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特点与教学建议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33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低年级科学教学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优化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方式将有效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低年级科学教学中优化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方式已经成为了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方式。
  关键词: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特点;教学建议
  新课改背景下,低年级科学教学中优化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方式对优化学生的科学学习思路和方法意义重大。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给予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特点制定科学的教学引导策略,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全面的学习内容,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
  1 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特点
  1.1 环境特点——需要和谐轻松的探究氛围
  传统低年级科学课堂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如果能够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大大减小学生的学习压力,继而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兴趣,所以构建开放式低年级科学课堂非常重要。
  低段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来自于快乐轻松的学习情感体验,所以和谐轻松的探究氛围,而且环境越和谐,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越强,探究成效也会更好,所以和谐轻松的探究氛围是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环境特点。
  1.2 教学特点——需要耐心细致的教学引导
  科学探究课堂中,学生虽然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力,但课堂知识的引导主体仍然是老师。与传统科学课堂相比,科学探究课堂虽不再关注教师如何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作用因此减弱,正好相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而教师借助问题解答,会更加顺畅的向学生传授知识。
  低段小学生尚不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往往很多看似非常简单的科学知识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才能学会。所以,耐心细致的教学引导非常必要,是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的教学特点。
  1.3 学习特点——需要快乐和谐的团队活动
  科学探究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生可以在“开放,包容,轻松,和谐”的环境中相互学习交流,从而获得必要科学知识和经验常识,共同进步。
  所以在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中,需要通过快乐和谐的团队活动引导其互动交流,这是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特点。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任务引导学生分小组探究,这种方式照顾到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非常有帮助。
  2 教学建议——开放式课堂的构建策略
  2.1 围绕两大教学目标
  2.1.1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科学探究课堂中,学生可以自己进行科学实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科学探究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增强其对各个科学实验环节的操作熟练度,比如在教学《观察水生植物》时,如何使用放大镜、如何设计观察过程等都属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范畴。
  2.1.2 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可以通过科学实验与科学知识相结合,然后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进行逻辑思考,还要进行数据分析。比如在进行《观察水生植物》实验时,如何测算水缸中水位的变化、如何设置对照试验、如何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等等,都属于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范畴。
  2.2 兼顾两种学习方式
  2.2.1 培养学生的活动兴趣为前提
  科学理论知识枯燥难懂,学生难有兴趣,而实验教学过程更加繁琐,如果没有趣味化的知识展示和探究过程,学生则更难有兴趣。所以,教师必须要采用科學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比如在教学《蚯蚓》时,教师可用多媒体讲解蚯蚓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为蚯蚓制作“温馨小家”。
  2.2.2 整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需前后有序,一般情况下,教师都需要先展示科学实验工具、阐述过程、提出问题,然后才让学生进行实验。基于此过程,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科学实验原理和过程,然后再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并且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十分注重学生的知识经验交流,从而互补有无。
  比如在教学《水结冰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水和冰之间的异同点,收集实验素材,理顺实验过程,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水在低温下会形成冰”,然后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3-4人一起做科学实验——在纸杯中倒入25℃温水,然后放在小冰箱中,分别在5分钟、10分钟、20分钟后打开冰箱观察纸杯中水的情况,分别是水没有结冰,部分水结成冰,水全部结成冰,之后学生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结论——水在低温下会形成冰,但需要一定的时间。
  2.3 体现两大教学特点
  2.3.1 管理方式外松内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开放式课堂并不是“放羊”教学,相反,因为课堂环境更加开放,所以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应更加科学,始终保持“外松内紧”的状态。所谓外松,就是让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管理压力,所谓内紧,就是通过教师的管理调控保障课堂组织纪律。
  2.3.2 探究方式贴近生活
  科学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构建科学探究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构建生活化探究课堂。所以教师需要在科学探究课堂中融合多种多样的生活化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一些生活中奇妙的科学现象,比如在教学《比较柔韧性》事可以让学生对橡胶棒、铁棍和木棍进行柔韧度对比。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化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方式是新课程理念思想指导下低年级科学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当明确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特点,并采取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优化相关的教学引导方法。
  参考文献:
  [1] 教材编写组. 一年级《科学》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下)——以湘版教材为例[J].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7:62.
  [2] 黄晓冬, 黄晓冰. 科学(3-6年级)课程“生命世界”的知识特点与教学建议[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2):125-128.
其他文献
通过采用模塑法制成一种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静态微流体混合器。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两种流体混合的仿真分析结果。对以数值模拟为依据制作的
简要介绍了白炭黑的水含量、白炭黑的疏水处理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以及硅橡胶常用的半补强填料和增容填料。
抵押权人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未行使抵押权的,抵押权因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而消灭。对此,第九次《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规定,抵押人请求抵押权人协助
城市形象作为现代竞争条件下的重要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电视作为大众传播时代的重要传播媒介在城市形象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给出城市形象构成和电视影像具体含义的
历史知识点多而杂,如果只是单纯地记忆,很难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学历史趣味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对于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具有一定的
上好音乐欣赏课,要抓住听、唱、想、说四个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文章就此进行了探讨。
对SVPWM逆变控制的死区效应进行了分析,目前的死区效应补偿方法需要对电流方向进行判断,由于过零点附近的电流方向很难准确判断,所以本文提出一种死区效应补偿方法,无需判断