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理论在生活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yi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社会正逐渐老龄化,老年人生活存在各种障碍,老年人产品的无障碍设计可以帮助消除老年人的生活障碍。结合案例分析,设计老年人产品要体验老年生活,从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生活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老年人产品的设计要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的产品不仅是要给人以功能,更要给人以关怀的人性化产品。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老年人;生活障碍;生理需求;人性化
  我国人口正逐渐老龄化,且我国家庭的结构正朝着小型化、核心化的方向发展, 空巢家庭明显增多。很多老年人的心理障碍都是由空巢导致的,有的甚至还患上了抑郁症、焦虑症等各种心理疾病, 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无障碍设计可以帮助消除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障碍, 如生理上的障碍、心理上的障碍及环境方面的障碍, 使老年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社会活动,不受拘束,从而减少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 提高生活质量[1]。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无障碍设计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如今科学发展迅速的社会,一切有关人们衣食住行的产品、公共、建筑设施,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 群众的使用需求,给人们营造一个人性化、方便、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2]。
  无障碍设计这个概念一开始是出现在建筑设施、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这些方面,后来逐渐应用在老年人产品设计方面。研究前期,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首先得研究老年人面临的障碍是什么,设计出发点是使老年人能生活自理、行动自立[1]。由于在老年人生活形态研究中, 还发现许多老年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 所以在产品设计指向上不要明确指向某一人群, 来满足老年人产品的需求[3]。在初期研究无障碍设计中,提出更多的是无障碍设计是针对所有人做的设计,是通用的,使得老年人残障人士也能无障碍地生活。
  近几年,无障碍设计在老年人产品设计研究方面逐渐成熟,从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产品需求特点、以行为活动中心为中心的设计概念以及精细化、人性化设计三个方面考虑如何实施无障碍产品设计[4],在研究老年人洗衣机时提出设计老年人无障碍产品时,不光要方便生活,还要体现从情感上的关怀[5]。
  无障碍设计的受益对象,包括各种类型和程度不同的行为不便者。无障碍设计关注和重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优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创造无障碍生活。
  老年人无障碍产品设计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和消除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设施和产品对老年人的使用障碍,并且最终达到“无障碍”的产品要求。设计老年人无障碍产品时,我们要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生活环境三个方面。
  以两个产品案例为基础,从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生活环境三方面分析产品特点。
  二、案例分析
  (一)指甲钳
  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特性,老年人的视力会随着年纪的增大而减弱,他们在剪指甲时会有所看不清,很容易剪到肉,这一款加了放大镜的指甲钳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很多老年人有不服老的心理,认为自己虽然年纪比较大,但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完成,尤其是剪指甲这一类的小事。加了放大镜的指甲钳扩大了指甲钳使用的通用性,既能让老年人自己剪指甲,增強老年人自信心,又不会让老年人觉得这是一款老年人用品,心理不舒服等。且现在空巢老人居多,子女不是长期陪伴在老年人身边,这样的小产品也可以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小麻烦,不用等子女回家再为自己剪指甲,提高了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拐杖
  图2是一款老年人拐杖,这款拐杖区别于普通拐杖的地方是多了一个凳子。很多老年人走路都会拄个拐杖,缓解走路劳累,有个支撑。走久了想要休息时不需要到处找坐的地方,拐杖打开来就是一个椅子,这样在等公交时也可以坐着等,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拐杖可以帮助老年人自己出行,不用他人搀扶,考虑到了老年人不服老的心态。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在外面活动的时候并不是随处都有座椅的,年轻人可以忍受一时半会,但老年人不行,这一款拐杖便可以让老年人不管在哪里都可以随时坐下来休息,不受周围环境约束。
  三、案例思考
  通过所选案例,我们发现老年人产品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产品定位时要从老年人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以及生活环境三个方面。功能结构都要简单,让老年人没有负担,操作简单方便,可以自己操作。
  第二,产品的造型、色彩以及材料都要从老年人心态出发。现在的老年人都不服老,心态年轻,在设计产品时,不能贴上老年人使用的“标签”,让老年人有心理负担。造型、色彩要简单大方,给人亲切的感觉,能更好地融入老年人的生活,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第三,在设计老年人产品时要以人为本,真正体验过老年人的生活后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思考,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性去设计产品,使产品更加人性化,更加便捷地服务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而不是给老年人的生活增加烦恼。
  第四,设计的产品应当是能让老年人更加热爱生活,追求更好的生活,增添他们的生活情趣。
  四、结语
  通过案例分析与思考,我们发现在设计老年人产品时,需要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及生活环境三个方面。一个产品在满足老年人使用需求的同时,更要给予老年人关怀,使之感受到产品的人性化,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我们在做老年人产品时,应该先体验老年生活,了解老年人特有的生活习惯,从而获取老年产品需要的各方面数据: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并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自认为应该设计怎样的产品。
  目前老年人产品还比较单一, 一些产品也只是重点关注老年人个体水平上认知与活动能力的缺失, 还未考虑到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如社交、情感、文化等需求。在当今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怀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我们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可.老年人无障碍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6,(06):296-297.
