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摩羯纹源流考辨

来源 :美术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dxie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摩羯纹是起源于印度本土的一种动物纹饰,其象影响深远,中亚、南亚、东亚等地区的宗教美术及工艺美术中都可看到印度摩羯特征.摩羯纹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其发展并不连贯,早期起源和后期多元演变仍然有许多可以探讨的问题.我国北朝粟特贵族墓葬中的摩羯形象,明显受到印度摩羯形象影响,唐代所形成的“海水摩羯”装饰图示源头也直指印度.
其他文献
本文将围绕古典艺术的概念展开讨论,论述的方法将聚集于历史上的批判视角以及艺术家个人创作对古典艺术概念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从正面描述古典艺术和从反面论述偏离古典性的方式来丰富对于古典艺术的认知.本文试图还原古典艺术在历史中演化的丰富内涵,还原西方古典艺术的内在法则和真实原则.
本文聚焦晚明泰昌元年钱士升等人对梅花庵进行的大规模重修事件,探究元代画家吴镇如何承载嘉善地域文化的书写,为理解吴镇提供一个地域文化视角,并试图探讨艺术史和地域文化的互动关系.
本文认为新艺术史对传统艺术史的激进批判尚未彻底.20世纪初的艺术史是雄心勃勃、斗志昂扬和善于创新的.然而,全球艺术史理论的主要障碍是一种民族中心主义,对许多艺术史家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信条……本文将论证只有当同行们有勇气再次尝试宏观历史的观点时,一个真正的新艺术史才会出现.与其埋葬“旧”艺术史,不如挖掘那些同样有勇气挑战“欧洲中心主义”的先锋激进分子,从而提出新的世界艺术史的观点.本文表明了世界艺术研究将如何极大地改变和改善这门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和令人惊讶的安于现状的学科.
“挪用”导致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符号并置于同一语境之中,当代艺术人类学因此获得了新动力.“挪用”作为当代艺术人类学的关键词之一,其折射出一系列重要议题——后殖民批判、跨文化交流、民族身份认同、本土知识再建构等.我们发现,在当代的博物馆和艺术的语境中,“挪用”一方面是持续的后殖民反思路径,另一方面是当代跨文化批判的方法论.透过“挪用”我们可以看到,当代艺术与人类学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本文以民间艺术和图画书的对话与融合为切入点,在图像叙事视域下以国内出版的优秀图画书为语料,从儿童本位出发,着重探析图画书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吸收与继承,以及对民间艺术形式、符号的开掘与运用,从整体到细节,探寻图画书借用民间艺术“以图演事”的多种可行途径,传递符合当代审美和价值取向的文化认同.
建党百年间的红色图像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红色美术的发展启蒙时期,这一时期作品的叙事主题集中在批判揭露旧社会的现实,鼓舞民众参与革命.第二个时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色美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美术的影响下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这一时期的叙事主题是歌颂赞扬共和国成立与建设进程中的伟大人物形象与伟大事件.第三个时期是在改革开放后,红色美术重新阐释现实主义叙事方法,作为社会主义主流美术的意识形态和立场.
在近代以来才得以逐渐形成的“艺术世界”以及“现代艺术体系”中,美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重要性.在由各种主要艺术门类所构成的艺术体系中,我们以往如何安排“美术”在这个体系中的地位,主要存在着两种理论范式:第一种范式,不是将“美术”视为一种“基本艺术门类”,而是将“美术”中所包括的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有时可能还会包括工艺美术乃至书法、摄影艺术)分别视为艺术的基本门类;第二种范式,则是将“美术”视为一种“基本艺术门类”,将它与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其他基本艺术门类相并列,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则降格为
此篇论文的目的 是为了考察朝鲜性理学家李珥的美学思想.在他看来,文艺既不是科举考试的工具,也不是嘲风咏月的手段.与之相反,它与人性和道德教育有关.为了体现这种儒教式的文艺概念,他模仿朱熹的《武夷棹歌》制作了《高山九曲歌》.他根据审美特性和有效性分八个部分编撰了诗集,特别强调了以清净朴素为本的审美特性,其出自自然.他在文艺创作中阐述了“通过非美化而美”这一模式,把自然的美学理论化了.
数字人文是人文学科内范式转型的新趋势,在数字人文背景下,数字艺术史异军突起,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 新成果.尽管何谓数字艺术史仍存在争议,但依据数据挖掘和计算方法的艺术史研究,为这一传统的人文学科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图景.本文基于数字艺术史的当代发展的大趋势,聚焦于数字艺术史范式的方法论优势及其新范式,强调在本土语境中发展数字艺术史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以辩证的立场来看待数字艺术史研究.
鲁西南地区的泥塑制作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因制作工艺手法独特、造型古朴敦厚、细节刻画生动传神而闻名于世.菏泽市鄄城县刘家泥塑制作起源于清末,至今已历五代传人.刘昌伟创作的泥塑作品不仅葆有可贵的乡土气质,而且借古开新,呈现出新的艺术样貌.在保持“核心技艺特征”的基础之上,坚持手工制作技艺,跟随时代的审美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实现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