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三角形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5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常发现一些题目用常规解法既复杂、又易出差错,若借助几何知识,如使用矢量三角形法则进行解题,则显得简单。所谓三角形法则即不在一直线上的矢量合成,用矢量三角形如图1表示: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患者,女,66岁,体质量56kg,因右侧面肌痉挛5年余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诊断“右侧面肌痉挛”,择期在局麻监护下行“右侧乙状窦后进路面神经梳理术”。术中探查和梳理面神经时,患者呻
摘要:科学探究的核心是围绕问题开展科学的探索、研究。如何让学生提出问题,本文认为教师在课堂通过积极的启发引导,与学生一起创设好问题情境,既是引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的必经之路,培养学生自发提出问题的重要环节。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科学探究;问题情境;创设    一、问题情境与物理教学    心理学家赞可夫
仙草义名仙人草、凉粉草,为唇形科仙草革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仙草全草干样含有约70%碳水化合物,少量蛋白质、脂肪、色素等,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元素
为加深对对流云增雨催化机制的理解,避免催化指标的随意性,通过三维积云数值模拟和雷达加密探测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生在湖北省西北部多山地区的一次对流降水过程进行了增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这样的抱怨和质疑:我们这样日复一日解题只是一种“纸上谈兵”,一种应考需要。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否就意味着实际科学能力的提高呢?面对这样的抱怨和质疑,我们既不能因此全面否定物理习题教学的作用,也不能对这样的抱怨和质疑置之不理,否则极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那么怎样进行物理习题教学,才能既不降低教学质量,又能使学生感到实实在在能力的提高呢?这就要求
探究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探究性教学的关键是不直接去告知学生什么,而是经过师生双方的努力,用各种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去获得答案。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是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探究学习”的特点是:一是学生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二是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必要探究能力;三是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探究学习,就其教学程序而言,可分
2008年8月11日渤海西岸区的抚宁县牛头崖镇(05—06时)、唐海站(12—13时)分别出现小时雨量超100mm的突发性中γ、β尺度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秦皇岛和天津CINRAD/SA雷达资料、中
摘要:创设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自己“走”进课堂,全身心融入课堂,教学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营造自主探究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创设学科结合的情境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对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理解。  关键词: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学科结合情境 
本文针对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工业沉井,提出了力学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对于沉井下沉,封底板和全用的不同阶段,合理地确定了土壤摩阻力值和地下压力值,采用解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