  [2]李菁菁.老年人产品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8):131-13.
  [3]李改英.无障碍设计的发展趋势[J].包钢科技,2009,(01):94-96.
  [4]李翠华.关于无障碍产品设计的思考[J].美与时代(上),2010,(06):77-79.
  [5]朱伟,万福成,李妃.老年人洗衣机设计[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03):81-84.
  作者简介:
  周蛟,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吴琼,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沈阳深航翡翠城会所设计为例,从项目背景、设计思考过程、材料与细部等几个方面对会所的建筑设计进行探讨,提出会所设计应充分体现人性化、实用性、超前性、经济性及艺术性的理念,在以人为本的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寻求未来住区会所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 会所;建筑;设计  每个住宅项目开发建设之前,总会有一会所率先出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会所是一种难得的给予建筑师创作自由的建筑类型,不仅成就了先锋建筑
期刊
摘 要:测绘对一个学习环境设计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学习方法的了解,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场所。学生在现场的测绘中,不仅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提高了绘图的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艺术设计专业奠定基础。以对武汉市老建筑的测绘为出发点,从分工、整理资料,实地测绘、仪器的使用、拍摄,草图到出图的整个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对测绘方法的理解。  关键词:团队;细节;冷静  老建筑往往都有自己的独
期刊
摘 要: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旅游形象中的视觉形象设计,是城市旅游环境空间的重要景观建设项目。从公共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取向来分析公共艺术在旅游环境空间的价值导向,提出了公共艺术的四种价值导向,为公共艺术在城市旅游环境空间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公共艺术;旅游环境空间;汉文化  公共艺术是城市形象体系中视觉形象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以及城市旅游环境空间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
期刊
摘 要:宿州奇石产业主要由灵璧石、乐石工艺品和磬石工艺品组成,经济和文化价值较高,然而却存在现实的困境。通过梳理宿州奇石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提出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困境,从而引发人们对宿州奇石文化品牌建设中具体发展路径的思考。  关键词:奇石文化;品牌;建设  文化资源是一个有机整体,主要由城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共同构成,是指“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1]”。宿州地区地处淮河以北,
期刊
摘 要:骑楼是广西沿海地区的传统建筑,始建于民国时期,其空间形态有较强的适应性。以钦州市中山路一带骑楼为例,分析钦州骑楼的平面形态,总结为单开间式、双开间式和多开间式三种平面形态。通过下段廊柱、中段墙体和上段女儿墙的三段式形式,归纳钦州骑楼的立面构成要素。  关键词:骑楼;平面形态;立面形态;中山路  [项目基金:本文系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骑楼建筑空间形态研究”,项目编号:SK1
期刊
摘 要:建筑一直是设计史中承载历史、文化与艺术含义最多的门类。作为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居住类建筑出现最早,分布广且数量多。由于中国地缘广袤,各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明清时期距今较近,有大量民居遗留,且形式丰富多彩,这一时期的建筑从材料、工法与艺术表现可以说是民俗理想“眼见为实”的宝贵资料。  关键词:民俗;建筑;视觉表现  民俗理想是基于人类群体的生命
期刊
摘 要:林天苗的创作以个人体验化的方式,对生活中琐事杂物进行探讨,从而反思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的关系。身体与线的缠绕以及复杂的手工感是林天苗艺术中传递意义的三种个人式的符号,三者结合在一起才形成了林天苗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缠绕;身体语言;象征符号;女性艺术;手工  林天苗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最具代表的艺术家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涉足装置艺术的女性艺术家之一。林天苗的艺术强调对生活中琐事杂物的
期刊
摘 要: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的扬·盖尔和拉尔斯·吉姆松写的《回归公共空间》一书,研究了 30 年间哥本哈根市中心的街道和广场的发展和转变,并提出了适合当代都市公共空间设计的PSPL调研法。结合课文分析PSPL调研法,解读其中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关系,以及城市生活与空间质量的关系。阐述了城市规划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使用与公共生活相关的数据。而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此课题的研究为我们以人为本的
期刊
摘 要:整体均衡对称的布局,严谨的等级秩序排列,体现了南阳府衙的建筑特点,同时也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衙署建筑的艺术。南阳府衙的建筑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循山林的思想,将用于政余休憩娱乐、会友处所的庭院和园林,建造成为富于自然野趣的自由式布局形式。在府衙组群建筑中一系列敞、闭相间的空间,通过过厅、甬道、回廊将其连接,组成一个富有变化又具有内在统一感的空间序列,使徜徉其中的人,可以感受到建筑空间的韵律美
期刊
摘 要:从国外公共座椅造型、功能、材料入手,提出对国内公共座椅的有所突破。通过绿色设计原则和公共座椅设计原则,结合俄罗斯方块座椅分析其趣味性、垃圾分类的特色,总结绿色设计对广场公共椅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绿色设计;公共座椅;造型;材料;垃圾分类  公共座椅作为公共设施,是满足人类趣味需求、提升舒适度的行为活动,它是集设计、地域文化和材料加工等知识于一体,根据对广场的使用功能和精神追求结合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