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工作坊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ota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支架式工作坊教育,对血糖监测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8年10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利用计算机产生100个随机数,按随机数大小排序,分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50例,予以其支架式工作坊教育。对比两组评分(血糖监测知识、技能)、血糖规范监测达标率及相关血糖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血糖监测知识、技能评分、血糖规范检测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式工作坊教育的开展,患者在血糖监测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明显提升,规范血糖监测达标率,相关血糖指标水平改善好。
  关键词:支架式工作坊教育;2型糖尿病;血糖监测;行为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044-03
  调查发现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发病率高达10.4%,并以此为依据,估计我国糖尿病患者约1.13亿,而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仅有1/3左右的血糖能得到有效的控制[1-2]。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糖尿病改善起到关键性作用[3]。国内相关数据调查发现,超过35%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从未实施过,仅有19%的糖尿病患者在自我血糖监测中严格按照血糖监测指南推荐频率开展规范的SMBG[4-5]。支架式教学是以患者需求为依据,为学习者提供的一种概念框架,主要是通過阶梯化方式把复杂的学习内容逐个予以分解,并一点点引导患者形成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6]。本研究以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象,探究支架式工作坊教育开展后,对患者血糖监测行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8年10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对符合标准的参选患者进行编号(1-100),利用SAS(version 8.0)在计算机上产生100个随机数,按随机数大小排序,前50个对应于对照组,后50个对应于研究组。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50.06±15.90)岁;病程1~23年,平均病程 (11.46±6.01)年。研究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47.20±14.76)岁,病程1~26年,平均病程(13.06±6.9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申请予以批准,参选者对研究知情,且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7]:(1)确诊为2型糖尿病;(2)可以正常地交流沟通和操作能力;(3)治疗方式为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4)自愿参加本项目。
  排除标准:(1)l型糖尿病患者;(2)单纯饮食运动治疗患者;(3)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4)合并严重的脏器疾病(心脑、肝肾)者(心功能二级以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肾小球滤过率≤60 min/1.73m2);(5)有精神疾病者;(6)恶性肿瘤病史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均由专科护士收集,填写建立档案编号(包括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和基础病情等)。
  对照组住院患者接受常规的血糖监测知识教育,每周个体化或小组幻灯教育:30~40 min/次,同时向患者免费发放相关的宣传册。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对其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时带上血糖仪及记录单,询问评估患者血糖监测情况。
  实验组开展支架式工作坊教育。(1)在宣教前,需提前通知患者,每周二15∶30,准备架式写字板、血糖仪(拜安康血糖仪5台) 、酒精、棉签、弯盘、笔、血糖记录单,打印监测图表,2名教育护士。(2)搭配分组,以患者年龄、文化水平为基础进行合理分组,2~3人1个小组,3~4组/次。首先设置问题情境,为什么要自我血糖监测?常用的血糖监测指标及目标?每组讨论(5~10 min),各组选代表发言,教育护士写字板记录不同答案。(3)搭建支架 (10~15 min),将血糖监测相关知识以思维导图形式,挂于写字板上,内容简洁,便于理解记忆,并将其作为理论知识的线索,或者作为基础框架。问题支架,凭感觉测血糖准吗?不同监测点的意义?血糖仪如何选择保管?试纸开启后有效期是多少?哪些部位可以测血糖?如何减轻疼痛? 血糖仪和试纸哪些情况要校正?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影响血糖仪监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如何记录血糖日志?自己的血糖目标设定值时多少?高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每组轮流回答,并对答案进行有效记录,勾出正确的答案,并指出误区。(4)实践血糖监测操作(15~20 min),晚餐前血糖监测,教育护士一边操作演示一边讲解,操作完,每组一套血糖监测盘,每个小组成员自己给自己监测血糖并记录血糖日志,教育护士记录每个人操作中存在问题,并纠正,总结监测中减轻疼痛的技巧。(5)小组讨论总结(5~10 min),每组发放不同治疗方案的血糖监测表,每个人选出自己治疗方案的监测图表,说出感受。
  1.4  观察指标
  (1)自我血糖监测情况。评分指标:由《血糖监测知识、技能调查表》(自拟)进行评估[8]。所有患者跟踪随访3个月、6个月面访填写问卷调查,该调查表包括血糖监测知识、血糖监测技能,每项各10个题目(每题各10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掌握情况越好。血糖规范监测达标率:按照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8]推荐,降糖药治疗患者SMBG频率:空腹、餐后 2 h 血糖≥2次/周,反之不达标。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泵治疗患者SMBG 频率:空腹和餐后2 h血糖≥2次/d为达标,反之不达标。预混胰岛素治疗患者SMBG 频率:空腹、晚餐前(和晚餐后)2 h血糖≥3次/周为达标,否则为不达标。基础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SMBG 频率达到空腹和早餐后和晚餐后 2 h血糖≥3次/周为达标 。(2)所有患者跟踪随访3个月、6个月面访填写问卷调查表,血糖监测情况比较空腹静脉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评分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分数指标(血糖监测知识和技能评价)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糖规范监测達标率结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糖规范检测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6个月后,较对照组,研究组达标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以及6个月之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干预后3个月、6个月后情况进行分析,在血糖监测知识、技能方面,对照组随着时间推移,遗忘率高,尤其是试纸的有效期,哪些情况血糖仪需要校正,操作前忘记洗手,取试纸触及感应区或采血区,对照组的血糖监测行为有提高。研究组在血糖监测知识方面,并未因时间推移有明显改变,且各项指标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模式虽然对患者能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因时间的不断推移,患者对血糖监测知识掌握情况有下降趋势,且技能遗忘率较高。支架式工作坊教育模式作为新兴的教育方法,大大增加患者主动思考时间,更易于理解知识点。支架式工作坊以工作坊教育模式为前提,将实践作为核心,保证传统理论说教、实践有效结合。通过亲身操作经历,更好掌握血糖操作技能。小组成员讨论环节,可以让患者进一步增强SMBG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具有强化作用。
