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雪铿锵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e15807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雪:肇东先民
  我在聆听:北风蹑手蹑脚地挤进肇东房门报信——雪来了!
  顿时,那些吊着威亚的鹅毛大雪遮天蔽日,浩浩荡荡,飘摇着,欢笑着,出发无迹,落地有声。冰清玉洁的请阑诚邀宾朋到肇东来。
  这些雪是肇东先民,900年前他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后来,子孙密集,房屋拥挤,先民们离开八里城到另一个时空居住,乡情不了,相思难耐,他们便以游走的方式看望子孙家园。
  雪啊,我的祖先,思念化作喜欢,装束不同:六角形,米粒状,粉末;干脆的,绵软的;外向的,内敛的。在这严寒刺骨、北风透心的时节,被人们抱进怀,因为我们有解不开的血缘。
  二、雪:不尽的眷恋
  秋天,每当收回五谷金银,收回层林尽染,我们便开始期盼。
  雪来了,带着厚厚的棉被给房屋包裹得严严实实,为路人披上羊皮袄、毡子袍;给欢蹦乱跳的孩童铺上冰面,搭好滑梯,建好滑雪场;成群的白兔、羊羔,又肥又壮;为大人孩子送来天伦之乐。雪把陈旧的房屋装饰一新,给年轻的房子梳好刘海,为驱灾避邪举起一把把利箭,给裸露的马路铺上厚厚的地毯。
  雪,即便把潔白的服饰污染成尘土的颜色,从不抱怨。
  雪,即便流落成泥碾作尘,也要带走陈腐季节;冲走泥土,赶走雾霾。
  三、雪:你们住哪儿
  肇东的雪是鲜红的白,如银的白,淬了火的白;带着勇武,带着温暖,带着历史的托付。
  春天,雪在大地里苏醒,张望着时空万变的风情;夏天,雪在云里安身立命,会化作万紫千红美化生态;秋天,雪在理想中蛰伏,憧憬隆冬的风景。隆冬,雪在天地间游走,也会坐在山上守候苍生。
  四、雪:闪现辽金大战画卷
  北宋时期的中国如干旱的土地四分五裂,南有大理,西南有吐蕃,西北有夏,北方先有辽国,继而有金。
  辽国很辽阔,金国没有金;辽国兵强马壮,金国势单力薄。
  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以女真族3700人的弱势面对辽国10万人之凶猛。“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不,在英雄眼里,辽国兵如草芥,金国勇无天敌。
  寒冬时节,从小雪到大雪,三天一大战,两天一小战,金戈铁马,错镫厮杀,金国士兵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领下,勇猛善战,主动出击;同心同德,心齐气盛;逢战必赢,万乘无敌;杀得辽国,溃不成军;人心破败,四散逃窜。
  1比27落差,蚂蚁搬泰山?完颜阿骨打面对强敌决不退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深谙兵法的完颜阿骨打站在天寒地冻的大雪中,用女真人最相信的萨满教梦卜之说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顿时,金国将士锐气如虹,杀声震天,在最关键的一战中,他果断决定,在敌军重兵还没完全集结之前发起进攻;金国出其不意调兵遣将,取胜心切的金国兵马冲杀气魄势如破竹,胜券在握。射人先射马,杀敌先擒王长驱直入插入敌阵。辽国兵败如山倒,金国鸣金收兵。
  五、雪:此雪非彼雪
