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s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根据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游戏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运用游戏教学,加强游戏教学的保障,注重在游戏教学中渗透德育,不断提升教师体育游戏教学能力。
  【关键词】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159-02
  体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学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采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能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本文笔者对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把体育游戏运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无论是对学生的体质发展,还是对提高体育教学成效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是體育游戏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兴趣是学生体育课学习的主要动力。把体育游戏运用到体育课教学中,能够增强体育课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运动的兴趣。
  二是体育游戏能提高课程教学成效。体育游戏运用到体育课教学中,能够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练积极性,使学生自愿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学习和运动,从而提高体育课教学成效。
  三是体育游戏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游戏多数是集体性的运动项目,要完成体育游戏内容,需要多名学生的积极配合与良好合作。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合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四是体育游戏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强,能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更愿意思考与创新运动内容与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挑战精神。
  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要求
  要让体育游戏在体育课教学中有效发挥作用,起到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目的,需要教师全面掌握体育游戏的应用要求,合理运用,使其产生更大的教学效益。
  一是体育游戏应用要服务教学目标。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的应用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与运动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游戏的应用要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能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二是体育游戏应用要重视创新应用。体育游戏的应用要注重对传统的游戏内容进行改进,创新内容和运用形式,要注重趣味性,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多自主权,以达到培养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是体育游戏应用要重视德育渗透。体育课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样才能发挥体育课的综合育人价值,因此在体育游戏教学应用中要注重渗透团队合作精神、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德育内容。
  四是体育游戏应用要做好安全保障。在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既要注重发挥其作用,也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要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选择安全且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游戏内容与形式,在游戏中要预防因为学生过度兴奋而忽视安全问题,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三、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根据教学内容科学选用体育游戏
  要发挥好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需要教师在实施前加强游戏教学的设计,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体育游戏的内容与形式。
  一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体育游戏。由于体育游戏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内容、形式具有多样性,在选用体育游戏时,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科学选用体育游戏,体育游戏的应用要能达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运动的兴趣、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例如,在足球技术教学中,教师可选用“遛猴”游戏:每组学生围成一大圈,让一名学生为“猴”站在圈中,其他人相互传球,当“猴”抢到球后,最后一名踢球的学生作为下一个“猴”,循环运用。该游戏的应用能训练学生的传球技术和快速灵敏的反应能力。
  二是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体育游戏。体育游戏的选用,还要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男女不同性别的特点来设计游戏教学内容与形式。例如,在足球训练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可为女生设计“丢手绢”的体育游戏,其形式与传统的“丢手绢”游戏形式相同,只是将手绢换成足球,该游戏强度较小,适合女生应用;可为男生设计“翻山越岭来取球”的游戏,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画定起跑线与终点线,并在中间设置若干障碍物,要求学生将足球运送到终点。各小组进行比赛,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此游戏运动量较大,适合男生应用。
  (二)在不同环节有针对性地实施游戏教学
  一是准备环节的体育游戏应用。做好体育教学的准备工作,对提高整节课教学成效、预防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造成身体损伤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许多学生对学习和运动前的热身准备环节不重视,这会影响基本教学环节的效果,因此教师可选用一些运动量小的体育游戏,代替单纯的热身准备。
  二是基本环节的体育游戏应用。在课堂基本教学环节,学习体育技能与提高身体机能是两个教学重点,在这两个教学重点中,都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才能让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技能,达到提高学生身体机能的目的。但是两个环节的学习都存在单调、枯燥等问题,如果此时选用恰当的体育游戏,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足球技能教学中,可运用“混合接力赛”的游戏进行训练。第一个步骤中要求学生将足球踢进带小门的障碍物,第二个步骤是进行“S”字形运球,第三个步骤是用球将障碍物击倒。通过这三个步骤的体育小游戏,能训练学生的传球、跑动、射门等足球技术,对提高足球技术教学成效有重要作用。
  三是结束环节的体育游戏应用。在体育课的结束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激烈的运动状态恢复到平静的身体状态中,有利于学生投入下节课的学习中。为此教师可选用一些轻松、活泼、新颖的游戏,如可应用“太极拳”“瑜伽”等体育游戏,让学生的身体得到良好的恢复。   (三)做好体育游戏教学的保障工作
  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需要教师做好体育游戏教学的硬件保障工作,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体育游戏教学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游戏教学效果。
  一是做好体育游戏的器材设施保障。许多体育游戏的教学由于需要使用一些体育器材或设施,因此要把体育游戏有效应用到体育教学中,需要做好体育教学的器材设施的保障工作。每个学校可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或是体育教师自制简易器材,或是让学生自带必要的运动器材,或是在体育器材較少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各班级体育游戏教学时间,错开体育器材的使用时间,从而使体育游戏教学器材设施得到较好的利用。
