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chiren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历史学习中,兴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全面的分析。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如故事、诗词、歌谣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以直观的形式将历史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历史;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09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060
  历史的学习不仅涵盖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还包括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涯中,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认清史实,帮助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吸取一定的教训。同时,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会初步形成,历史学习能够帮助他们学会全面看问题,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审视身边所发生的事件。但是,受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影响,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态度不够热情,积极性不高,这就很容易使历史教学走入低效。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活跃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所在,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课堂导入要丰富有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课堂教学包括多个环节,不仅有教学组织形式、復习阶段、新课的导入、新课的讲授以及布置作业等。在众多的环节中,新课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正如我们经常说的“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就必须要将课堂导入设置好,以丰富的形式、趣味浓厚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伊始就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并将学生的兴趣进行有效的引导,促使学生积极地参加的学习活动中来。
  (一)以故事进行导入
  虽然初中生已经褪去了小学时候的稚嫩,但是他们对故事仍然有着很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下多搜索一些与所学内容或是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故事,利用小故事完成新课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如进行《西方文明的起源》的学习时,我就从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些与斯巴达克起义相关的小故事,并在课堂上讲给了学生听。学生对此类故事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男生,那些战争的片段似乎激起了他们的热血,他们对古罗马的一些其他的历史知识也有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为接下来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有了学习的热情,整堂课自然而然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以诗词进行导入
  古诗词都是具有一定的创作背景的和历史背景的,在历史研究者看来,古诗词就是研究当时社会形态、人文思想的一个极为便利的条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将古诗词利用到课堂导入中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
  如进行《盛世经济的繁荣》这一课的学习时,我就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杜甫所写的《忆昔》这首诗的一段: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透过这首诗,学生不仅能够看出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还能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体会到当时的社会特色,对于这种独特的社会生活方式,学生就有了很大的兴趣,也想要进一步对这一历史进行了解,导入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利用歌谣进行导入
  历史這一学科由于自身的严谨性与复杂性,导致学生的学习非常枯燥和困难,在理解历史问题方面有着很大的难度。怎样才能化枯燥为趣味,变难为易,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将歌谣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利用歌谣进行课堂教学导入。
  和诗歌一样,歌谣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它是历史时期的见证,也是社会问题的一种反应,很多的历史现象都能够透过歌谣看得出来。有些历史歌谣是沉重、严肃的,有些则是诙谐幽默的,利用它们来进行导入就会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如学习大跃进时期的内容时,我就为学生唱一些当时的历史歌曲,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这些歌曲节奏明快,歌词简单易懂,学生听一遍就能跟着哼唱,也会对歌谣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对于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教学资源,使历史知识更直观
  (一)利用插图增加历史知识的直观性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有很强的表现力与代表性的,其中所蕴含的趣味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行,历史教材的编写者也更加注重插图的作用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些插图充分地利用起来,尤其是一些历史漫画,要将其中诙谐的内容进行充分挖掘,体会到历史插图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进行《劫难中的抗争》的学习时,在讲到俄国趁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时候割占中国领土的时候,我就将《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利用起来,讲到一个条约的时候,就让学生在拿起一个彩色纸片将条约中涉及的位置盖住,并标上位置和面积。学生很喜欢这种动手的学习方式,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对于知识的记忆也非常牢固,课堂教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逐渐走入了初中课堂,多媒体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历史学习中,多媒体能够将那些年代久远的故事与学生的现代生活联系起来,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如进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学习时,我就为学生搜集了一些开国大典时的影像资料,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出来。这种身临其境般的震撼感是教师用语言描述所无法达到的,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完成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初中历史学习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范守凤.浅谈初中历史插图的运用[J].成才之路,2009(33):61.
  [2] 程剑雄.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7):48-49.
  [ 责任编辑 张敬亚 ]
其他文献
摘 要: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已成热点话题,探讨RFID在大流通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RFID技术;大流通模式;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2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136  RFID(Radio Frequ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尝试着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努力引领他们发现美,感受美,传承美,促使他们向善、向美的方向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0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041  爱美是人的天
期刊
摘 要: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学生这四种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思考,尤其是语文阅读中,如果少了思考的参与,那么,学生的阅读将是表面的、浅显的,更别说让他们体会文本的主题和思想情感了。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采取有效措施让他们经历从认识文本到自我解读文本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思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需要充分利用朗读教学,在师生、生生、生本的互动中激发学生情感,在创设的生活情景中诱发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将爱融注教学,用爱呵护心灵,唤醒学生最真挚的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的学生从生理上来讲,正处于青春期,身体的各种变化开始突现,因生理的变化导致的心理波动和动荡是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另外,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大,学习节奏快,高中生又处于从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他们面对茫茫的未来也极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的不适应,因此关注高中生心理健康,是每一位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心理咨询;一般心理问题;放松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弟子规》曾经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和养成忠厚家风的传统读物。在迫切需要加强道德建设的今天,诵读《弟子规》对传承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正人格品行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弟子规;课外阅读;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0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
期刊
摘 要:学前教师教育作为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关系着学前教育的长足发展。现阶段,农村学前教师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比如职业声望低、专业水平低、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必须合理采取方法与措施,促进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教师发展;培训;职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220-02  
期刊
摘 要:华文教材《中文》修订版第九册是专门为欧美地区华裔小学生学习中文编写的,其在课文选取、词汇选择、语法设置、交际排列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及优势。在使用过程中,教师要从编写理念、编写结构、内容原则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将该教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华文教材;中文;语言;交际;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
期刊
摘 要:历史教师备课要重视历史知识的线索和前后联系性;要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将教材内容大胆重组;要相机引入“时政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要善于抓住德育契机,达成情感价值观目标;要多借助网络媒体,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经验、方法为己所用。总之,教师备课既要实践新的理念,又要和谐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手段以优化历史课堂结构。  关键词:教学设计;内容重组;德育效果;网络媒体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微课是在传统课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如何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到课程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是广大教师必须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具体来说,将微课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必须抓好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复习三方面,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现代教育技术》;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复习  中圖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