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物巧变精品

来源 :发明与创新·少儿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omk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品层出不穷
  走进副食商店,望着货架上琳琅满目、包装别致的各类食用油,你或许会情不自禁地说:“变了,变了,食用油也有精品了。”
  谁都知道,过去我们炒菜用的食用油基本上是粗加工的毛油,这种油油液浑浊,杂质较多,造成厨房里的油烟也格外多,极易污染环境。
  其实,食用粗油的危害远不止这些,科学家研究发现,油中还含有多种酸、碱、醛类、酮类、醇类和胶质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而且,吸入过多的油烟,容易引发肺癌。
  因为深知食用粗油的危害,人们纷纷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厨房中的油烟,如安置换气扇或排油烟机等。然而,这种方法只治标不治本,只有对食用油去粗取精,才能使人们真正从油烟的危害中解脱出来。
  按照去粗取精这一思路,北京市大红门油厂提出了开发精品食油的新设想。
  他们经过研究,决定对原有食油进行物理深加工,即对“毛油”进行“六脱”:脱溶(去除有害人体的溶剂及脂类)、脱胶(去除产生油烟催化致癌的胶粘物质)、脱酸(去除促进胆固醇形成的游离饱和脂及酸)、脱色、脱溴(去除异味挥发物)和脱过氧化物,最后生产出了清明澄亮、品质精优的“绿宝”牌高级营养保健油,被京、津、沪首届旅游用品展评会评为涉外饭店用油,也是国内唯一的涉外食油。
  大概是“绿宝”的示范效应起了作用,许多厂家纷纷开发出食用油新品,如“顶好”、“火鸟”、“金龙鱼”和“骆驼唆”食用油等。它们推上市场,直逼“绿宝”,随即引发了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一场激烈竞争。
  这场食用油大战不仅让参战者个个满载而归,而且让全国人们树立了首选精品油的消费新观念。食用油大战开始以后,我国一些企业才回过神来,一位厂长后悔地连拍后脑勺:“当初俺咋就没有想到开发精品油呢?”
  不仅是食用油不断推出精品,人们争相购买好吃、有益健康的精品油,在食品领域的其他方面,去粗取精这一发明方法也应用得非常广泛。
  一种对现有食品结构进行全新突破,并代表食品发展方向的产品——纯天然真空油炸果蔬脆片,曾在国际市场上独领风骚。
  我国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达1.8亿亩,虽然年产新鲜果蔬4亿吨以上,但是每年因水果、蔬菜不便贮藏、运输而霉烂变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
  只有对果蔬进行加工,才能减少损失,可果蔬加工技术很多,大多数只能生产粗品,市场附加值低。要是能对果蔬精加工,使产品升格为精品,就能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低温真空油炸脱水技术的发明,无疑为深度加工果蔬提供了新思路,于是人们生产出了保健、绿色、健康的纯天然真空油炸果蔬脆片。
  果蔬脆片加工技术充分利用二、三级水果及蔬菜作原料,使其大幅度增值,还能使贮存期延长一年以上,非常值得推广。
  除了对食品去粗取精,其实所有需要加工制造的东西,都可以运用这种发明创造方法变成精品。例如人们将粗码表变成精工表,将粗加工机床改造成精加工机床等。
  去粗取精,能够不断出精品,在发明创造过程中,我们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呢?
  去粗取精,其实就是精工深化。运用此法进行发明创造,就是要对原有事物进行精心加工,使其精细化,并在品质上迈上一个新台阶,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宋朝著名学者朱熹曰:“主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得磋之;治玉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精益求精也。”精工深化创新的不朽灵魂就是精益求精,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对事物精研、苛求的精神,牢记“只有付出超人的代价,才能获得超人的成果”,纵然原有事物是块美玉,也要精雕细琢,使它更精绝、更纯良、更高雅,从而放射出更为绚丽的光彩。
  在具体运用去粗取精方法时,首先,我们要找到事物中的“粗胚”,或是口感粗糙、或是经济效益不高、或是效率低下、或是存在有害物质等,然后将“粗”去除,对精华部分深加工,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
  一般来说,制作工艺原始、形态粗糙、技术含量低、市场价值不高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去粗取精的对象。
  比如大豆,人们通常将其加工成豆腐或豆豉,这些都属于“粗放经济”的产物,为什么不用新技术对大豆进行精加工呢?现在,有人将大豆加工为豆奶粉,不是大获成功了吗?
  如果对红薯这种粗物进行精加工,你会想到哪些以红薯为原料的精品呢?