  二是提高教师体育游戏教学能力。这是保障体育游戏教学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对体育游戏知识的学习,丰富体育游戏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认真总结和优化体育游戏教学内容,不断研究创新体育游戏教学的模式方法与组织形式,积极探索体育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策略,既要考虑到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游戏的优势,又要考虑如何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水平。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体育教师培训,使教师体育游戏创编能力得到提升,积累更多游戏储备,从而保障体育游戏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四)重视在体育游戏中渗透德育
  体育游戏应用到教学中,不但能激发学生体育课学习和运动兴趣,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还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学科在学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游戏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是积极转变体育课游戏教学理念。体育游戏教学虽然普遍受到师生的喜爱,但是多数体育教师难以全面发挥体育游戏的育人作用,过多注重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的激趣作用,而忽视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因此教师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体育规则与诚信意识、吃苦耐劳与坚强意志,从而使体育游戏教学的育人作用得到全面发挥。
  二是改进和创新德育渗透模式与方法。要提高体育游戏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还需要教师改进和创新德育方法,改变传统的简单说教式的德育模式与方法,注重把德育内容渗透在体育游戏教学的各环节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比赛以及在田径接力赛等教学时,可利用多种体育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团结互助精神,这样有利于发挥集体的力量取得好成绩,也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把体育游戏应用到中学体育课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为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体育游戏教学的价值与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游戏内容,在教学各环节有针对性地应用游戏教学,注重做好游戏教学的器材设施保障工作,重视在游戏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才能使体育游戏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石家军.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合理应用策略探究[J].体育风尚,2020(3).
  [2]邹晓旭.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J].新丝路,2019(10).
  [3]徐凯.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微[J].好家长,2017(51).
  [4]郭明远.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6).
  [5]高全.初探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7(5).
  【作者简介】谢绍正(1977— )男,汉族,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文基玉(1975— ),男,汉族,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级中学体育教学。
  (责编 周 菲)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下薄弱学校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提出对策: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词汇兴趣;组织任务型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动机;引入思维导图总结归纳,培养英语思维;将词汇融入完整的语篇中,引导学生感知词汇等教学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薄弱学校 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
【摘 要】本文基于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引入大量的3D模型,创造虚拟的三维空间,以有效解决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弱、识图与绘图能力差的问题。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机械制图》 中职学校 学习环境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103-03  
【摘 要】本文分析“互联网+核心素养”深度融合的意义,论述“互联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智慧校园建设路径,从智慧校园集成体系、学习活动、教学平台、学生生活四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推进学校形成育人新生态。  【关键词】“互联网+核心素养” 智慧校园 育人环境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084-02  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摘 要】本文论述利用插图和标题激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提出利用插图和标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插图和标题促进学生思考、利用插图和标题把控文章的主旨等教学建议,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插图 标题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预测 推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113-02  高中英语课本有着丰富的图片,每篇课文都配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高中化学社会议题研讨型课堂,提出基于课程标准融合社会元素、运用辩论教学构建多元课堂、强化探究思考注重合作学习、采取重视角拓展评价模式等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师开展“社会性”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 社会议题 研讨型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144-02  “研讨型课堂”是一种把“探究”
【摘 要】本文认为“同伴教育”引入中职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并提出“同伴教育”引入中职体育教学的策略:同质分组,实现差异化教学;统一进行教学设计,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新型体育教学体系;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多元化校园体育交流平台;“以评促学”,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职体育 同伴教育 价值 实施策略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碎片化学习的内涵,从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中职酒店英语课程特点出发探索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使用碎片化学习的可行性,提出学习内容碎片化、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空间碎片化等策略。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 中职 酒店英语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133-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学者对碎
【摘 要】本文分析英文报刊阅读课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高效合理使用英文报刊阅读材料;材料选取应聚焦英文严肃媒体,并遵循结构典型、难度适宜以及内容有趣的原则;同时,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阅读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英语教学 英文报刊阅读 常见问题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13
【摘 要】本文分析数学建模的教学作用,阐述数学建模教學需要遵循的原则,论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策略,提出引入数学建模应用内容、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程、创设数学建模学习情境、设计数学建模实践活动等做法,以期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建模 核心素养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
本文以人教版“农业区位”为例,分析新旧两版地理教科书的表述结构变化,归纳新版教科书叙述性课文、活动性课文的特点,并提出新版地理教科书的教学建议:重视地理概念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