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合适性评价构式“X P得(不)是Y”

来源 :汉语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36942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XP得(不)是Y”是对事件发生时间、空间等的合适性做出主观评价的构式.该构式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填项P的形式类扩展[即:动词>形容词(>名词)]和Y的意义类收缩[即:(地方、时候、颜色、款式等)>(地方、时候)].这导致整个结构因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越来越不对齐而演变为狭义构式.构式化之后,整体对组成成分有语义强迫现象.该构式中不同类型的Y在演变高级阶段可能会经历语义对立中和,“得”有形变为“的”的倾向.构式中的“P得”在构式实际使用中有时可以实现句法隐含.
其他文献
我人生的前二十一年在农村度过。这二十一年分为两段,前一段,十岁之前,是玩着游戏长大的。  现在想起游戏的童年,脑海里仍会浮现某些场景:微热的午后,与小伙伴们追逐奔跑在乡间的马路上。或者,夕阳将熄,在村头的晒场上撒野。又或者,月亮挂在树梢,还在走村串巷嬉戏吵闹……  那是大人、小孩们都很忙碌的岁月。大人忙碌在田间地头,汗流浃背,为生计苦苦挣扎;小孩忙碌在村头村尾,尽情玩耍,为岁月挥霍时光。小孩们那些
期刊
社公木或者教堂  在我们村,传说历史上头一个进村的人,是看到了一株大树的蓬勃生机而决定定居于此的。那时的大树尚年轻,周围有水塘坡地而荒无人烟。那时大片大片荒地无名无姓,等待主人前来认领。人们渐渐聚居于树和水塘周围,开荒耕种,娶妻生子,建起房屋,渐渐形成了村落。  我曾经为这样的传说骄傲,直到我知道,类似的传说到处都是。类似的树都被称为“社公木”,社公牌位也设在树下。社公掌管保佑着所有的村民,相当于
期刊
夜无力地合上它的眼睑,淡月将竹林和山茶树的影子印染在扶贫新路以及路两旁的绿草上,印成一排排朱珊茶读不懂的文字。  一  惊魂未定的朱珊茶觉得自己就是一棵被黑暗诅咒的苦山茶。  从李善通家出来时,一条狗龇牙咧嘴地扑过来,李善通却果断地将自己关进门里。  朱珊茶慌忙蹲下作势捡石头,狗被吓退了几步,但屁股仍嚣张地往后撅,前脚半屈用力趴在地上狂吠,随时准备冲杀过来。这狂吠又引来了几条狗,狗多势众,龇牙咧嘴
期刊
九曲黄河巨龙般奔腾咆哮着冲出黑山峡,一头砸在沙坡头,来个一百八十度大拐弯,收敛了性子,平平缓缓,从我老家宁夏中卫穿境而过,淌出一路旖旎。黄河南北两岸有着一模一样的树木和一模一样的黄泥小屋。生在南岸的我,打小听惯村里人啧啧称赞北岸的腾格里沙漠多么浩瀚、驼队多么神气、古长城多么神秘,便心心念念要去看一看,怎奈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河横在那里,赫然阻隔着我的盼头。  不光我,村里的老老少少闲来无事也总爱站在河
期刊
1  大洋那边的刘生又给我打电话了,他说刚刚做了一个梦,梦见和一帮朋友饮茶,聊古玩,其中有我。  刘生在国内上过电视、上过报刊的专题报道,获得过官方举办的省级集邮展奖,受邀参加过全国红色收藏博览会,是小有名气的红色收藏家。他收藏的是毛公时代的遗存,那些花了三五毛收来的印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要斗私批修!”“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等口号的搪瓷口盅,那些花了几文至几百文大价钱收来的站着坐着的石
期刊
小镇的味道其实很浓烈,三天就有一个集市,这座小镇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因而你只要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再低头一看,就会看见青石板上的纹理和各种马蹄印。认识一条路并走在人群中你就会渐渐长大,生命是在不同的气味中寻找到自己的。虽然,这个过程显得很漫长。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身前身后的背景,现在,从一根火柴咝咝声划燃的那刻说起。小时候,停电时需要划燃火柴,做饭时需要划燃火柴,这是两个不同的聚焦点。我胆子特别小,光是
期刊
一个人的成长之路,会与各种风景、人物相遇,一些重要的人与事足以令我们的人生发生转折。一个人的文学路更是如此,《广西文学》无疑是对我的创作经历有着重要影响的那部分。  大学时代我开始写诗并零星地投稿,只在《散文诗》《飞天》《红豆》发表过十来首小诗,大四随着学业的紧张和找工作的烦忧,诗歌写作便搁置了下来。省刊《广西文学》那时对我来说是高不可攀的,当时与我一起写作的同学也还没有人在上面发表过诗文。这么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