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por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消化内镜科室护理风险控制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9年1月~2020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室收治的患者中选择76例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中的抽签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风险控制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PDCA循环模式,最终分析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  将PDCA循环模式用于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意外发生率,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PDCA循环模式;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81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081-03
  消化内镜技术推广使用前,临床常采用白光内镜诊断,对病变部位表面黏膜、血管纹理、色泽及形态观察进行,有些部位病变与正常黏膜在白光下难以区分,易造成误诊及漏诊[1]。消化内镜技术是采用光线照明的作用,对患者的胃肠道以及腹腔内脏器等进行直视性病变检查的技术,区别于传统白光内镜检查[2]。消化内经是结合了化学与电子染色技术对病变进行观察,不仅提高观察的清晰度,关键可以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已经逐渐替代传统白光内镜,广泛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诊疗中[3]。而PDCA循环模式主要是指4个阶段进行合理的工作,其属于整体循环的过程,将其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内,可以显著提升护理工作的完整性以及服务力度[4]。基于此,本文将针对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择的76例进行消化内镜的患者进行不同的风险控制,以此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9年1月~2020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收治的患者中选择76例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中的抽签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研究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8~77周岁,平均年龄(35.84±2.69)周岁。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18~77周岁,平均年龄(35.92±3.23)周岁。对两组研究人员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试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②患者知晓本次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②哺乳期或者孕期的女性。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风险措施,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风险培训以及考核工作,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以此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PDCA循环护理模式:(1)P:护理人员需要对当前科室内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工作,并针对科室内潜在的护理事件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发现消化内镜检查人员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可能,降低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并且,护理人员通过分析风险发生因素,能够及时发现消化内镜检查的相关风险因素,如患者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准备工作、患者在临床等待的过程中其接受的服务不足、内镜检查的设备不完善或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够等因素。(2)D:这一环节包含人员培训、环境管理以及建立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消化內镜工作人员需要制定合理的工作措施,并针对医疗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且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必要时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以及培训工作。此外,工作人员可以对消化内镜科室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处理,充分保证患者的隐私以及安全。(3)C:消化内镜科室需要建立相关的检查小组,定期对患者的意外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以及处理,并综合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工作质量。科室内小组成员需要定期对其进行以此检查,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并让患者对护士以及工作人员的态度和工作能力进行评价。同时,小组成员还需要针对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记录,保证工作的准确性,进而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最终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素养。(4)A:科室需要定期对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实现循环护理的目的。科室通过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内容,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综合多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法,以此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实现最终的护理目标。
  1.4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意外事件包括出血、跌倒、坠床等,总意外事件发生率为(出血+跌倒+坠床)例数/总例数×100%。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健康教育、护理流程,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质量越好。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科室内自拟护理满意度评分调查问卷,问卷满分为100分,其中一共包含20项内容,最终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数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数可以将其分成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最终统计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标准:分数在80以上。满意标准:分数79~60分。不满意标准:分数低于6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统计以及分析,研究数据中的计计数资料以[n(%)]进行表示,并使用χ2值对数据结果进行检验,而计量资料则选用(x±s)进行表示,同时采用t检验。P<0.05为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发生出血的人数为1例、跌倒的人数为0例、坠床的人数为0例,总意外发生率为2.62%,对照组患者发生出血的人数为3例、跌倒的人数为3例、坠床的人数为2例,总意外发生率为21.05%(χ2=6.175,P<0.05)。
  2.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护理质量中的健康教育为(96.54±1.23)分、护理流程为(92.23±1.44)分,对照组护理质量中的健康教育为(90.12±1.11)分、护理流程为(88.43±1.3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886,t2=11.950,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本次护理过程中通过整理调查问卷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4.73%,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8.94%(P<0.05)。见表1。
  3  讨论
  消化内镜检查是通过人工对患者建立消化道原本存在的管腔通道,并使用消化内镜或者其他辅助设备对患者存在的病灶部位进行观察、取材以及切除等一系列的临床操作[5]。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种新型消化道内镜检查技术也随之出现,促使越来越多的医生使用内镜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进而明确患者的疾病情况,最终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此显著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6]。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癌症患者的临床检查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其是患者的消化检查首选工具。而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概率,同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诊疗效果。因此,對科室内的护士进行培训工作,可以让护士将PDCA循环模式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可以及时发现临床工作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正,以此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结果显示,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组患者发生意外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士对患者进行PDCA循环管理后,两组护理质量显著不同:研究组护理质量中的健康教育、护理流程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中的健康教育、护理流程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4.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采取PDCA循环护理模式,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在临床中出现意外事件的可能性,还能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房媛媛.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护理风险、护理质量及患者隐私安全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5):2708-2711.
  [2]王丹丹.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对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5):623-625.
  [3]林晓玲,苏桂如,邹素娟,等.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1):134-136.
  [4]吴静.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6):130.
  [5]李翠花.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21,37(5):149-151+156.
  [6]贾丽伟.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371-372.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医治的颅内动脉瘤手术的5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并就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摘 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德州市陵城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6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剩余60例作为观察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疼痛评分均低
摘 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支架式工作坊教育,对血糖监测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8年10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利用计算机产生100个随机数,按随机数大小排序,分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50例,予以其支架式工作坊教育。对比两组评分(血糖监测知识、技能)、血糖规范监测达标率及相关血糖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
摘 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治疗时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探究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进行肺癌护理干预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比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不良反应、患者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肺癌患者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比组肺癌患者,差异均
摘 要: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中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另外45例纳入观察组,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 要: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患者于术前不同时间条件下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清肠的成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夏津县人民医院接收的90例妇科疾病患者,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14∶00和19∶00各服药一盒(每盒1 000 mL)。对照组患者于术前1天14∶00服药两盒(2 000 mL)。观察两组首次灌肠
摘 要:目的 探究对乳腺癌手术的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济宁市中医院于2021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均为女性)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对其进行责任制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
摘 要:目的 探讨“五位一体化模式”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为后续护理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商丘市立医院就诊的60例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五位一体的哮喘护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参照组与康复组,每组41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康复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 康复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的数据,均高于参照
摘 要:目的 研究在冠心病患者中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山东省聊城市脑科医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86例,将其依循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一般化护理方式)与观察组(43例,额外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研究比对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与SF-36评分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20 d后的SDS评分、SAS评分更低,SF-36评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