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园十分注重对幼儿实践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7种潜能的开发。希望能够通过开展一些户外游戏,来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综合发展。本文主要探讨玩沙游戏中开发幼儿多元智能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玩沙游戏;幼儿教育;多元智能
沙是一种特殊的游戏材料。沙的可塑性很强,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观察能力等等。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很多优点,成本低,低碳环保,是户外游戏开展的良好材料之一。
一、营造具体真实的游戏情景
营造具体真实的游戏情景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更容易开展玩沙游戏。首先,幼儿园的老师要选择游戏的场景。然后,选取游戏所需要的材料。如此,游戏开展的前期工作基本上就准备好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老师便可以构建游戏情景。
老师先让学生们自由活动来感受沙的特点。有的同学认为沙是流动的;还有的同学认为它是柔软的;还有的同学认为它是零散的;这是不同同学的直接感受。然后老师给学生们播放了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让学生们再次来感受它。并在旁边询问,“同学们你们在玩的过程中又想到了什么呢?”有的同学触摸沙子,他感觉自己仿佛走在一片沙滩上;有的同学触摸沙子,他感觉仿佛自己躺在椅子上晒着温暖的太阳;有的同学触摸沙子,他感觉自己好像正在穿过一条河流;有的同学触摸沙子,感觉自己仿佛浸泡在一个游泳池中。不同的学生会想象出不同的情景,这是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所导致的。老师通过音乐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舒适的游戏情景,随即又提出了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发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首先会形成对于沙子的感性认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生活经验。为了营造出更加具体的游戏情景,老师还可以在学生们自由发挥的时候讲述一些有关沙子的小故事。不断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更加的投入。
二、布置切实可行的游戏任务
如果老师不布置一些游戏任务,不发布具体的游戏内容,一段时间过后,不少幼儿会对这个游戏产生厌烦感,不愿意再玩这个游戏了。所以老师要布置切实可行的游戏任务,让幼儿深度学习,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
老师在户外玩沙游戏中,总共发布了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搬运任务。老师给学生们提供小桶、盒子、袋子等工具,把沙土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率先完成的同学可以进入下一个任务。这个简单的小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帮助学生获得一些方向感。第二个任务是写写画画。幼儿需要拿木棒或者是用手指在沙上完成老师给出的指令。老师可能会让学生去写一个具体的汉字,也可能会让学生画出一个具体的物品。经老师识别通过后,学生则可以进入下一个任务。这个任务能够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最后一个任务是寻宝任务,老师事先在游戏区域内埋藏一些小的“宝藏”。同学们需要在指定的地域内找寻这些“宝藏”。可能是一些贝壳,也可能是一些石头,还有可能是一些玩具或者是彩色球等等。最后一个任务的操作性非常强,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为了给学生带来一个更好的游戏体验,细心的幼儿老师还给这三个任务取了特别的名字。第一个任务叫作“运输小分队”。第二个任务叫作“天才小画家”。第三个任务叫作“寻宝探索者”。幼儿们非常喜欢这些可爱的游戏名称。设置具体可行的游戏任务能够合理的对幼儿的活动时间做出规划,使得玩沙游戏能够更为顺利地开展。
三、開展高效默契的团队合作
在上述游戏的开展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幼儿和幼儿之间以及幼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比较少,那么就不能够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因此,老师需要开展一些高效默契的团队活动,来促进幼儿之间以及幼儿和老师之间的情感。
老师先告诉我们本次游戏的内容。“今天,孩子们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来造一座大桥”。老师把全班的学生分成两组,每组配备一个指导老师。孩子们需要挖水渠然后引水,这时同学们陷入了一个困境,引水所需要的水管子太短了,能不能够把水接得更远一点。学生们需要来回用水桶去接水,给幼儿们带来了不少麻烦。老师并没有给出学生们正确、合理的意见,而是让幼儿之间相互讨论。幼儿总共讨论出了三种解决办法。第一,想办法移动水源的位置,让水源离我们的目的地更近一点。第二,分配几个幼儿等间距的站在引水的路径,用接力的方式来完成引水。第三,找来两根长的竹竿,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完成引水。幼儿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第一种方法不太现实,因为水源一般都是固定的。第二种方法需要分配较多的人力资源,开发水渠的幼儿就越来越少,如此,活动完成的会比较慢。第三种方法所需要的材料可以从身边获得,比较容易。所以同学们选择了第三种方法。同学们通过互相合作,克服了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玩沙游戏是众多幼儿园都会开展的户外游戏。但怎么把这个游戏开展好,则需要老师进一步的思考。总的来说,玩沙游戏有利于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老师应当探讨玩沙游戏的更多模式和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薄中英.试论幼儿区域游戏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与行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3).
