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光致抗蚀剂的发展及应用

来源 :化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xp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致抗蚀剂,又称光刻胶,是微电子工业中制作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因其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具有战略地位而备受研究者关注。本文梳理了光致抗蚀剂从早期的聚乙烯醇肉桂酸酯、环化橡胶-叠氮化合物、近紫外G线(436-nm)和I线(365-nm)酚醛树脂-重氮萘醌类光致抗蚀剂,到深紫外(248-nm和193-nm)、真空紫外(157-nm)光致抗蚀剂,再到极紫外(13.5-nm)、电子束、纳米压印、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扫描探针等下一代光刻技术用光致抗蚀剂的发展脉络,综述了其研究进展。重点对深紫外化学增幅型光致抗蚀剂体系进行了总结,包括主体成膜树脂、光产酸剂以及溶解抑制剂、碱性化合物等添加剂,并介绍了下一代光刻技术用光致抗蚀剂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对光致抗蚀剂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气滞湿阻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临床效果及对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6月本院住院治疗的乙肝患
目的观察现阶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3例救治成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简单的机械研磨,在x(氨基磺酸)=10%催化作用下,室温将吲哚与一系列醛类物质转化为二吲哚基甲烷类衍生物.共合成得到15个化合物,其结构经1 H NMR,13 C NMR及元素分析确定.同
本文采用碱性蛋白酶为水解酶,从鲍鱼脏器中提取出多糖(AHP),经过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分子量和极性均一的多糖组分(AHP-12),并对这种多糖组分的分子量、组成和一级结构进
讨论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度、正反应速率及逆反应速率等概念及它们的关系,探讨了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之间的关系,提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者不等与化学
离子液体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成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近年来成为国际上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它为开发新型绿色工艺、实现传统重污染、高能耗工业过程的升级换代提供
当代中国教育研究需要以全球眼光透析中国问题,包括"问题的全球性","眼光和视角的全球性","方法的全球性"和"思维方式的全球性"。研究者在跨学科、跨主体、跨语言、跨文体过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及无缝线路的广泛铺设,使得轨道约束对高速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问题急于解决。此外,地震作用下的轨道变形及其安全限值问题也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建
目的观察临床急症抢救中应用小组定位抢救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119例临床急症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59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救护,60例为观察组,应用小组定位抢
文章选择了学生在理解化学键时的六个主要相异构想,并列举出了为转化这六个相异构想,学生和教师应具备的一些理论知识,以及教师应创设的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