  岁月风化了时光,历史不会淡忘辉煌。当年金国完胜辽国的故事被雪实录,强势兵马横尸遍野,长天大地一片肃杀,杀场一片血海,洁白厚实的冬雪嫣然一片红色。
  雪。肇东的雪见证了金军首领完颜阿骨打威武雄壮、智勇双全,几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实战胜迹,灭辽而胜,威风四起;女真3700人击败辽国10万人的神话在方圆百里传扬。
  六、雪:肇东人的爱
  肇东的雪,花朵格外大,姿态格外美,颜色格外白,那是历史洗礼的白,是肇东人纯真情怀的基因。
  这里的子民对雪有着特殊的情感,雪对这片土地上的子孙特别厚爱。夜深人静,夜黑风高,夜幕降临,雪都以歌声为他们作伴,以星光为他们照亮,以万种风情美化冬天。
  人有说,这些雪就是当年战场的英魂复活于今天,是的,他们以生生不息的存在护佑家庭后人的幸福与安然。
  七、雪:预兆丰年
  今天的肇东背负松嫩平原,如鲲鹏展翅威武升天,先民化身穿越900多年前辽阔的草原,马甲在身,牛皮马裤,腰别闪亮长刀、听着悠扬的马头琴声,从八面威风中走来,笑看严寒,不畏艰险,气宇轩昂,豪放犹在。当年的智勇化作优雅风情,呈现于诗书画;豪情潜藏于“泰兴男儿醉”“八里坊”“小酒坊”的玉液琼浆;酒杯一端,祖先便在眼前;历史悠远,感慨无限。
  “肇”即开始之意,原寓“肇基王业于此”之意。宋代之后,元代依然设有肇州建制,其政治中心就在今天肇东市四站镇境内的八里城遗址。先民啊,上邪!血脉相随,前世之缘。“肇”与“兆”谐音,瑞雪兆丰年,肇东之雪,无疑最是美好的预兆。
  八、雪:雪落自豪
  阳光弹拨着琴弦,人们把雪被掀开。周围厚厚的白雪仿佛重现龙宫银殿,深深冰层下,蜂拥的肥鱼成群入网,吸引八方游客,连年有鱼的状景勾勒着国泰民安。
  肇东的雪是先民的化身,先民是谁?金代的文臣武将。肇东是家园的自豪,家园是啥?子民温暖的图腾!图腾是啥?世代承传的英雄气概!今天的金人后命运里有“肇”,今天的金人后代,有民族神话引以为傲!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我总是不经意的,与一朵美丽的花邂逅,与一个倾心的人相遇。那年,我从教育行业转行到新的单位,与一位有天鹅颈、面容含笑甜美的女子成为了同事。她与众不同的气质一下子吸引了我。她外在的曲线美、甜甜的笑容、举手投足都带着温柔,宛如轻柔的晚风拂过岸边的垂柳,一颦一笑那么迷人。渐渐地熟悉了,我问她是否会跳舞?她摇头否定。我又说那一定是学瑜伽。她含蓄点头。喜欢看书吗?嗯。难怪会让我忍不住多看她
期刊
我是个粗人,平常不太注重细枝末节。说话大大咧咧,做事有时候也大大咧咧,不经意间,惹下不少人,招致许多非议。  其实,我对家人也一样。女儿常说,她的暴脾气就是遗传我的,这让我很无语。  但我对母亲的变化还是操心的。前几天我和女儿回家走了一趟,女儿说她奶奶住院她也没回去,她给爷爷奶奶买了十袋高钙奶粉,又大包小包不知道买了些甚,反正我车的后备厢和后座上塞得满满的。回家后,母亲乐得跑前撵后,赶紧切西瓜,毛
期刊
小学一至五年级,生活在艰难地前进着。  失望往往多于希望,但希望给人带来的动力是无穷的。因为那个年代贫富差距不太大,無非是好一点的户子能吃上白面馍,中等户子经常吃的是黄馍(玉米窝窝),差一点的户子不是吃的杂面馍就是红馍(高粱面窝头)。对于我来说,几乎不奢望吃白馍,偶尔吃上几顿黄馍就心满意足了,大多的时候就是高粱面窝头了。  高粱面窝头比较硬,难咽,咽进去不好消化,但能顶饱。和我们一个院子住的几户人
