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水平上研究审美经验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象哲学中其他各部门一样,美学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研究范围和研究重点上,曾经发生过许多变化。如果说古代西方的哲学家们所着重探求的是世界的本源问题,那么,与此相适应。西方古代美学思想也主要是集中在探讨美的本源的问题上。从毕达哥拉斯派的美在和谐说到柏拉图的美在理念说,再到奥古斯丁的美在上帝说,无一例外地都把注意重心放在审美客体上。比较起来,对于审美主体的认识和研究则显得不足。但是,随着近代西方哲学的研究重点从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学生了解认识一种语言的黄金时期,若是能够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采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带领学生们进入英语的学习当中,并将他们的兴趣与热情保持下去,将对学生掌握这种语言并
<正>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关头.因此,对深化改革的若干制约因素展开探讨,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就此作一些初步的尝试.在我们看来,要深
<正> 张光年在《热诚的关怀和鼓励(纪念茅盾诞辰一百周年)》(《文学评论》1996年3期)一文中说:五十年代前期,我曾在文化部艺术局工作一段时间.我们的沈部长-茅公就住在文化部后院小楼里,我们向他请教比较方便.我在参加筹备全国文工团工作会议、全国戏曲会演、话剧会演的过程中,多次随周扬同志到茅公家里向他汇报,听取他的指点.我记得一件事情.在我为话剧创作问题所作的长篇报告中,曾经以厌弃的口吻批评了一部旨在宣传企业管理上苏联先进经验的多幕剧,该剧公式化
<正>袁良骏在《鲁迅与梅兰芳》(《艺坛》94年第一期)中说:鲁迅十分热爱他的家乡戏绍剧,但对作为国宝的京剧却颇多偏见,这种偏见又集中表现在他对梅兰芳的评价和态度上.把“男旦”艺术和落后、畸型之类的不正常现象连在了一起.他用人民大众的欣赏趣味、习惯水平,来衡量梅兰芳艺术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鲁迅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也不必讳言,鲁迅观点中也夹杂了一些似是而非、容易产生误解和混乱的成分.
【正】 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新批评已受到挑战,甚至被贬抑,但实际上很少被忽略过。它的对手无力逃避它的影响,如果不是不情愿的话,恰好表明新批评业已在英美的大学里占据了统
<正>《探索与争鸣》(1993年7月)发表姜义华《毛泽东的革命思想与实践》长文,其中提到: 从1927年至1976年整整50年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就地位之重要,影响之深广而言,没有一个人足与毛泽东相比敌,他执中国历史发展之牛耳,在神州大地卜,掀起一阵阵铺天盖地的风暴,使全民族为之奋起,使全世界为之震动。然而实际表明,风暴过后,现实生活的变化却并不象人们原先预期的那么大。蔑视历史发展所固有的的辩证法,就必然会受到历史自身的惩罚。他早巳刖自己所手造和别人制造的端与民众及实际隔绝。也许根本没有想过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体系的复苏,社会资源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企业自身对于人才资源的需求也成为推动企业成长的重中之重。长久以来,沟通管理作为提升企业内部人员管理和工作效
【正】 关于我国宏观控制的目标模式,经济理论界的认识不尽相同.例如:宏观控制中总量控制与个量控制的关系,现阶段宏观控制的目标是不是总供给稍大于总需求的买方市场;间接控
<正> 《光明日报》(1989年9月22日)发表苏双碧《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历史命运》,其中讨论到近年来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即“坚持”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他说: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争论较多的问题。有一种说法,只有发展才能坚持,即所谓先发展后坚持;另一种说法,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即所谓先坚持后发展。这两种看法都不无偏颇。坚持和发展是统一的,它们之间既不相悖,也不存在着先后的问
<正>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当今法国文坛上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4期,发表了有关她最近的创作自白,摘要如下: 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杜拉斯说,她在写作时由于内心冲动而处于一种几乎失控的状态,只是听任情之所至,把出现在脑海里的词汇记录下来,似乎是在记录另一个人所说的话。因此她把自己的作品称为“即时文学”,把作品中的语言称为“口语文体”,即在不违反句子顺序的前提下,象口语一样改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