其他文献
人们平时喝茶,是用开水冲泡茶叶慢慢品味。近些年来,一些饭店、宾馆,乃至单位、家庭却以袋泡茶招待客人。  袋泡茶,顾名思义,就是用纱布或过滤纸制成小袋,内装茶叶末。饮用时,将它放到开水里浸泡,既干净又方便,很多人都喜欢它。而它的发明故事也非常有趣。  1902年,美国纽约一个叫沙礼文的青年开了一家茶叶店,专营茶叶。可店铺的生意不好,沙礼文非常着急。  为了扭转局面,他决定将少量茶叶样品装入一个小丝袋
随着科技的发展,天文望远镜越来越先进,更多的天文爱好者用上了天文望远镜。科学家将天上的星星分为多个等级,许多天文爱好者经常为判断星星的等级而为难,因为他们只能用肉眼凭感觉来判断,但往往又很不准确。如果能有仪器直接测就好了。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我校阳嘉希和仇伟同学发明了一台星光等级分析仪。他们将望远镜和目镜进行了改装,目镜将光汇聚到光敏仪器上,从而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分析仪,仪
糖是甜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苦瓜是苦的,生柿子是涩的,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味道。然而,有一種果实仿佛有魔术师般的神力,能让人不畏酸苦。  人们只要吃一点点这种果实,大约4小时后,味觉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这时候,不管吃酸的、辣的、苦的食物,还是涩的食物,都感觉不到苦辣酸涩,只觉得甜滋滋的,而且能持续一个多小时呢。是不是很神奇?  这种能改变人味觉的果实,叫神秘果。它是椭圆形的,全身呈红色,果实不大
聪明糊涂犬  小丽:“您的狗真聪明,居然会打牌!”  明明:“哪里哪里,其实它很笨的哦。”  小丽:“何以见得?”  明明:“每次抓到一手好牌,它都会不停地摇尾巴。”  可笑指数:★★★    金鱼之死  小新刚刚转学到班上,看见窗前放着一个金鱼缸,里面只有一些水草,就问:“咦,里面的金鱼呢?”   “噢!前两天刚死掉。”老师说。  “它是淹死的!”身旁一个小朋友见他满脸疑惑(yí huò),迫不
名师简介  田耳凤,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张家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升格支点  关于写作,有句名言: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相信很多同学会发现,有了一个切合作文题目的好故事,我们的作文往往就成功了一大半。作文,就是故事一马当先,语言保驾护航。文章有没有感染力,很大程度上是由内容有没有生命力决定的。本专题从“取自生活”的有生命力的故事素材入手,谈谈如何做到让选材具有
今冬南方的第一场雪,来得毫无预兆,突如其来。  之前,也不过是稍稍落了点雨,刮了点风,降了点温。人们在羊毛衫外面,套件厚外套,也就能抵御这样的冷了——真正的冬天,尚隔着一段距离。  谁知,就下雪了呢!  真正叫人一点准备也没有。情绪根本来不及调动,就那么瞠目结舌地看着雪,迅速地落下,落在同样手足无措的房屋和树木顶上,敷一层薄薄的白。  这场雪,来得快,去得也快,前后只持续了两三个小时。待你反应过来
课kè堂táng上shànɡ,教jiào授shòu在zài桌zhuō子zi上shànɡ放fànɡ了le一yí个ɡè罐ɡuàn子zi,然rán后hòu又yòu从cónɡ桌zhuō子zi下xià面miàn拿ná出chū一yì些xiē正zhènɡ好hǎo可kě以yǐ从cónɡ罐ɡuàn口kǒu放fànɡ进jìn去qù的de鹅é卵luǎn石shí。当dānɡ教jiào授shòu把bǎ石shí头tou放fà
PU皮革、人造草坪、人工降雨……这些事物是怎么出现的呢?大自然中本就有皮革、草地、雨水,为什么人类还要特意制造?  了解了其中的原因,你可能就掌握了一种发明方法:巧夺天工法。巧夺天工,顾名思义就是人类模仿大自然中的某种事物,发明特性相同甚至性能更优的替代品。  一百多年前的一天,水产商人御木本幸吉率领满载乌鱼的船队赶往市场,很不幸,船队在途中遇到了暴风雨。当他们历经万难抵达横滨时,乌鱼早已腐烂,多
隐形眼镜又叫角膜接触镜,是一种柔软且透明的薄镜片。人们戴着它,一般情况下,它很难被发现。  隐形眼镜这么低调,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比你想象的估计早得多。  1509年的一天,达·芬奇突发奇想,把头伸到盛满水的半球形玻璃缸里。当往外看时,他惊奇地发现原本看不清的物体竟然变得十分清楚。  达·芬奇抬起头,心想:如果能将这种“水球”直接佩戴在眼球前面,那岂不是近视人士的福音?可惜,当时的技术水平
如果你一直往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前看;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前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后看。  目光決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不同。关键是,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上,目光却仍然可以投向任何一个方向。  只要我们安心于自己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会以我们为中心,或是离我们而去,或是冲我们而来,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