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殷墟卜辞中的“示”、“宗”说到商代的宗法制度

来源 :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v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代的宗法制度是研究商代社会史的一个极需注意的课题。自从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商人无宗法制以来,影响所及,至今还有相信者。王氏的这个意见,其实是不正确的,近年已有一些学者指出。
其他文献
一、“摒弃”,还是扬弃? 扬弃,即对前人的成果批判地继承,是学术进步的普遍原则,也是从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演进中由彼达此的桥梁。一个时代的学者,总要对他所承受的文化遗产作一番区别抉择,舍弃其中陈旧的、与新的时代需要不适应的东西,同时充分吸收其中优良的部分,作为自己创新的基础和凭借。与这种态度对立的是把前人学说简单地抛在一边的虚无主义态度。同是对待黑格尔哲学这一文化造产,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态度就完全不同:如恩格斯所论述的,费尔巴哈是干脆把它抛在一边,马克思则对它实行“扬弃”,“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同时要救出通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某种状况就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某种变革,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春秋战国之际中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变,归根到底是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这一经济规律的表现。
旧史对于物价很少统计,只有粮价还常见于纪录,但也很不完备。不过,它们对于产品质量的检验以及物价管理却是有一套办法的。虽然遗留下来的史料也很零碎,但是,稍加整理仍然可以看到某些值得参考的措施。这里,试就浅学所及,略予论述,要亦古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开展高职院校治理和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开始在管理模式上进行转型。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作为国家标准和全国质量奖评奖标准被部分高职院校所采用,卓越绩
封建家训是地主阶级、特别是士大夫们教诲其后代子孙如何冶家处世的教育课本。解放以来,学术界除引用某些家训史料作为论证某一问题的佐证外,很少有人对历代家训进行专门的研究,至于从经济角度对家训加以系统整理者,更是不曾一觏。然而,它是深入、细致、客观地研究地主阶级的经济生活方式及其发展变化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工商食官”.语出《国语·晋语四》。按照三国时韦昭的解释:“工,百工。商,官贾也。《周礼》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食官,官禀之。”所谓食官之工商,乃是指官府所属的各种手工业者及为官府了解市场行情和购买货物者。
1985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年会和学术讨论会。中外学者参加的共有一百多人,提出论文105篇。现在从中选取了16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借《中国史研究》的篇幅,出这样一个专刊。
中国封建社会有许多自己的特点,诸如:封建专制集权制的长期统治,统一的多民族大国的形成,封建经济多次的发展繁荣与破坏倒退;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性,农民起义和战争次数多、规模大等等。所有这些特点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基本原理认为,这些特点归根结底都是在封建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复合图书馆时期,馆藏计量和评价的需要催生出数字馆藏如何折算成相应印刷馆藏的课题。文章分析了数字馆藏折算成印刷馆藏的前提条件,并对国内已有的折算方式进行了评述,指出
周族本是以今之洛阳以西至泾渭一带为根据地的“小邦周”(《尚书·大诰》),公元前十一世纪下半叶取代了“大邦殷”(《尚书·召诰》)而为天下共主。为了巩固西周政权,周公东征,摧毁商殷及其同盟者淮夷的残余势力后,又在全国要冲大封同姓、异姓和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周初的这种分封是一种武装驻防事业,目的在于作为王室的助手,以监视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实际上具有武装殖民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