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式阅读教学,让学生乐于探究,积极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也提高了老师的职业教学能力。探究式阅读教学虽然已经成为实践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有效教学方式,但是还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行业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阅读
  【分类号】G623.2
  语文探究性阅读是指让学生自己来确定自己阅读的目标,自主展开的阅读,打破了以往以老师为中心的,学生只是单方向的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这种阅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阅读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主人翁的意识,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相比较,探究性阅读更适合时代的要求。
  一、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理念
  在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这样一系列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主动积极的探究、体验、领悟、发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精神滋育、经验累积及知识建构,从而得到整体发展。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人文性、主体性、交互性、创造性及多维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存在的问题,探析提升其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1、要以学生的阅读个性为着力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限制。(1)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异常独特且丰富,思维异常活跃的成长阶段,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与认知视角自然是独具一格的,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对文章形成的不同的、别致的见解,对学生的多样化思维不轻易进行否认;(2)教师不应擅自用自身的思维方式评判学生的思维模式,且不能将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的思维之上;(3)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富有个性的个人阅读实践,充分重视学生的相关疑惑并积极予以解答。通过这些方式,为语文阅读教学注入鲜活生命力,增添趣味性,进而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2、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筛选与加工整理上要全面考虑,立足于适宜的教学方式,突出教学的个性化、特色化。教师作为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关键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1)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遵从加工合理、整理得当、难点详尽、重点突出等原则,防止取舍不当、内容过多過杂等问题的产生;(2)教师教学应立足于自身实际,找寻与自身教学开展最相契合的模式,用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创设独具自我个性、特色味十足的教学课堂,从而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夯实基础。
  三、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学习中探究答案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老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悬念,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阅读,并在阅读中寻求答案。只有首先提出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才能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老师需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己阅读理解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遇到的问题,老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然后选择其中有代表意义,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拿出来与全班学生共同探讨,通过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带动全部学生的思维,既能带动全部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发挥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补充的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有可能提出老师事先没有预想到的问题,老师需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广泛涉猎,充分做好备份工作,这样才可能应付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
  四、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尊重个体差异。
  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需要给那些在小组及班级中发言较少的学生以特别的鼓励与关怀。使其能够有机会、有信心参与探究教学。在小组合作探讨活动中,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谨防部分优秀学生全权掌控局面,引导每一名学生均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探究的权力。
  (2)提供足够的研究时间。
  在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中,学生必须有大量的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及知识应用,需要大量的探究、领悟、思维加工、自我消化和亲身经历,才能够对知识产生自主探究、领悟、获取及应用的可能。
  (3)扩展学生探究空间。
  学生的探究需要一定的空间。传统课堂的固定座位、一成不变的黑板加板书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探究。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第二课堂、阅览室、兴趣小组甚至社会生活中进行探究,赋予其更多的读书、动手、实践、动脑及探究的机会。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后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便是探究式阅读教学。因此,教师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其不断优化、总结及完善内部结构,使探究式阅读教学更具有可操作性与科学性,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出贡献。探究式阅读教学,让学生乐于探究,积极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也提高了老师的职业教学能力。探究式阅读教学虽然已经成为实践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有效教学方式,但是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行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高晓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赤子(中旬),2014,(3)
  [2]闫少飞.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祖国.教育版,2013(02).
  [4] 王丽梅.张立云.赵玲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3)
其他文献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且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较高,因此作文教学便尤为重要.而在西藏地区,从事汉语文教学的老师也一直把作文教学作为一个课题潜心研究,但并未见多大成效.究
【摘要】一直以来,作文教学“耗时多、见效慢”成为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2011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①。所以,语文教师增强读写一体的意识,笔者尝试加强了贴近文本的微写作训练。立足课堂,找准读写结合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技能训练,让教材这个“例子”成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纽带,为写好大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作文训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最基本的能力。然而,在實际的小学教学活动中,阅读课堂教学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弱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积累,发展自身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分类号】G623.23  一、培养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经济的发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我们教师要研究的首要课题。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基本的一个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做为教职人员,我们要努力把小学语文阅
【分类号】G633.34  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当前各级各类高校招生透露的最新信息都表明:无论文理科,高校选拔人才最看重的是人才素质,就是人才必须思维活跃,知识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创新潜能。而作文能力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综合素质唯有通过作文最便于考察,这也就是中考和高考中作文单题给分最高的原
摘要:广东碧桂园学校正在进行“个性化教育”改革和实际。提出个性化教育的实质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量身定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每个孩子的阅读水平、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节奏都不同,个性化分级阅读就是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分级阅读书籍,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给予个性化的阅读指导,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评价,讓所有孩子都养成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个性化 分级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