叙事内容和过程大同小异,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
  (二) 表达较为混乱,缺乏条理性
  1. 写作整体结构较为混乱,布局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
  在记叙文写作中,文章布局主要可以分为“总分总”“并列”以及“总分”等形式,大部分小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作文布局方式的特点,并且能够进行准确地分辨。同时,其对于文章描写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及观察先后顺序等也能够较好的理解。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却普遍呈现出记叙文写作结构较为混乱,整体文章布局较差的现象。例如,学生写的记叙文往往事例较少,文章内容较为单一和薄弱;或者学生对于事物的轻重无法进行有效的判断,导致记叙文中无法凸显出重点内容;有的文章在空间划分上不够清晰,没有抓住作文的中心思想,导致出现偏题和离题的现象。
  2. 作文中运用的符号较为混乱,表达能力较差
  通过对农村小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一项非常严重的问题在于文章中所运用的符号往往较为混乱,导致文章可读性较差。例如,部分学生可能通篇使用逗号,即所谓的“一逗到底”。除此之外,部分学生无法熟练地掌握修辞方法等基本写作手法,从而所呈现出来的记叙文往往是平铺直叙,表达语言严重缺少条理性,表达缺乏规范性,甚至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的与文章主题内容无关的内容。
  3. 文章缺乏感情色彩,缺少真实感
  好的记叙文必须要富含感情色彩,能够充分的体现作者对于现实环境、社会以及独特的生活的真实感受。但是,通过对农村小学生的记叙文进行分析,可以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往往非常枯燥和单一,严重缺少感情色彩。每个学生均是独立的个体,显然每位学生均有着自身的个体性,对于生活以及所见所闻当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想法。但是,大部分农村小学生的文章无法充分体现出作者的真挚情感,往往千篇一律,缺少新颖性和独特性。甚至部分小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往往是凭空捏造,毫无事实依据。
  三、 解决农村小学生记叙文写作困难的有效策略
  (一) 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记叙文写作的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提升。一方面,将记叙文写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结合。教师在充分的、全面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号召学生要学会如何观察生活,联想生活,感知生活,从而让实际生活中所见所闻成为写作素材,从而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实际记叙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号召学生应该紧密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写作素材,加强练习和总结,从而明确自身的不足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方式以不断提升自己。
  (二) 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学生的学生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由于大部分家长尚未形成主动阅读的意识,家长很少为学生购买阅读材料;学校图书馆的阅读书籍也严重缺乏。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图书角活动,依靠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丰富阅读书籍,同时,采取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如主题读书、朗读比赛等形式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号召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将文章中遇到的好词好句等摘录下来,同时也可以写下自身的读后感和感触等。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方式,从而不断积累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水平的过程中,必须要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贴近生活,仔细观察,将农村中遇到的各類独特的素材与写作紧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由发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马红保.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J].中华少年,2018(25):145.
  [2]周红红.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8(15):110.
  [3]刘佃臣.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76.
  作者简介:
  何友欢,广东省清远市,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大塱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班级里学生性格各异,需要班主任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寻找突破口,用榜样力量感染学生,给每个学生的心灵送去温暖,用爱感化他们。  关键词:爱的教育;学生个性;榜样力量;微笑感化  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需要老师用耐心去接近他们,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知识的热情。教师用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心去教每个孩子,让他们成为一个个健康成长的个体。  一、 帮助学生寻找
摘 要: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面临新变。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教师采用理论灌输方式,阻碍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本文具体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路径,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培养路径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需要烛照学生的学习之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层次化学习需要,并将
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教学要点及策略探析  韩少桐  摘 要: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结合班级实际学习情况,准确把握文言文教学的要点,并据此做出有效应对,优化教学策略,做好文言文教学的小升初教学衔接。准确定位教学要点并实施相应教学策略。读懂课文,获得熏陶感染;熟读成诵,体会音韵之美;积累字词,坚实文化基础;拓展延伸,扩大学习范围。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文言文;准确;要点;策略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义务教育
本文主要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教师注重指导小学生阅读,小学生通过阅读累积语言,增加写作的数量及质量,教师对不
摘 要: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基础性、专业性、技能性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中职教育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分析目前的中职教育实践,很多职业学校在教学方法的利用上更新不够及时,所以存在着方法先进性不足、教学成果不高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十分的必要。对目前的中职教育做具体的教学总结发现,构建职业学校专业兴趣小组并组织
摘 要:新课改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使得高中语文教育中对个性教育更为关注。基于此,本文说明了语文教育中个性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语文教育中个性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重点阐述了语文教育中个性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个性教育;创造性思维  一、 引言  在我国,个性教育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以及“有教无类”。
摘 要:在“核心素养”这一教学改革浪潮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之外,还要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加以培养。在本文中,我立足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任。要想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
摘 要: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或借景寄情,或叙事抒情,或托物言志,或用事寓理,无不情景相触,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古诗教学应想方设法,开辟多种渠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引导学生感知体会,入情入境,获得美的感染、情的熏陶,从而创造性地学习古诗。  关键词:古诗教学;创新策略;入情入境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每一首古诗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優美的意境,无穷的韵味,都是祖国璀璨的文化宝库中耀眼的明珠。它们或借景寄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