[2]汪丽娟.基于多元智能的户外游戏设计策略[J].四川教育,2019(12).
[3]李娜.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游戏化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 玩沙游戏;幼儿教育;多元智能
沙是一种特殊的游戏材料。沙的可塑性很强,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观察能力等等。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很多优点,成本低,低碳环保,是户外游戏开展的良好材料之一。
一、营造具体真实的游戏情景
营造具体真实的游戏情景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更容易开展玩沙游戏。首先,幼儿园的老师要选择游戏的场景。然后,选取游戏所需要的材料。如此,游戏开展的前期工作基本上就准备好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老师便可以构建游戏情景。
老师先让学生们自由活动来感受沙的特点。有的同学认为沙是流动的;还有的同学认为它是柔软的;还有的同学认为它是零散的;这是不同同学的直接感受。然后老师给学生们播放了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让学生们再次来感受它。并在旁边询问,“同学们你们在玩的过程中又想到了什么呢?”有的同学触摸沙子,他感觉自己仿佛走在一片沙滩上;有的同学触摸沙子,他感觉仿佛自己躺在椅子上晒着温暖的太阳;有的同学触摸沙子,他感觉自己好像正在穿过一条河流;有的同学触摸沙子,感觉自己仿佛浸泡在一个游泳池中。不同的学生会想象出不同的情景,这是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所导致的。老师通过音乐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舒适的游戏情景,随即又提出了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发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首先会形成对于沙子的感性认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生活经验。为了营造出更加具体的游戏情景,老师还可以在学生们自由发挥的时候讲述一些有关沙子的小故事。不断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更加的投入。
二、布置切实可行的游戏任务
如果老师不布置一些游戏任务,不发布具体的游戏内容,一段时间过后,不少幼儿会对这个游戏产生厌烦感,不愿意再玩这个游戏了。所以老师要布置切实可行的游戏任务,让幼儿深度学习,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
老师在户外玩沙游戏中,总共发布了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搬运任务。老师给学生们提供小桶、盒子、袋子等工具,把沙土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率先完成的同学可以进入下一个任务。这个简单的小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帮助学生获得一些方向感。第二个任务是写写画画。幼儿需要拿木棒或者是用手指在沙上完成老师给出的指令。老师可能会让学生去写一个具体的汉字,也可能会让学生画出一个具体的物品。经老师识别通过后,学生则可以进入下一个任务。这个任务能够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最后一个任务是寻宝任务,老师事先在游戏区域内埋藏一些小的“宝藏”。同学们需要在指定的地域内找寻这些“宝藏”。可能是一些贝壳,也可能是一些石头,还有可能是一些玩具或者是彩色球等等。最后一个任务的操作性非常强,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为了给学生带来一个更好的游戏体验,细心的幼儿老师还给这三个任务取了特别的名字。第一个任务叫作“运输小分队”。第二个任务叫作“天才小画家”。第三个任务叫作“寻宝探索者”。幼儿们非常喜欢这些可爱的游戏名称。设置具体可行的游戏任务能够合理的对幼儿的活动时间做出规划,使得玩沙游戏能够更为顺利地开展。
三、開展高效默契的团队合作
在上述游戏的开展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幼儿和幼儿之间以及幼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比较少,那么就不能够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因此,老师需要开展一些高效默契的团队活动,来促进幼儿之间以及幼儿和老师之间的情感。
老师先告诉我们本次游戏的内容。“今天,孩子们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来造一座大桥”。老师把全班的学生分成两组,每组配备一个指导老师。孩子们需要挖水渠然后引水,这时同学们陷入了一个困境,引水所需要的水管子太短了,能不能够把水接得更远一点。学生们需要来回用水桶去接水,给幼儿们带来了不少麻烦。老师并没有给出学生们正确、合理的意见,而是让幼儿之间相互讨论。幼儿总共讨论出了三种解决办法。第一,想办法移动水源的位置,让水源离我们的目的地更近一点。第二,分配几个幼儿等间距的站在引水的路径,用接力的方式来完成引水。第三,找来两根长的竹竿,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完成引水。幼儿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第一种方法不太现实,因为水源一般都是固定的。第二种方法需要分配较多的人力资源,开发水渠的幼儿就越来越少,如此,活动完成的会比较慢。第三种方法所需要的材料可以从身边获得,比较容易。所以同学们选择了第三种方法。同学们通过互相合作,克服了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玩沙游戏是众多幼儿园都会开展的户外游戏。但怎么把这个游戏开展好,则需要老师进一步的思考。总的来说,玩沙游戏有利于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老师应当探讨玩沙游戏的更多模式和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薄中英.试论幼儿区域游戏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与行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3).
[2]汪丽娟.基于多元智能的户外游戏设计策略[J].四川教育,2019(12).
[3]李娜.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游戏化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