期刊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当然也包括“吃”。每一个不同的民族,每一个不同的地域,都有不一样的“吃”文化。那年,七彩云南之旅,让我领略到了中国西南部自然景观的瑰丽奇美,更让我难忘的是光彪兄夫妇邀请我吃蘑菇菌涮干猪肉,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到这样的美味。我无意间的话让光彪兄隔三差五给我邮寄“菌中之王”松茸或干肉。每年的7月至9月是食用新鲜松茸的“唯一时节”,我常会收到光彪兄发给我的信息:“你家的地址?现在又到
期刊
陕北黄土高原,承载着高昂的生命。早听说故乡有成千上万株葵花林。移居在塞外小城的我,时常思念向日葵摇漾着灿烂喜悦的婆娑倩影,同时也有一种魂牵梦绕般的眷恋。2019年8月入秋时节,我和冬梅从鄂尔多斯小城出发,一路南下,阿莲从居住小城一路北上,我们仨相约去看那片念念不忘的燃烧的海。从神木市尔林兔镇一路南下,顺着彩旗的指引,沿着柏油路没走多久,我们在离那片海一公里左右把车子停在一片天然的草坪上,步行去观赏
期刊
陪母亲吃饭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母亲前些天从神木下来看我,可我早上7点出门去上班晚上9点多才回来,陪母亲没说半小时话,母亲就催我早点休息,说我工作太忙太累,一天到晚休息不好,严重缺觉。可我爱和母亲说话,听她说老家的人和事。我明显感觉今年过来母亲身体大不如前,爱人说母亲体力不顶去年,让我带母亲去二院全面体检一下,可我工作太忙。我给了妹妹3000元并给二院外联部的一个朋友打了个电话,让妹妹带母亲去全面体
期刊
老家的后山,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楠竹、慈竹身姿各异地摇曳着,把一处翡翠般的风景装扮得生动而迷人。每到春季,我最爱同小朋友们一起跑到里面去,看破土而出的竹笋坚忍不拔地、哔剥地欢叫着不断地向上窜起,我便感到新生的壮丽与神奇。   抖落一地的笋壳披一身晶亮的绒毛,反射着斑驳陆离的阳光。但笋壳却不是那般容易亲近的。那绒毛一旦触到皮肤,会冒起一片疙瘩,让人奇痛难忍。我曾不止一次号啕着逃出那片竹林,窜上母亲
期刊
穷得实在支不住了,父亲终于准备冒险。我发现他几夜没有睡觉,不时和母亲嘀嘀咕咕什么。我猜想父亲肯定“投机倒把”呀,但我不知道他想干什么。有一天夜里我又听到母亲颤颤地说,让人逮住咋办呀?父亲说,大不了被没收了,他还吃人呀!母亲说,没收了咱不就赔惨了?叹了一声,父亲又不吭了。但我隐隐感觉到父亲准备干一件大事。  第二天上午,父亲拿了一条打着补丁的布口袋出门了,中午时分背回来10斤麦子。他是去高家堡城外五
期刊
一  那鱼儿祼着身子,从青海湖的深处向通往大河的河口集结。  是的。它光溜溜的,近似纺锤的身子裸露着,几乎无一鳞片,连鱼儿的嘴两旁该有的长须,那在水里可以飘动摇荡的须都没有。为了在这高原上生存,它除了留下背部的颜色,朴素的与这泥土相近的黄褐色,或者更为低调的灰褐色,把自己身体外在的华美全都舍去了。  原本是有鳞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它的祖先黄河鲤鱼在青海湖与流向黄河的倒淌河之间游动的时候,曾披甲带褂
期刊
小窝棚  我们地质队因流动性大,以前条件也不好,住的十分简陋——小窝棚而已。小窝棚仅4米多高,呈长方形,以毛竹为架,四边再用略带拱形的毛竹支撑,撼之不动,非常牢固;四周围以粗篾编成的竹篱,约15平方米间一个小房间(可摊两张铺),亦用竹篱,竹篱两面均糊以一层薄黄泥,“屋”顶上铺一层薄篾织就的竹篱,再盖一层油毛毡,压条钉紧;门、窗是木板钉的,四周都有指大的缝,冬天寒风呼呼往里钻,因为工作了一天很疲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