  观察患者干预后3个月、6个月后的血糖规范情况,结果显示,在其达标率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支架式工作坊的开展对血糖监测行为具有促进效果。对其原因分析,支架式工作坊的开展,可以采取面对面形式为患者进行操作指导,所有参与者可以现场对SMBG的技巧和经验进行分享、交流,可以明显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技能的有效掌握,从而纠正监测血糖错误行为,利于其正确理念的树立。血糖监测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还有技能操作,教育护士成为患者知识实践的指导者,更是患者的监督者,通过改变教育的形式,让患者主动参与其中,便于患者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操作技能,由此可见,支架式工作坊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认知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促进患者行为改变。但血糖规范监测达标率整体仍不高,可能与经济、老年人年龄大易遗忘等综合因素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和HbA1c也有明显改善。和对照组相比,血糖监测知识技能掌握较好,血糖监测的规范记录,可以发现饮食及运动方面的误区。及时教育,帮患者制订个体化的饮食起居,避免了血糖产生过大的波动[9]。通过血糖规范监测记录,尤其是临睡前的血糖记录,夜间低血糖及清晨高血糖的记录,便于医生根据记录,对其治疗方案及时进行有效调整[10]。支架式工作坊的开展,让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认知,提高了自我血糖监测技能及血糖监测达标率,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实用性可行性强[11]。
  综上所述,支架式工作坊教育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行为,可以提高血糖规范监测达标率,增强患者血糖监测知识和技能,血管水平控制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5.
  [2]汪刘涛,薛燕,侯冉,等.影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因素的文献回顾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1):57-60.
  [3]王凌颖,胡秀英.延续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8,44(3):230-232,235.
  [4]万菁菁,鲁志兵,孙家忠.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J].医学新知杂志,2019,29(5):529-532.
  [5]周丽丹,王晓燕.医联体模式下专科护士参与家庭医生团队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3):66-67.
  [6]王春霞,陈建琴,孙李萍,等.支架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7(5):144-145.
  [7]马龙飞,乐嘉宜,魏魏,等.同伴支持模式在2型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2017,38(24):47-50.
  [8]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
  [9]吴丽琴,徐勤容,陈育群.2型糖尿病患者的知识风险管理[J].护理学报,2016,23(9):16-18.
  [10]马丽丽.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28(9):187-188.
  [11]吴佳玲,吕伟波,程康耀,等.自我血糖监测的国内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1):35-39.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白内障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人工晶体植入+超声乳化术的106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路径组,每组53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CNP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不良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路径组护理1周后眼压水平、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摘 要: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治疗规律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短期内对其心肺及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加用中医运动康复疗法,以3次/周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4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运动耐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
摘 要:目的 探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摘 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穿刺拔针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內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9例静脉穿刺拔针患儿为研究目标,根据护理情况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81例和试验组(采用基于循证证据的护理)78例。对比家长满意度以及不良情况的变化区别。结果 本研究中,护理后,试验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情况发生
摘 要:目的 探讨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苍梧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摘 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德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
摘 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近视患者接受角膜塑形镜控制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角膜塑形镜控制治疗的13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单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展开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近视进展控制效果,调查其对于取戴镜护理、保养的掌握程度,观察佩戴角膜塑
摘 要:目的 探析及早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的产妇给予及早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两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情况、产妇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研
摘 要:目的 探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医治的颅内动脉瘤手术的5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并就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摘 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德州市陵城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6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剩余60例作为观察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疼痛评分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