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家安全 做到居安思危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应运而生,顺势而现。为了落实国家安全教育,我对该课进行教学解读,主要是: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的背景;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及意义;勿忘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以及提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1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69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与人教版《思想品德》相比,最大的新变化是增设一个单元,即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相关重要论述,教学目的是加强初中生的国家意识以及国家安全观教育。第四单元包括三课的内容,分别是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其中,第九课共有两框,每框含有两目,第一框建议安排两课时,第二框建议安排一课时;本课的课程标准对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是“1.7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笔者只选取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体阐述。
  一、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背景
  2013年11月12日,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被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其内容进行解释[1]:一是国家安全委员会诞生的意义,不仅是改革发展的必要条件,还是应对国内外已有或潜在风险的平台;二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责,即通过战略或政策等解决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障碍及问题。
  2014年1月24日,为设置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进行研究。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委员会首次会议,“国家安全”被强调具有理论创新的前瞻性,明确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首次提出,意味着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正式形成。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全文中提到“国家安全”合计18次,以及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报告时具体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说。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课设置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具备重要的意义。为此,一线教师要好好研读教材与时代要求相结合,贯彻落实好国家安全教育。
  二、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及意义
  (一)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
  第一框《认识国家总体安全观》第一目“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主要遵循“为什么”角度说明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从国家层面上讲,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二是从个人层面上讲,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以人民为中心。在教学策略方法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们熟悉的安全问题进行导入,比如从日常生活的食品安全过渡到国家层面的政治安全的具体事例,从而说明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
  (二)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
  1943年,美国最早提出“国家安全”概念[2]。作为本课的核心概念,国家安全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以“相关链接”的形式呈现出来,其概念来源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条。为了让学生了解并关注国家安全,教师要利用好“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优势,建立以国家安全为题的知识库,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论述,积累具体的情境教学素材,比如教学素材是:2016年11月14日,新西兰发生强震,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租用数架直升机救出被困一百多名中国游客,并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区,以此讲解我国政府重视海外利益安全的知识点,以点带面,拓展学生关于“国家安全”的知识面。
  从内涵上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能够概括为“五大原则+五对关系”,是第九课第一框的重難点。“五大原则”分别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进一步细说,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直面与着力解决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就是制度安全、政权安全被放在第一位,坚定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政治保障。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就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国家安全的物质后盾。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就是要随时随刻应对这些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不同领域的应对经验与寻找规律,并建立化凶为吉的应对策略库。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就是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维护本国安全利益又维护共同安全,共建和谐世界。“五对关系”分别是:一是重视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重视外部安全意指求合作共赢,诸如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一带一路”战略,重视内部安全意指求稳定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重视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与传统安全观不同的是凸显国民安全的直接现实性,如2015年4月也门撤侨事件可以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三是重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四是重视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五是重视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可能促成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从外延上看,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涵盖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在这里,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可以建立11个安全方面的知识库,便于准确地“知识输出”,让学生消除对我国国家安全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保卫国家不受侵犯”的误区。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和制度的双重安全,以实现民族复兴和国泰民安。国土安全至少意味着海陆空领域没有危险或者没有潜伏性的威胁,以及国家统一。军事安全指国家没有战争威胁和没有受到外部军事的攻击,到本世纪中叶要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捍卫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意味着对外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对内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安全意味着借助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等,来实现公共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科技安全表现在于我国独立自主可控国家重点领域核心技术,以及外部科技无法损害或者威胁我国国家核心利益、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是使得生态系统具有完整性、可持续性,没有潜在或者已现的严重生态问题。资源安全意味着获取自然资源具有持续性、稳定性、经济性。核安全意味着我国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和核技术,不断增强有效应对和防范核攻击、核威胁的能力,对公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负责。
  三、勿忘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第二框《维护国家安全》含有两目,第一目“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主要论述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第二目主要论述熟知法律,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两目具有同一聚焦点:解决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问题,这是本框的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策略方法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第102页的“拓展空间”栏目,运用抛锚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按照“呈现真实性情境——设置层次性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互学习——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程序,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一是情境具有真实性,如境外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等破坏国家安全的真实案例;二是确定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即针对此情境,我们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和破坏国家安全行为带来什么影响;三是适当给予学习支架,助于学生解惑。
  四、对《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学建议
  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增强义务观念以及自觉履行义务。由于初二学生仍是未成年人,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上,难免会出现偏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知法律,譬如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方面的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和第五十四条;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条等,并注意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指导,推动青少年把义务落实行动。此外,善于利用重要节日为教学资源,组织实践活动,如每年4月15日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J].求是,2013(22).
  [2] 李普曼.美国外交政策[M].桂林立体出版社,1944.
其他文献
摘 要:历史教师备课要重视历史知识的线索和前后联系性;要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将教材内容大胆重组;要相机引入“时政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要善于抓住德育契机,达成情感价值观目标;要多借助网络媒体,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经验、方法为己所用。总之,教师备课既要实践新的理念,又要和谐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手段以优化历史课堂结构。  关键词:教学设计;内容重组;德育效果;网络媒体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微课是在传统课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如何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到课程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是广大教师必须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具体来说,将微课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必须抓好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复习三方面,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现代教育技术》;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复习  中圖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在历史学习中,兴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全面的分析。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如故事、诗词、歌谣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以直观的形式将历史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历史;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摈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模式,做到课堂学习切实有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先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前能够自主做好预习,从而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有效预习;课堂高效;自主学习;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初中生写作中存在弊端,难以写出真情实感。对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运用联想、想象、修辞、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技巧点拨学生写作,并结合名家名作给予学生指导,使学生写出内心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指导;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13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
期刊
摘 要:乡土史课程资源作为学生比较常见与了解的课程资源,对其合理与科学的开发与利用将会有效促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临洮县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为探索对象,选择当地的文峰中学为研究特例,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原因与解决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问题原因;解决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
期刊
摘 要: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训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上的强化和补充,更是对其生活交往能力的一种提升。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精心创设有实际意义的交际情境,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立足课堂,重视课外,多途径,巧训练,相信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低年级;口语交际;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059-02  DOI:10.1665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课堂常让学生感到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许多教师都在寻找改变现状的教学方式。多角度创设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注重语言艺术,设置贴近生活实际的活动情景,以激发政治课堂的趣味性。  关键词:多视角创设;政治课题;趣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1
期刊
摘 要:对小学生来说,写作主要由写话和写作两个阶段构成。对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写话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写话时做到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无病句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谋面布局的常识,让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这样,小学生一定就可能写出好的作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14
期刊
摘 要: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一堂综合课,应将听、说和写自然融合,使得学生听有动机,说有话题,写有内容;听中有说写,说中有听写,写中有听说。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要通过听力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听力;综合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115-02  DOI:10.166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